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博物館三點就關門,高冷卻又暖人心

冬天的哈爾施塔特溼冷陰霾,剛剛停歇的小雪沒有如想象中那樣為小鎮帶來歡聲笑語,街道上冷冷清清,完全沒有網紅小鎮的人氣,以至於連這裡的博物館,都只開放到下午三點。

這座博物館三點就關門,高冷卻又暖人心

接近零度的室外讓人不禁捂得更嚴實了些,溫暖的博物館,是此刻最大的嚮往。

這座博物館三點就關門,高冷卻又暖人心

博物館門前的臺階上,用各種不同語言刻著“時光追憶”。歷史悠久的小鎮就此帶你走入過往。

這座博物館三點就關門,高冷卻又暖人心

讓人充滿暖意的不一定是暖氣,也可以是一個慈祥的微笑。

在博物館售票的是位上了歲數的老奶奶,看到我們的到來緩緩站了起來。正當我們要買9歐的門票時,奶奶尋問我們是否在鎮上住宿以及酒店的名字。還沒記住店名的我把寄存的手卡給奶奶看了一眼。奶奶溫和的告訴我們說,只需要每人8歐元就可以了。原來,在鎮上住宿的客人還可以得到一點點優惠,實在溫暖貼心。

這座博物館三點就關門,高冷卻又暖人心

博物館看起來緊湊飽滿,房間也並非高挑寬闊。或許這樣,便更能拉近人們與小鎮的距離,畢竟,哈爾施塔特本身也並不大。

這座博物館三點就關門,高冷卻又暖人心

這座小鎮以鹽礦著稱,有“鹽礦寶地”之稱,從公元前900年起,哈爾施塔特就開始開採鹽礦了,鹽礦業的發達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也為皇室提供了大量財政收入。

這座博物館三點就關門,高冷卻又暖人心

然而這座小鎮也險些遭遇滅頂之災。在1750年一個秋天的晚上,由於麵包房女主人的疏忽,微妙的小火苗迅速成長為漫天火海,幾乎吞噬了這座鹽礦小鎮的一切。

火災後的哈爾施塔特花了不少時間才完全恢復,同時,他們的另一項得天獨厚的資源也開始得到發掘。這裡優美的環境和發達的經濟還吸引了眾多浪漫的畫家、藝術家、詩人和作曲家,從而留下了大量優質的建築和藝術品遺蹟,小鎮中心公元748年建立的天主教堂和1320年建立的耶穌教堂及諸多博物館都是其中的經典代表。

這座博物館三點就關門,高冷卻又暖人心

“Hallstatt”的意思即“鐵器時代早期”,人們在哈爾施塔特發掘出了具有重要考古價值的文物,證明早在2500年以前這裡就存在著相當發達的文化,同時確定此處為歐洲鐵器時代的發祥地。哈爾施塔特也在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這座博物館三點就關門,高冷卻又暖人心

雖然這座世界文化遺產博物館也許是世界上最小的博物館,但這裡展示的文物古蹟卻是十分珍貴。

博物館內部房間銜接緊密,環環相扣,按照歷史由遠及近,悠長而豐富,讓人沉浸其中,以至於忘了時間。

這座博物館三點就關門,高冷卻又暖人心

最為讓人驚喜的,莫過於每個展廳內都會有的中文講解簿了。

實際上,這裡的講解簿有包含中日韓意英西法捷等8種語言,幾乎可以滿足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以上游客的需求了。

這座博物館三點就關門,高冷卻又暖人心

博物館內除了城鎮或房間模型外,沒有複製品,全部為真品展出。每一件藏品都有著他們自己的故事,即使只是簡單的看看講解牌和圖片,都彷彿身臨其境。

這座博物館三點就關門,高冷卻又暖人心

這裡有當地近7000年曆史的各個時代的文物遺蹟,包括從原來的鹽礦挖掘出的衣服及採鹽工具、鐵器時代的生活用具以及最早的蒸汽船模型等。

這座博物館三點就關門,高冷卻又暖人心

恐怕沒有比厚重的書籍更能代表這裡的歷史了。

密密麻麻漂亮的德文記載著這裡曾經發生的一切。

這座博物館三點就關門,高冷卻又暖人心

參觀的後半段已是臨近閉館時間了,整個博物館裡估計只有我們兩人,突如其來的一些細微的聲音都能嚇我們一跳。

果不其然,當我們和奶奶揮手告別時,她已經鎖好了售票室的門,準備打烊回家了。

這座博物館三點就關門,高冷卻又暖人心

走出博物館,天空又飄起了似有似乎的雪花,哈爾施塔特也彷彿被施了魔法,在湖面氤氳氣息的纏繞下,委婉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