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10起自燃,新能源該如何持續發展?消費者還會買帳嗎?

自有汽車以來,安全問題一直是重中之重,不管是主動安全還是被動安全,各大廠商都費盡心思力求做大盡可能的安全,一系列的安全配置都被不斷的研發和應用。

而目前迅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消費者在關注續航里程的時候,它的電池安全保障更是引起各界人士的討論。新能源汽車發生安全問題的事件不在少數,我們所熟知的比亞迪、北汽新能源、野馬、特斯拉等電動車或混動車型都有出現過起火的事故。

半年10起自燃,新能源該如何持續發展?消費者還會買賬嗎?

安全性是新能源的核心

安全性是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的核心,而目前頻繁的電動車起火事件的發生,讓我們不得不懷疑這些廠商在電池的安全方面做的有些差強人意。

此前,業界人士都是在續航里程上下功夫,實際上消費者真正關心的還是其安全性能,生命無價,誰都不願意花錢讓自己的生命沒有安全感。如果在電池的安全性能得不到提升,新能源車型的推廣只會更加的困難。

目前國家在新能源車型上有大額的補貼,地方政府同樣如此。而補貼的最重要的條件就是純電續航里程要高,各大廠商在續航里程上使勁的下功夫,而在安全性能上明顯不足。

現在正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初期,也是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保障消費者的使用安全才能保證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長遠發展。

夏季是電動車起火高發時段

根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2018年上半年電動車起火事故共發生10起,其中1月3月分別發生一起,5月最多,共6起,6月發生兩起,與去年同期相比來看,同樣5、6月事電動車起火的高發月段。我們不難發現,隨著夏季的來臨,高溫、暴雨等天氣會影響到電動車的安全,從另一方面也看出了,在電池的溫控方面做的並不好。

半年10起自燃,新能源該如何持續發展?消費者還會買賬嗎?

單從數字上來看,電動車起火的數量遠遠沒有傳統能源車型多,新能源車型目前就是新事物,人們本來就顧慮重重。

安全不僅是廠商的問題

隨著節能減排的倡導,國家政策的推廣,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了造車,造新能源車,新型車企如春後竹筍般湧現在市面。

半年10起自燃,新能源該如何持續發展?消費者還會買賬嗎?

在前不久,野馬旗下一款新能源車野馬U能E350在停車場自然,直接導致造車新勢力威馬EX5躺槍,原因就是野馬U能E350和威馬EX5的電池都來自穀神。

半年10起自燃,新能源該如何持續發展?消費者還會買賬嗎?

可見,安全不僅僅是汽車廠商一方面的問題,更是可能涉及到動力電池企業、充電設施企業以及一些售後的服務企業有很大的聯繫。

半年10起自燃,新能源該如何持續發展?消費者還會買賬嗎?

在電動車上,最核心的就是電池,就相當於燃油車的發動機,設想,沒有安全的電怎麼才能讓消費者認同呢?不管是造車老勢力還是新勢力,在電池的安全性能上絕對不可馬虎。

小結:要始終堅持安全第一

發展新能源汽車,必須要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的思想,目前頻發的電動車起火自然的現象,汽車廠商更是要深入分析其原因,並努力改變現狀,不要盲目的追求其續航里程,如果安全做不到,寧可不要長續航。在打消消費者的里程焦慮症的同時也要打消消費者的安全顧慮,安全才是造車的重中之重。只有保證安全才能讓新能源汽車行業健康持續的發展的下去,才能讓消費者放心安心的使用,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