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

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

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
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

“水都城外橘子香,千里果园绿海洋”

“封缸七七四十九,白玉炼成琥珀光”

“城北不到五里地,有个王林做电商”

“好货可遇不可求,看到了就要下手!”

“你需要一双好鞋,在行走中找到自己!”

……

看到这些打油诗

想知道作者是谁?

他为什么要在朋友圈写这些打油诗呢?

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

他就是王林,丹江口市丹赵路办事处计家沟村村民,共产党员。

翻出朋友圈里这些推销商品的打油诗,王林很得意。他说,这些都是自己想出来的,不是抄袭别人的,推广效果如何,暂时还说不上,但自己会坚持这份特色。

7月18日,在计家沟村谷庙岭移民安置点家中,他向我们讲述了“微商”从业经历和心得。

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

之前,王林一直在东莞一带打工,2014年,因父母身体不好他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双亲于去年相继去世),2015年,为照顾孩子上学,他回到丹江。回家后,经常有以前一起打工的老乡,托他代购家乡的灰蛋、鱼、芝麻油、橘子、腊肉、腊鸡等。

代购次数多了,王林在工作队员和村干部的帮助下,开起了微店。“很多货是我上门从其他贫困户家里收的。比如豆角,鲜货1块钱一斤,七八斤鲜货加工成1斤干货,我出15块收,再通过微店卖出去,一斤卖25块,是不是都赚了?买家拿到了正宗的乡村绿色食品,也赚了。”说到生意,王林侃侃而谈。家中的客厅里,摆满了分装好的山货土产。

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

除了在网上卖土特产外,王林还在微信上卖鞋子。“我长期在鞋厂打工,鞋子质量好不好,一眼就能看出。问题也出在这,只知鞋子好坏,不知市场。”王林说,刚返乡那会儿,他打算摆地摊卖鞋,一次性从原来打工的鞋厂,购买了6000多元的圆头鞋,“后来发现本地人喜欢穿扁头、尖头的鞋,不喜欢圆头鞋”,这批鞋至今还有十几双没卖出。 吃一堑,长一智。鞋摊后来搬到网上,顾客越来越多,“前不久一晚上卖了11双鞋,创下纪录”。做了一段时间微商后,王林积累起一定的经验。“起初什么都不懂,可以说是‘简单粗暴’,很多人看我天天在朋友圈里发广告,就把我给屏蔽了。”提及微商体会,王林说,通过摸索,慢慢学会了如何和客户联络感情,“最重要的是尊重客户,常给老客户转发的微信点个赞,货签收十天半月后,在微信上回访用户体验,用耐心和时间维护感情”,同时注重服务,卖出的东西都可无条件退货,“现在我的客户遍布全国”。

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
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

自己富裕了

还时刻惦记着乡亲们

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

帮助独居老人购买生活用品

帮助邻居给远在外地的子女邮寄家乡特产

……

今年28岁的纪虎,是残疾人,同样也是贫困户。纪虎家劳力有限,去年产的血桃滞销,王林主动上门,帮着在网上卖桃2000多斤。今年,王林提前下手,在桃子未熟时,就在网上预售,200多名顾客下单,将纪虎等农户的桃子,早早订购,最终以高于市场行情的价格,又卖出桃子4000斤左右。“王林大哥不仅帮忙卖桃子,今年春上,还帮我家卖蚕豆,平时还给我代充话费。”纪虎说这些时,言语间满是感激。

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

76岁的村民李凤英,儿女都在外打工,她长期一个人在家,夏天搬床到门口乘凉每次都要请人,很麻烦,就想买个躺椅,自己不会上网,于是请王林帮忙。王林陪她在网上精挑细选,买了一张158元的躺椅。“用了两年多了,还像新的。”李凤英说,安置点不少村民,都请王林在网上买东西,“他很热心,还帮大家取快递”。

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

57岁的村民张正慧,女儿在梅州打工,常请王林帮女儿快递点土鸡蛋、桃子等,每次他都笑呵呵地帮忙。

王林微商的名气渐渐传开

不时有村中留守老人

请他在网上买这买那

他都乐意帮忙

从不收费

一桩桩

一件件

……

温暖着乡亲们的心

大家说他行“微善”

今年7月,在帮扶队员张声会和村干部的帮助下,王林准备在自家的房子新开一个农家乐,目前已动工装修,8月就可以对外营业了。他信心十足地说:“装修好后办农家乐,我要走电商+农家乐致富路。”

贫困只是暂时的

只要脚踏实地

努力奋斗

好日子肯定会来的

人勤天不弃

贫困这一页很快就会翻篇!

点赞!丹江口好男儿脱贫路上不忘乡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