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丹江口好男兒脫貧路上不忘鄉鄰……

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

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
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

“水都城外橘子香,千里果園綠海洋”

“封缸七七四十九,白玉煉成琥珀光”

“城北不到五里地,有個王林做電商”

“好貨可遇不可求,看到了就要下手!”

“你需要一雙好鞋,在行走中找到自己!”

……

看到這些打油詩

想知道作者是誰?

他為什麼要在朋友圈寫這些打油詩呢?

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

他就是王林,丹江口市丹趙路辦事處計家溝村村民,共產黨員。

翻出朋友圈裡這些推銷商品的打油詩,王林很得意。他說,這些都是自己想出來的,不是抄襲別人的,推廣效果如何,暫時還說不上,但自己會堅持這份特色。

7月18日,在計家溝村谷廟嶺移民安置點家中,他向我們講述了“微商”從業經歷和心得。

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

之前,王林一直在東莞一帶打工,2014年,因父母身體不好他一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雙親於去年相繼去世),2015年,為照顧孩子上學,他回到丹江。回家後,經常有以前一起打工的老鄉,託他代購家鄉的灰蛋、魚、芝麻油、橘子、臘肉、臘雞等。

代購次數多了,王林在工作隊員和村幹部的幫助下,開起了微店。“很多貨是我上門從其他貧困戶家裡收的。比如豆角,鮮貨1塊錢一斤,七八斤鮮貨加工成1斤乾貨,我出15塊收,再通過微店賣出去,一斤賣25塊,是不是都賺了?買家拿到了正宗的鄉村綠色食品,也賺了。”說到生意,王林侃侃而談。家中的客廳裡,擺滿了分裝好的山貨土產。

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

除了在網上賣土特產外,王林還在微信上賣鞋子。“我長期在鞋廠打工,鞋子質量好不好,一眼就能看出。問題也出在這,只知鞋子好壞,不知市場。”王林說,剛返鄉那會兒,他打算擺地攤賣鞋,一次性從原來打工的鞋廠,購買了6000多元的圓頭鞋,“後來發現本地人喜歡穿扁頭、尖頭的鞋,不喜歡圓頭鞋”,這批鞋至今還有十幾雙沒賣出。 吃一塹,長一智。鞋攤後來搬到網上,顧客越來越多,“前不久一晚上賣了11雙鞋,創下紀錄”。做了一段時間微商後,王林積累起一定的經驗。“起初什麼都不懂,可以說是‘簡單粗暴’,很多人看我天天在朋友圈裡發廣告,就把我給屏蔽了。”提及微商體會,王林說,通過摸索,慢慢學會了如何和客戶聯絡感情,“最重要的是尊重客戶,常給老客戶轉發的微信點個贊,貨簽收十天半月後,在微信上回訪用戶體驗,用耐心和時間維護感情”,同時注重服務,賣出的東西都可無條件退貨,“現在我的客戶遍佈全國”。

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
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

自己富裕了

還時刻惦記著鄉親們

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

幫助獨居老人購買生活用品

幫助鄰居給遠在外地的子女郵寄家鄉特產

……

今年28歲的紀虎,是殘疾人,同樣也是貧困戶。紀虎家勞力有限,去年產的血桃滯銷,王林主動上門,幫著在網上賣桃2000多斤。今年,王林提前下手,在桃子未熟時,就在網上預售,200多名顧客下單,將紀虎等農戶的桃子,早早訂購,最終以高於市場行情的價格,又賣出桃子4000斤左右。“王林大哥不僅幫忙賣桃子,今年春上,還幫我家賣蠶豆,平時還給我代充話費。”紀虎說這些時,言語間滿是感激。

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

76歲的村民李鳳英,兒女都在外打工,她長期一個人在家,夏天搬床到門口乘涼每次都要請人,很麻煩,就想買個躺椅,自己不會上網,於是請王林幫忙。王林陪她在網上精挑細選,買了一張158元的躺椅。“用了兩年多了,還像新的。”李鳳英說,安置點不少村民,都請王林在網上買東西,“他很熱心,還幫大家取快遞”。

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

57歲的村民張正慧,女兒在梅州打工,常請王林幫女兒快遞點土雞蛋、桃子等,每次他都笑呵呵地幫忙。

王林微商的名氣漸漸傳開

不時有村中留守老人

請他在網上買這買那

他都樂意幫忙

從不收費

一樁樁

一件件

……

溫暖著鄉親們的心

大家說他行“微善”

今年7月,在幫扶隊員張聲會和村幹部的幫助下,王林準備在自家的房子新開一個農家樂,目前已動工裝修,8月就可以對外營業了。他信心十足地說:“裝修好後辦農家樂,我要走電商+農家樂致富路。”

貧困只是暫時的

只要腳踏實地

努力奮鬥

好日子肯定會來的

人勤天不棄

貧困這一頁很快就會翻篇!

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