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大河------濟南,濟源、濟陽、濟寧,都因這條河而得名

濟水也叫泲水。在古代它和長江、淮河、黃河並稱為中國的“四瀆”。是古代時期的巨流之一。可是隨著歲月的流逝,這條水道卻早已湮塞。河南的濟源、山東的濟寧、濟南,濟陽等還保留與濟水的關係,使人們依稀還能想見它的遺蹟。


消失的大河------濟南,濟源、濟陽、濟寧,都因這條河而得名

濟水與黃河說著說不完、道不盡的歷史淵源


濟水是大河下游的支流之一。濟字本作泲,自漢以來,因二字音近,用濟代泲,於是泲不通用。《說文》解釋“涕”為“泲也、”“東入於海”,又日“水出河東垣東王屋山,東為泲,從水,允聲。”這說明泲水,就是流水,為什麼又稱濟水。《偽孔傳》日“泉原為流流去為濟”。


消失的大河------濟南,濟源、濟陽、濟寧,都因這條河而得名

濟水發源地-----王屋山


所以《禹貢》曰:“導洗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荷,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海”。於是把發源子河東郡垣縣(故城在今山西垣曲縣西)東境王屋山的這條小水,稱為泲水。後來註釋又說:“濟,濟也。源出河北,濟河而南也”。還有更奇特的說法,認為濟水是清的,河水是渾的。濟水從黃河穿過,清者清,渾者渾。

濟水在滎播與河分流,本來就是一種比較分散的流勢,《禹貢》在異瀋水中說“溢為滎”,實際上是指在河、濟分流之口的泛濫之勢。《水經注》敘述河、濟分流處除了滎口、滎瀆之處,還有出河之濟,濟隧,十字溝,陰溝等就是這種經常變化的遺蹟。

這說明濟水的源頭與滎澤有關,因此,有的網友認為滎澤可能就是它的源頭。從歷史記載,濟水所用黃河的水很少的,所以古人稱濟水為清濟,黃河為濁河不是沒有道理。後來黃河氾濫,黃河水侵入滎澤。於是把黃河的水與濟水源連繫起來,這就:在歷史上說濟水穿黃河而過“源流為河水,下為濟水”的說法。


消失的大河------濟南,濟源、濟陽、濟寧,都因這條河而得名

濟水穿黃河

關於濟水的流向:全流分上下兩大段;上段由滎播東流,橫貫大平原的中心,在陶丘以東,散流入於大野。也就是《漢書·地理志》及《水經注》所記的,在兩漢三國時,自今滎陽縣北從黃河分出,東流經原陽南,封丘之北,至山東定陶以西,向東北流入鉅野澤。


消失的大河------濟南,濟源、濟陽、濟寧,都因這條河而得名

濟水的流向


從鉅野澤北出以後,再經過樑山之東,東平之西,自此以下流至濟南市的濼口鎮,這段河道大略和今天的黃河相同。濼口以下至海口的一段,和今天的小清河河道略同。晉代以後又有所調“別濟”的名稱。


消失的大河------濟南,濟源、濟陽、濟寧,都因這條河而得名

今天已經沒有了鉅野澤,僅有東平湖作為遺址


到北魏時代,據《水經注》記載,濟水自滎澤以東鉅野澤,已分成為南濟,北濟二派;北濟水經過今封丘之北,菏澤之南,南濟水經過今封丘之南。定陶之北;南派匯合於鉅野澤,出自鉅野澤會合汶水以下一段又名清水。唐代以後,鉅野澤以上河道已經逐漸湮廢,餘下的一段,利用菏澤,汶水作為水源,才不致枯竭。這時濟水的名稱雖沒有廢棄,但已逐漸為清水的名字所代替。


消失的大河------濟南,濟源、濟陽、濟寧,都因這條河而得名

鉅野澤也叫大野澤

五代,北宋曾經疏導過南濟故道,自開封而東經今蘭考,山東定陶,注梁山泊,下接濟水,名叫五丈河(廣濟河)。用來溝通山東地區至京師間的漕運,與沐河、蔡河、金水河並稱為“潛運四渠”。但為時不久,又復湮廢。北宋以後,受到黃河決徙的影響,為齊傀儡政權的劉豫導引濼水東行,於是濟水的下游河道,便分別被大清河、小清河所佔奪,自汶口至濼水一段,變成了以汶水為源頭的大清河河道;自濼口以下一段,變成了以濼水為源頭的小清河。

從此,濟水已不復存在。

消失的大河------濟南,濟源、濟陽、濟寧,都因這條河而得名

小清河濟南段


濟水的湮塞,主要是受黃河善淤、善決的影響。由於黃河正流的頻繁遷徙,作為它的支津也就不斷受到干擾。特別是兩漢末公元11年的一次黃河決口,受患達四郡32縣,淹沒田地十五萬餘畝,濟水和汴渠也都被它侵毀,直至東漢初王景治河,才把這兩條水道修復。此外,歷代在濟水流域開挖人工河渠,也影響到濟水和水源日漸枯竭。水力微弱不足以沖刷泥沙,促使下游易於淤塞。甚至被其它水道所侵奪。其中如鴻溝系統中的各渠道,即皆自濟水分出,如戰國以後中原水運交通的幹道浪蕩渠,即在今開封附近分濟水南流,經今淮陽流入穎河。另一條重要水道汶水(下游又名獲水)則從浪蕩渠分水流經睢陽(今商丘縣南)至彭城(今徐州市)注入泗水,這些河流都分洩了濟水的容量。到唐天寶(公元742—755年)以後,濟水的水源,就只有依靠荷澤,汶水等水,才使它的下游不致枯竭,及至劉豫將原來流入大清河的濼水東導,引入濟水下游成為小清河,這樣就使得黃河以南的濟水,宣告斷絕,到清咸豐時,

黃河第六次大改道時,濟水便全部不復存在。


消失的大河------濟南,濟源、濟陽、濟寧,都因這條河而得名

濟水之南


濟水是古代中原的一條重要水道,它對整個中原地區的交通都起著中軸的幹線作用。在春秋時代即為中原地區溝通東西的重要河道,它與溝通淮,泗的荷水交會處的陶(今山東定陶西北),起著重要作用。陶因交通和商業的發達被《史記》譽為“天下之中”,到兩漢時期以濟命名地名的幾乎遍及濟水全流。如陳留郡平丘縣有臨濟亭和曲濟亭(皆在河南封丘縣東)皆臨側濟水。

濟陽(今山東曹縣西南60裡)即以其地在濟水之陽,戰國策士蘇代所謂“決白馬之口,魏無濟陽”。即此,濟陰郡治定陶,水南為陰,即以其地在濟水南岸。東平國治無鹽(山東東平縣東20裡)漢景帝時為濟東國這一帶地方,春秋時屬魯國,流經這一帶的濟水。因此稱為魯濟。在這一段濟水西岸的田土,又稱為濟西田。東平以下,泰山郡有戶縣(山東長清縣西南30裡),曾為濟北王都,後漢時即分泰山都置濟北國,再下有濟南郡東平陵(濟南市東75裡)。最後,到千乘郡有狄縣,後漢時改為臨濟縣(高宛西北)。從這些郡縣城邑的名稱,說明它在當時是一條重要的河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