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給孩子買書,爸爸媽媽糾結的問題,答案可能在這裡……

關於給孩子買書,爸爸媽媽糾結的問題,答案可能在這裡……

這一篇繼續說培養孩子閱讀習慣那點事兒

我們在文章和語音課中說,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不但要把選書權交給孩子,還要多買書,不設預算。然後,爸爸媽媽們關於買書的問題就一個一個拋過來了。

真心爸媽就專門來說說,給孩子買書不設預算,到底是種什麼樣的體驗,孩子買書不看,到底還要不要允許他繼續買。

1、書那麼貴,買書不設預算怎麼行?

提起買書,很多爸爸媽媽都會大呼:“現在的書,真實太貴了!二三十塊,買那麼一小本。”

然而,書真的很貴嗎?

我們前陣子在十幾個育兒群裡做了一個小調查,關於孩子報課外班的,不問不知道,一問真是嚇一跳,無論在哪個城市,一節興趣班或者補習班的起步價都是80以上,這還不算私教課程。回答問題的媽媽們,無論自己收入多少,在幾線城市,家裡一年在孩子課外班上支出的錢,都在一萬以。

一年一萬塊是什麼概念呢,就是每個月在孩子課外班上支出的錢都在800元以上。

一節課80元,可以買至少三本童書,打折時甚至可以買到5本,一個月800元,就可以買30到50本書,這些書,特別愛看書的孩子,也能足看一個月。其實這已經接近我們說的“買書不設預算”了。

那麼,既然能負擔一年一萬塊的課外班費用,同樣預算的書,又怎麼能算是貴到不能承受呢?更何況,如果買到一萬塊的書,孩子就能有滿滿一書架的書。請相信,有一架書的孩子,和上了一年課外班的孩子,真的會完全不同。

關於給孩子買書,爸爸媽媽糾結的問題,答案可能在這裡……

2、孩子買回來的書,沒有都看完,還要不要允許他繼續買?

有的爸爸媽媽帶孩子去書店了,也讓孩子自己挑選了,然後孩子特別開心地買了一些書回來。接著,問題就來了。

爸媽發現,孩子自己選的書,有的買回來快速翻一下,有的都不翻一下,就不看了。於是大人就淡定不能了:熊孩子光買書不看書,這怎麼行,要是這樣,買書就根本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啊,讓人如何不焦慮?

分享常買書的人調侃自己的一句話:買書如山倒,看書如抽絲。看到好書,總是忍不住想買,至於買來的書啥時候能讀完,就要看時間和機緣了,其實這是不少愛書人的常態。寫到這兒,我環顧了一下自己的書架,新買來排隊等著被主人光顧的書,還有好幾大摞。

我覺得這沒有什麼可焦慮的,有書在手邊,孩子才能想看時就有得看。如果我們期待買來的書,孩子都能一本不拉地很快讀完,那恐怕大部分家庭,都會陷入:“買書——沒看完——不能再買”的怪圈圈,那麼,孩子的書架上,恐怕就只能由寥寥落落的幾本書了——靠有限的幾本書,如何能培養出愛閱讀的孩子?

再說,買書只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必做的事情之一,如果我們沒有用有效的方式培養出孩子對書的親近和熱愛,單單歸咎於買書這件事,顯然也有失公平。

另外,一些孩子買書不看的原因,是他根本就沒有時間看。孩子週一到週五要上學,放學後或者週末還常常有不止一個課外班,有的孩子,一週上課外班的時間要達到15個小時以上,完成了這些學習任務,孩子還會想歇歇、玩玩,還能餘下多少時間從容地與書為伴呢?

關於給孩子買書,爸爸媽媽糾結的問題,答案可能在這裡……

3、一般多久帶孩子去買一次書?

遇到這個問題,我們的回答是:孩子想去時就去。

去書店買書這件事本身,就是幫助孩子建立與書的連結和親近感的一種方式。孩子要求去買書,自然是因為他喜歡去書店,喜歡買書,這是天大的好事,不但不應該拒絕,反倒應該鼓勵。

所以我們的建議是,孩子要去買書,只要不是有火燒眉毛的急事,爸爸媽媽一定要帶孩子去,而且一定不要diss他:你上次買的書都還沒看完,又要去買,不行!

對孩子愛買書心存疑慮,可能與爸爸媽媽對孩子買玩具的記憶有關。大多數父母在孩子小時候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老是想買玩具,不管家裡有沒有,只要見到就想買,不給買就大哭大鬧。於是買玩具,成了好多爸媽的育兒噩夢之一,他們很害怕,這個噩夢在買書這件事上重演。

但請相信,書和玩具是不同的,一個並不發自內心喜歡書的孩子,書對他的吸引力,肯定強不過玩具,他不會出現哭鬧著不停要買書的狀況;只有真正喜歡書的孩子,才會老想買書,如果爸爸媽媽拒絕孩子,其實等於是遏制了孩子對書的熱愛。

關於給孩子買書,爸爸媽媽糾結的問題,答案可能在這裡……

4、那麼,孩子買回來的書,有的並不看,怎麼辦?

這件事,媽媽們可以參照一下自己買衣服的經歷。

我還幾乎沒有遇到過不喜歡漂亮衣服的女性,但有時候,買回來的衣服並不是自己喜歡的,有時新鮮兩三天,就不喜歡了,於是,很多衣服就會被束之高閣,然後就等著有機會被從衣櫥裡“斷舍離”掉。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都會在學習,慢慢知道什麼樣的衣服適合自己,什麼樣的衣服不適合自己,然後越買功率越高。簡單說,女性買衣服的能力就是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鍛煉出來的。

孩子買書也是一樣。他並不天生是一個理性、成熟的圖書消費者,不能做到買的每一本是都是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於是,有的書就會被丟到一邊吃灰接塵土。

但如果經常有機會買書,孩子的選書能力就慢慢會得到鍛鍊,他會越選越精準,如果媽媽為孩子兩三次成熟的購買選擇就拒絕孩子繼續學習和實踐,那麼結果可能是,孩子永遠都學不會自己給自己選書。

有的媽媽迴心疼錢,覺得那些買來不看的書,是白白浪費了。但如果我們能寬容自己偶爾買錯衣服,就應該對孩子買書不看抱有更寬容的態度。

那麼,孩子不看的書,就堆在哪裡佔地方嗎?

真心爸媽有個具體的小建議,爸爸媽媽可以隔一段時間和孩子一起收拾一下書架,跟孩子確認哪些書是他想留著慢慢看的,哪些書是他根本不想看的。不想看的書,可以通過很多渠道,比如媽媽群、二手書網站、其它二手網站,折價轉賣出去,這樣既可以收回一部分錢,又能騰出地方容納孩子喜歡的更多新書。

關於孩子買書,您還有哪些疑問?歡迎在評論裡提出,我們會繼續與您討論。也歡迎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身邊對給孩子買書有疑慮的寶爸寶媽。

真心爸媽(徐智明、高志宏):

我們是一對真實的爸爸媽媽,本科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真心媽媽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育有兩子,一個生於2002年,一個生於2006年。我們在這個專欄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親身經驗、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評論、討論、提問。(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真心爸媽已出版的育兒書:《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

養育是不控制孩子,也不懈怠自己。 《育兒基本》分享真心爸媽實現孩子自主生活、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情感的基本教養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