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跨元年到來 濟陽蓄勢待發

北跨元年到來 濟陽蓄勢待發

  2017年是濟陽縣十三屆縣委履職的第一年,也是濟陽站在新起點、實現新突破、開創新局面的一年,全縣上下展現出 前所未有的嶄新姿態和全新氣象 。 一年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濟陽縣緊緊圍 繞“搶抓攜河發展機遇,加快產城融合步伐,建設濟南北部新城”這一中心任務,團結帶領全縣上下緊扣三年行動綱要和 “1136”工作體系,雷厲風行、快乾實幹,濟南北部新城建設實現 “一年奠基起勢”,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開啟了新的篇章。

綜合實力值

跨過300億元大關

北跨元年到來 濟陽蓄勢待發

  濟陽堅持把振興實體經濟作為第一要務,注重放大優勢,著 力補齊短板,主要經濟指標增幅超過預期、領跑全市,前三季度生 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分別位居全省第3位、第2位,創近年來最好水平。全面對標“四個中心”建設,預計全年完成生產總值 336億元,首次邁上300億元臺階,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提前一月完 成全年任務,順利突破20億元大關;全省首個保險服務創新示範區啟動建設,金融業增加值、稅收增幅穩居全市首位;翰迪物流園 建設加快推進,一大批高端物流企業簽約落戶、投入運營;省級科 技創新載體建設實現零的突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進一步提升。著力推動區域協同發展,實施全域統籌,劃定功能分區,6個鎮(街道)提前超額完成財政增收任務,鎮域發展呈現新亮點。持 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三次比例由 18:52:30 調整為 16:53:31, 糧食生產實現十五連豐,全縣耕地流轉比例超過四分之一,市級農業綜合體新增 5 家,種苗產業育苗能力新增3000萬株;工業經濟穩步發展,榮獲“中國營養健康食品產業城”稱號,液壓升降平臺產業戰略重組邁出實質性步伐;銀都商貿城、華百廣場等商貿綜合體開業運營,田園採摘、溫泉療養等近郊休閒遊日益繁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 幅全市第一。

看經濟增長量

新籤項目合同投資額超千億元

  濟陽以新舊動能轉換為抓手,以產城融合發展為方向,統籌抓招商、上項目、興產業,著力打基礎、促轉型、增後勁。堅持以城聚產、以產興城,在工業強縣基礎上,提出並堅定實施工業經濟與城市經濟雙輪驅動,實現強縣戰略的調 整升級。紮實推進“兩城三區四園”開發建設,聚力引進少海匯智慧住居科技城、世茂文旅城、濟北智造小鎮等一批“四 新”項目,城市業態不斷向高端邁進。堅持招商引資、項目建設齊抓並舉,新簽約項目49個,合同投資額1340億元,實現世界500強企業入駐、單體投資過百億元、總體投資上千億元等多重突破;14個市級重點項目超額完成年度計劃,107個縣級重點項目加快建設,上海宇培、中通吉物流、印尼邁大、熊貓乳業等項目投入運營 。堅持“ 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首次在經濟前沿地區設置5個外派招商站點 ,成功舉辦第一屆山東休閒食品大會、“回家鄉、謀發展” 等推介活動, 年接待客商考察千餘批次,持續放大“ 投資濟陽、快樂體驗”的品牌效應。

看城鄉面貌

棚改舊改拆違拆臨推動城市蝶變

北跨元年到來 濟陽蓄勢待發

  大踏步融入中心城區,加快推進撤縣設區,完成崔寨、孫耿、回河、太平撤鎮設辦,縣城及以南500多平方公里區域整體納入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規劃範圍。大手筆抓好規劃編制,修編完成城市總體規劃,同步開展縣城重要片區概念性規劃、控制性規劃以及土地利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專項規劃,廣覆蓋、大融合的城鄉規劃體系日臻完善。大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近5億元用於道路提升、園林綠化、公園建設、管網配套等市政工程建設,城市承載能力顯著增強。大規模實施棚改舊改,紮實開展“百日行動”, 完成“萬人搬遷、萬畝拆遷”,規模達到歷史之最。大力度推進拆違拆臨,拆除違建208萬平方米,通過建綠透綠、還田還路,全部實現拆後利用。大格局開展城鄉治理,啟動實施“四城聯創、五化提升”,省級衛生縣城、省級食品安全先進縣即將掛牌,美麗鄉村覆蓋率接近50%,稍門平原水庫具備供水條件,農村公路新建改造28公里,“清河行動”紮實推進,“散亂汙”企業 徹底整治,揚塵汙染有效治理,畜禽養殖“三區”劃定,城鄉環衛一體化及 城市管理綜合考評均居全市首位。

