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区空气质量指标获全市两个第一

近日,从徐州市空气质量周报获悉, 4月22日—7月1日,铜山区PM2.5平均值下降幅度30.0%,位列全市第一;优良天率上升幅度10.0%,位列全市第一。铜山获得空气质量指标的两个全市第一,这是对铜山大气污染攻坚战成绩的充分肯定。

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铜山区在全市率先誓师,扛起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大旗,一方面对“散乱污”企业手术刀式的精确整治,力除环保沉疴顽疾,真正解决全区百万人民的“心肺之患”;另一方面,重点对四大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以及工业企业提标治理精准施策,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刮骨疗毒的狠劲、决战决胜的信心,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

健全机制精准发力

铜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指挥部,由区委书记任第一总指挥,区长任总指挥,分管环保的副区长任常务副总指挥,区四套班子相关领导任副总指挥,指挥部下设16个工作组,200多名党政干部为成员,抽调精干人员脱产集中办公。为统筹推进和强化督办,区委区政府制定下发力度最大、措施最严的《铜山区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方案》,并由各相关单位牵头,研究制定了17个具体工作方案和治理方案,将治理任务工程化、项目化、节点化。同时,实行科学施策、对症下药、精准发力,对茅村、利国、柳新、柳泉、马坡、大彭、张集和徐州高新区等8个环保重点整治地区,分别由1位区委常委牵头,2位四套班子同志参与,进行包挂督导。

大气污染整治抓严抓实

在大气污染攻坚战中,铜山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壮士断腕的勇气,向“散乱污”企业开刀,坚决不要污染的GDP、“黑色”的GDP。

环保督察整改落的实。针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铜山区成立了一把手牵头负责的工作小组,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各交办件均全面落实立即处置、迅速查办、按时回复、跟踪督办四个要求。截止7月11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的28件信访件已经办结。下达责令改正16件,立案处罚4家。

环保执法查处的严。今年以来,共出动监察人员2316人次,检查企业3172家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36个,已经下达行政处罚130件,收缴行政处罚款1981万元;实施停产整治5家,移送公安行政拘留4件,涉嫌环境犯罪移送公安机关1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8件。

“散乱污”企业整治不打折扣。对全区4017家“散乱污”企业分类实施关闭取缔或停产整治措施。截止6月底,已经对1168家“散乱污”企业实施了关闭取缔,对列入整治类的2849家企业整治推进情况进行了复核,对不属“散乱污”行业范畴的437家企业进行了核销,对整治无望或预期未完成整治的777家“散乱污”企业转入关闭取缔类。截止7月11日,已申请恢复生产1241家,已完成验收复产1079家。

科技监督精准治污。引进激光雷达监测技术,建成激光雷达扫描、走航车巡查、无人机巡查等为一体的立体巡查溯源系统,实行一点一策,污染快速溯源,力求追根求源、执法联动、科学治污、精准治污。正在建设的“智慧环保”网格化系统,将线上监控与线下网格化监管有机融合,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在线督办、查处整改并上报结果,努力实现环保监管无死角。

优化布局助力产业升级

7月11日以来,铜山区委书记王维峰先后到重点行业集中镇茅村、利国镇就产业转型进行调研。7月14日,王维峰主持召开全区四大行业“一企一策”工作推进会,对重点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进行部署。

对重点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实行“一企一策”,是铜山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打好蓝天保卫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王维峰说,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倒逼升级、整顿规范,咬定目标、确保领先,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圆满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年度目标任务。

对重点行业实行“一企一策”,进一步明确了四大产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的思路、方向、政策、工作步骤和时间节点。其中钢铁行业涉及10家等东南钢铁企业,除东南钢铁保留外,其余9家全部就地关闭。焦化行业涉及中泰能源、伟天化工和华裕煤气3家公司,均在2020年6月底前整体退出。水泥行业涉及中联水泥等14家企业,除保留3家企业外,中联水泥等11家企业全部关闭,即将二断三清。热电行业涉及垞城电厂、新汇热电、润新热力3家企业,其中新汇热电拆除燃煤锅炉,新建4台天然气锅炉,其余2家关闭。

四大行业通过关停并转,进一步做大做强,迸发出新的活力。同时,四大行业关停并转后,可以集约节约用地上万亩土地,结合片区整合,盘活土地,腾笼换鸟,必将为铜山发展带来腾飞的用地空间。

王维峰在茅村、利国镇调研时说:“一定要抢抓当前面临的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扩容和环境整治等千载难逢的转型发展机遇,要强力推进行业整合,加快产业转型、生态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