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40分鐘,只說了一句話:零交流狀態的陪伴,到底有多可怕?

陪孩子40分鐘,只說了一句話:零交流狀態的陪伴,到底有多可怕?

先來看兩個小場景,看看你能發現什麼?

我家小兒初中入學學前教育第一天,還有四十分鐘放學時,校門口就聚集了一大群等待的家長。其中有一位四十來歲的爸爸,懷裡抱著一個三歲左右的小男孩。孩子安安靜靜趴在爸爸肩上東張西望,爸爸和旁邊一位媽媽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

過了一會兒,小男孩大概等得有點不耐煩了,從爸爸懷裡掙脫,開始爬學校門口的鐵柵欄。那位爸爸把孩子捉下來,“下來,危險”,孩子又爬上去,爸爸再捉,“下來,危險”,前後大約四十分鐘,父子倆把這動作重複了十幾遍,爸爸只跟孩子說了這一句話,而孩子對爸爸做的唯一表達就是尖叫幾聲表示抗議。

發現什麼了?媽媽們可能會說,“看,爸爸看娃,就是不靠譜”。那咱就再來看一位“靠譜”的媽媽。

地鐵上,一位媽媽和姥姥帶著一對四五歲的小男孩,大人在一邊枯坐,兩個孩子嘰嘰喳喳地說話,不知說了什麼,媽媽突然插嘴說,“fish,來跟我讀,f-i-s-h……”孩子不聽,媽媽就一遍一遍地重複,孩子聽得不耐煩了,說,“是face,不是fish”,媽媽又改成一遍一遍地給孩子區分“fish”和“face”讀音的不同。旁邊的好幾位乘客,包括我,都不大聽得下去了,悄悄走遠了些。又過一會兒,就聽到兩個孩子煩躁地哭鬧起來。

從這個小場景,你發現了什麼?是媽媽對孩子的英語學習真上心,還是兩個孩子真不聽話?

我的發現是:那位爸爸和那位媽媽,都在“零交流狀態”陪娃。

陪孩子40分鐘,只說了一句話:零交流狀態的陪伴,到底有多可怕?

“零交流狀態”陪娃,到底是什麼樣?

爸爸帶娃和媽媽帶娃的這兩個小場景,有一個特別鮮明的共性,就是——從頭到尾,大人和孩子之間,都沒有交流,這就是我說的“零交流狀態”。

說那位從頭到尾只說了一句話的爸爸,和孩子沒有交流,可能大家都同意。但是,那位從頭到尾一直在跟孩子說話的媽媽,和孩子也是零交流嗎?當然是——因為她只在對孩子說話,根本沒有關心孩子想不想聽,也不關心兩個孩子到底在想什麼、想聽什麼、想和媽媽聊什麼。

無論是沉默帶娃,還是不停跟孩子說話,只要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缺乏真正的“互動”,都可以算做“零交流狀態”。

什麼是真正的“互動”?我認為,是傾聽和關注對方並作出積極的回應,當然在爸爸媽媽陪伴孩子的場景中,主要是大人傾聽和關注孩子,並且對孩子的行為、表情、語言做出積極的、符合孩子需求的反饋。

很可惜,就我觀察,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發生這種有效互動的場景實在少得可憐,相當多的親子場景中,大人的表現都是這麼幾個:

  • 只管看著孩子不出危險(這是對小孩子而言);
  • 命令孩子停止搗蛋行為(這是對大一點的孩子而言);
  • 漠視孩子的好奇、無聊、寂寞、不耐煩,只管和別的大人聊天;
  • 不跟孩子認真說話;
  • 孩子跟爸爸媽媽說話,大人只“嗯嗯啊啊”地敷衍了事;
  • 不停地跟孩子說話,完全不關心孩子想不想聽;
  • 只管自己玩手機,把孩子晾在一邊。

一起吃飯時零交流,一起等待時零交流,專門陪孩子時,也是零交流……就好像倆人合力演一部默片,或者一個在臺上表演脫口秀,一個在臺下不甘不願地當觀眾。總之,情形相當之詭異。

陪孩子40分鐘,只說了一句話:零交流狀態的陪伴,到底有多可怕?

