暑期防騙攻略,學生黨及家長必看!

高考結束不久,前幾天又公佈了高考成績,各大中小學期末考試也已經結束,屆時將全面開啟假期模式咯,小編當然希望大朋友、小朋友們在這個暑假開心快樂,但總是有那麼一群人,也盯上了放暑假的學生們。

小編趕緊梳理出了一份暑期防騙攻略,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詳細情況!

暑期防騙攻略,學生黨及家長必看!

喊你“涉案”——(冒充查案)

小陳是剛剛參加完高考的學生,6月25日上午,獨自在家的小陳接到自稱“中國電信”的來電,“電信工作人員”稱小陳的身份信息在在廣州辦理一個電話號碼涉及到案件,讓小陳聯繫當地公安局。

暑期防騙攻略,學生黨及家長必看!

而後小陳的電話直接被轉接到自稱“廣州市公安局”,“民警”詢問了小陳的基本信息,後稱小陳名下有一張銀行卡涉及洗黑錢。並給了小陳一個網址查看“通緝令”。小陳按照對方說的操作,“果真”看到了自己的通緝令,這下小陳害怕了。“民警”要求小陳對“洗黑錢”一事要保密,不能告訴家人,讓小陳查找家裡有多少現金,父母銀行卡內有多少錢款,要驗證鈔票。隨後小陳將11300元現金存入指定賬號,到了當晚小陳父親回家時詢問錢款去向時才發現被騙了。

暑期防騙攻略,學生黨及家長必看!

喊你“報名”——(冒充學校網站)

上週,網上出現了一家假冒廈門工商旅遊學校的網站。據該學校老師介紹,假網站的網址只和真網站差一個字母,點擊進去後學校地址、校標、照片都來自該學校真實信息,只是將招生電話換成了一個11位的手機號碼。6月20日,廈門工商旅遊學校官網發佈聲明,表示從未授權任何單位、個人從事招生代理工作。

暑期防騙攻略,學生黨及家長必看!

暑期防騙攻略,學生黨及家長必看!

喊你“培訓”——(培訓班、夏令營)

暑假期間,各類科目補習班、夏令營培訓班層出不窮,但其中不少存在課時縮水、隨意拼班、收取費用不透明等問題。市面上有不少打著“訓練營”、“暑期俱樂部”等招牌的培訓班,其實就是夏令營,只不過經過包裝“改頭換面”,收費就高了上去。還有的培訓班,先是用優惠的價格把學生吸引進來,之後再追加各種費用,算下來並不優惠多少,就這樣,引發消費糾紛不說,嚴重點還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安全。警方提醒:①瞭解培訓班是否正規。對於培訓班,家長們應注意核實情況,最好到授課地點實際查看一番,對場地簡陋、教具不齊全的培訓班更應多留心。②瞭解收費是否合理。要對培訓班的教學時間、報名費、課時費、資料費以及退費等內容進行詳細瞭解,簽訂相關協議,並對協議內容仔細研讀,特別是有關權益保護方面及退費條款,應格外留意。

暑期防騙攻略,學生黨及家長必看!

喊你“買回國機票”——(冒充好友)

嫌疑人多以冒充QQ、微信、微博好友的形式針對學生進行詐騙。此類警情中,詐騙的對象一般是大專院校學生,冒充的都是在外地甚至外國留學的同學朋友。大體的說辭多以幫忙購買回國機票等,因為可能被騙學生與自己的同學朋友許久未聯繫,往往並未通過其他方式進行再次核實,所以受騙概率大大提高。警方提醒:接到此類信息,第一時間與真實好友電話、視頻聯繫核實,不要向陌生、個人賬號轉賬匯款。

暑期防騙攻略,學生黨及家長必看!

喊你“賺錢”——(招工、兼職刷信譽)

李同學是廈門某中學的應屆畢業生,剛參加完高考的李同學想趁著暑期賺些零花錢。於是在“58同城”上搜索到招聘兼職打字員的信息並附有聯繫方式。李同學主動聯繫招工者,對方讓李同學添加一個微信群,並以入職需要交手續費、驗證費、認證費為由讓李同學在微信群發紅包。06月10日,李同學通過微信轉出1780元,對方稱已入職成功。接著又以激活賬號為由讓李同學繼續發送微信紅包,李同學通過微信再支付899元給招工者。然而對方繼續讓李同學發麵對面紅包二維碼給他,李同學這才發現被騙並報警。騙子以高薪誘惑學生,抓住涉世未深和急於掙錢的心理,讓學生暑期在網上幫忙刷單。騙子會偽裝成中介或代理公司,打著刷信譽、刷銷量的旗號在招聘兼職“刷客”。他們承諾,應聘者只要根據指示拍下指定的商品,付款後截圖發過去,他們就會把本金和佣金退還回來。然而,刷單只是幌子,騙錢才是真正目的。他們首先會給應聘者下發一兩個比較小額的刷單任務,有時還會“按照約定”返還本金和佣金,為的就是“放長線釣大魚”,充分贏得應聘者的信任。隨後,會逐漸加大刷單任務的數量和金額,同時利用“必須刷滿3單以上才能結算”或者“卡單”等理由,來誘騙應聘者繼續投入本金。如此手法,週而復始,直至應聘者生疑不再接單。警方提醒:網絡兼職刷單、刷信譽很有可能是騙子設好的陷阱,尤其是需要先行墊付資金的完全都是詐騙!

暑期防騙攻略,學生黨及家長必看!

喊你“買遊戲裝備”——(網遊)

陳同學是某中學在校生,熱衷網絡遊戲。2018年5月,陳同學看到有人在劍網3賣遊戲裝備,於是主動用QQ聯繫對方。對方提供一個QQ號給陳同學,讓陳同學聯繫這個“暢遊時代”平臺的銷售客服。客服人員讓陳同學掃二維碼進入“暢遊時代”平臺進行交易。求裝備心切的陳同學立刻掃二維碼支付購買款2300元,隨後便聯繫不上客服和那個推薦賣裝備的人,陳同學這才感覺被騙並報警。騙子在網上發佈一些虛假信息,以“低價”、“折扣”等字眼吸引學生眼球,抓住學生假期玩遊戲時間充足的機會,大肆行騙。最終結果是,往往學生轉賬匯款後,說好的裝備並沒有“到位”。警方提醒:學生朋友在假期中不要過分沉迷於遊戲世界,合理安排休息時間,勞逸結合,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遊戲裝備及遊戲充值。

騙子們正在摩拳擦掌準備

大撈一筆學生錢

小夥伴們

你們可千萬要注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