看改革創新

“一枚印章管審批”成全省樣板

北跨元年到來 濟陽蓄勢待發

  堅持以問題倒逼改革,紮實做好上級規定動作,強力推進改革自選動作。濟北開發區“擴區、強權、改制”同步實施,一次性擴大3倍面積,一次性下放52項縣級權限,一次性理順管理、財政、人事、薪酬4大體制,從根本上破解空間不足、權限不夠、體制不活等制約,招商主陣地、經濟主戰場地位得到開拓性重塑。招商引資體制改革穩步推進,成立招商促進委員會,實現了縣級統籌下的“招、建、服”分離,形成前端一個口子引進、後端 多頭跟進服務新模式,構建起聚焦主業、前後聯動的“大招商”格局。“放管服”改革走在 省市前列,在全市率先推行“一窗受理”,趟出了“預先模擬、並聯審批、一次告知、全程代辦”新模式,濟北開發區“一枚印章管審批”成為全省樣板。投融資體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整合重組原有4家投融資平臺,成立國資控股集團,政府資本運作能力大幅提升。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開展,制定實施人才新政十條意見,進一步釋放了人才活力, 助推了產業發展。機構改革邁出重要步伐,設立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旅遊促進服務中心、 城市更新服務中心,有效破解部門職能交叉、管理職能缺失問題。

看民生保障

八成以上財政支出投入社會民生領域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財政支出的86%投入社會民生領域,一大批惠民舉 措落地實施,承諾的為民實事全部兌現。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達到現行市定脫貧標準,“插花式”扶貧、孝善扶貧、社會扶貧等成為全市亮點;就業形勢持續向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提高;城區“大班額”問題有效緩解,高考成績再創歷史新高;社保覆蓋面持 續擴大,低保、五保標準大幅提高,殘疾人保障水平不斷提升;移風易俗工作深入推進,文化基礎設施更加健全,文化惠民活動更加豐富;平安濟陽、法治濟陽建設紮實推進,排查 安全隱患“四類風險”活動深入開展,信訪積案有效化解,十九大安保維穩任務圓滿完成, 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徹底取締城區大集和馬路市場,依法拆除安康街“釘子戶”,打通道路“中梗阻”;借中央環保督察東風,一鼓作氣解決油煙擾民、水體汙染、城區異味等問題,見縫插針修建園林小品、口袋公園,天常藍、水常清的幸福感“刷屏”朋友圈。城市有溫度,民生見情懷。在全市重點民生工作民意調查中,濟陽縣高分居首,贏得群眾真心點贊。

看幹事創業

“大河時代、新城濟陽”深入人心

北跨元年到來 濟陽蓄勢待發

  堅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把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常委同志帶頭深學細悟、帶頭宣傳宣講,帶動全縣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的熱潮。堅持幹好工作、講好故事,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主動權、話語權,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大河時代、新城濟陽”廣受關注、深入人心。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 創新“支部+”模式,村集體經濟增收800餘萬元;在全市率先成立在京流動黨員黨委,黨組織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充分發揮“第一書記”作用,抓黨建促脫貧取得顯著成效;成立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建立起以黨建為引領、以網格為單元的城市治理新體系,填補了多年來城市社區黨建空白。堅持“懂行、在行、內行”要求,組織各類幹部培訓班20餘期,幹部隊伍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堅持“實在實幹實績”用人導向,實現調研巡視全覆蓋,對班子“深度透析”、為幹部“精準畫像”,大膽提拔重用實績突出的一線幹部和年輕幹部,調順了心氣、提振了士氣、弘揚了正氣。堅持“為擔當者擔當、讓實幹者實惠”,牢牢把握幹部 “想幹事、敢幹事”兩個關鍵點,深入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激發了廣大幹部“苦幹實幹拼命幹”的勁頭。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在全市率先啟動縣委巡察,持續釋放執紀必嚴、越來越嚴的強烈信號,塑造講規矩、守紀律的良好政治生態。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著力發現和懲治群眾身邊的“微腐敗”,嚴肅查處扶貧領域貪腐 違紀案件,形成了強大震懾,堅定了黨心民心。堅持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全力支持人大、 政府、政協開展工作,紮實做好黨管武裝、統一戰線、檔案黨史等工作,更好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作用,凝聚起建設濟南北部新城的強大合力。

  一年來,濟陽堅持登高望遠抓謀劃、蹄疾步穩促發展,提出了雙輪驅動的發展新 理念,拉開了產城深度融合的城市新格局,開拓了具有濟陽特色的產業新體系,為建設濟南北部新城繪就了秀美藍圖。

  一年來,濟陽堅持大刀闊斧抓改革、義無反顧破難題,甩掉了一些一直想甩卻沒 甩掉的思想束縛,幹成了一些多年想幹但沒幹成的大事,解決了一些長期想解決而未解決的難題,為下一步發展掃清了思想上、制度上的關鍵障礙。

  一年來,濟陽堅持實幹至上、行動至上,持續刷新濟陽速度,不斷推出濟陽經驗, 用心講好濟陽故事,推動濟陽成為全市戰略考量的重點、各方矚目的焦點、企業投資的熱點,為全縣發展塑造了一個更加可期、更有潛力的美好前景。

  一年來,濟陽堅持旗幟鮮明講政治、持之以恆轉作風,營造起團結有力、緊張有 序、奮發有為的濃厚氛圍,為濟陽跨越發展鍛造了一支堅強可靠的中堅力量。

  一年來,濟陽堅持與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起,辦成了一批群眾期盼的實事 好事,得到了廣大群眾的真心擁護和廣泛好評,為更好開展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這些新變化與新突破,成就了濟陽的今天,更影響著濟陽的明天。千年濟水古縣不斷煥發蓬勃生機,萬頃黃河新城正在加速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