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為什麼會“零交流”?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你可以做很多“技術性”的解釋:

  • 有的爸媽天生愛說話,就會更喜歡和孩子交流,有的爸媽天生沉默寡言,和孩子交流就會比較少;
  • 有的爸媽善於傾聽,會和孩子交流得更好,有爸媽不善於傾聽,和孩子交流就會比較差;
  • 有的爸媽比較嚴厲,有的爸媽比較溫和,溫和的父母可能就會和孩子交流多一點;
  • 還有,媽媽們可能會解釋為爸爸帶娃就是不上心、不靠譜、不會和孩子交流,爸爸們又可能會說,媽媽們帶娃時太嘮叨,經常把孩子給嘮叨煩了……

但我認為,問題並不在這些,而在於爸爸媽媽們對“親子關係”的理解和重視程度。

很多爸媽認為,親子關係,是一種天然的關係,我是你媽媽,我是你爸爸,你是我的孩子,我們就會天經地義地共享一段親密關係。

但事實並非如此。所謂的親子關係,並不僅僅指血緣關係,血緣關係也並不天然地帶來密切的親子關係。除了血緣和撫養的紐帶,親子關係更是一種需要用心建設的關係,而且建設的努力,還應該主要來自父母。換句話說,高品質的親子關係,是需要爸爸媽媽用心建設出來的。

如果父母沒有理解到這一點,就會出現完全聽憑本能、不對孩子做出積極回應、不對親子關係做任何建設性工作的情況——零交流狀態的陪伴就是一種典型。

陪孩子40分鐘,只說了一句話:零交流狀態的陪伴,到底有多可怕?

“零交流狀態”陪娃,到底有多可怕?

零交流狀態陪伴孩子,會帶來很多顯而易見的副作用:

其一,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受限。

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被爸爸陪伴了四十分鐘,只反反覆覆聽到一句“下來,危險”的三歲小男孩。他並不是不會說話,但因為根本沒人跟他認真說話、沒人認真聽他說話,他只好以大聲尖叫來引起大人的注意,而一個語言能力發展良好的三歲孩子,應該已經是一個能唧唧呱呱和爸爸媽媽聊上半天的小孩了。

其二,孩子思考能力的發展受限。

因為缺乏和父母的交流、互動,孩子從父母那裡得到的信息會又少、又單調,而且這些信息通常又只是命令和敷衍,根本不需要孩子經過思考做出回應。長期在“零交流狀態”中成長,孩子如果沒有成為一個木呆呆的小孩,就很可能成為一個只沉浸在自己的“胡鬧”世界中、對外部世界無知無覺的矇昧小孩。

其三,孩子與人交流的能力受限。

孩子最初的與人交流的能力,都是在與父母的日常交流中培養起來的,父母和孩子交流少,孩子與人交流的能力——包括傾聽、理解、回應等等——就沒有機會充分發展,他很可能成為一個不會傾聽別人的孩子,很難確切理解他人表達的孩子、無法對別人的交流做出有效回應的孩子。

前面講到的在地鐵上被媽媽教英語的兩個四五歲小男孩,他們不想配合媽媽對face和fish讀音的糾正,其實本來可以直接說,“媽媽,我不想說英語,我想聊點別的”,但他們最後的選擇卻是和這個年齡段不太相符的表達方式——哭鬧。

其四,孩子發展親密關係的能力受限。

父母對“建設親密關係”的忽視,同樣也會影響到孩子。

因為長期得不到父母的充分關注和回應,孩子很可能缺乏安全感,長大後,很可能對建立新關係感到不安,迴避建立關係,或者對建立新關係過於渴望,容易盲目地投入並不安全的新關係。

比如,孩子到了青春期,很多父母都會擔心男孩子學壞,女孩子受傷害,但這樣的事,其實很少發生在和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有良好交流的孩子身上,恰恰是那些和父母完全無法溝通和交流的孩子,最容易出現讓人擔心的狀況。當然,責任不在孩子,而在父母。

同時,因為缺乏參與建設親密關係的經驗,孩子在與人建立新的親密關係時,很可能會表現得笨拙、無能。我曾經見過一個上小學的孩子,有限的幾次接觸中,他都表現得特別希望和別人交流,但是在幾乎整個小學階段,他都是讓老師特別煩惱、讓同學有些厭煩的孩子。這樣的孩子,真的很可憐。

陪孩子40分鐘,只說了一句話,不停地和孩子說話,根本不關心孩子要不要聽,都是父母育兒生活中特別常見的場景,常見到很多父母都不覺有異。但是,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最深遠的負面影響的,常常也正是這些大家都習以為常的事。

所以,爸爸媽媽不妨自檢一下,你和孩子在一起時,是經常在做有效的互動,還是隻做了“零交流狀態”的陪伴?


真心爸媽(徐智明、高志宏):

我們是一對真實的爸爸媽媽,本科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真心媽媽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育有兩子,一個生於2002年,一個生於2006年。我們在這個專欄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親身經驗、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評論、討論、提問。(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真心爸媽已出版的育兒書:《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

養育是不控制孩子,也不懈怠自己。 《育兒基本》分享真心爸媽實現孩子自主生活、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情感的基本教養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