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底捞到小龙坎,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怎么破?

从海底捞到小龙坎,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怎么破?

从海底捞到小龙坎,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怎么破?

在全国有600多家店的知名网红火锅品牌——小龙坎老火锅,摊上大事了!

28日下午,一条《直击小龙坎老火锅后厨:“老油”反复用,餐具拖把一起洗!》的视频,登上了微博热搜。

这一次,小龙坎又折在了“老油”问题上,对此,小龙坎成都总部的工作人员称:“只能靠道德约束!”

个别小龙坎门店乱象丛生

1、循环使用老油

从海底捞到小龙坎,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怎么破?

从海底捞到小龙坎,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怎么破?

2、回收剩菜

从海底捞到小龙坎,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怎么破?

3、餐具拖把一起洗、切肉刀用来清洁地面

从海底捞到小龙坎,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怎么破?

从海底捞到小龙坎,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怎么破?

从海底捞到小龙坎,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怎么破?

个别门店的乱象被曝光之后,虽然小龙坎给出了回应称:目前正在对全国门店进行核查!但是,消费者并不买单,舆论更是在网络上持续发酵。

从海底捞到小龙坎,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怎么破?

从海底捞到小龙坎,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怎么破?

海底捞的危机公关,你得学会

小龙坎事件并非个例,近年来火锅行业相关安全管理事故频繁发生,不仅企业财产和安全严重损失,在社会上也对火锅行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017年8月,有媒体暗访海底捞劲松店、太阳宫店发现,后厨的配料房、上菜房、水果房、洗碗间以及洗杯间都发现了老鼠出没,甚至有员工直接用火锅漏勺清理下水道垃圾。

从海底捞到小龙坎,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怎么破?

在事件爆发3小时后,海底捞发表了致歉信。2个多小时后,它又对这一危机发布了7条处理通报。

从海底捞到小龙坎,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怎么破?

从海底捞到小龙坎,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怎么破?

从海底捞到小龙坎,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怎么破?

首先,他们没有按照惯例,将事发的概率范围尽可能缩小,反而承认,“每个月我公司也会处理类似的食品安全事件”

接下来,海底捞进一步表示,往常该类事件的处理结果会公告于众,消费者们可以通过其官网或者微信平台对此进行查证——为自己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找证据

“我们感谢媒体和公众对海底捞火锅的监督并指出我们工作上的漏洞,这暴露了我们的管理出现了问题。”

公众无法容忍价值观错误,而管理可以补救的。换句话说,海底捞强调他们一直在坚守社会责任的底线,而对于管理漏洞深表自责。

最后,海底捞公关通报的第六点,“涉事停业的两家门店的干部和职工无需恐慌”、“主要责任由公司董事会承担”。

翻译一下就是: 这锅我背 、这错我改 、员工我养。

果然,致歉声明发出后,原本的民怨沸腾瞬间扭转为“当然是选择原谅它”。

以下是网友对海底捞评论截图:

从海底捞到小龙坎,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怎么破?

从海底捞到小龙坎,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怎么破?

上午,海底捞沦陷;下午,海底捞逆袭

海底捞的公关完美利用了同理心的心理作用,从客户角度,从员工角度,既解决问题又打感情牌,重心在于彻底解决问题,读起来心里很舒服。

这是近年来餐见君见到的“最佳”企业危机公关,可以进教科书了。

企业严格把关,保障食品安全

2012年,中国大众餐饮开始了黄金时期。以“快时尚”模式发展的餐饮品牌,依靠明星效应及社交网络推广快速走红。

速度与规模加剧了整个行业的运作风险,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存在。

尤其是不断涌现的网红餐饮店,如果创始人本身没有餐饮经验,很可能找来的管理人员也不太专业,没有生产流通、物流、供应、食品安全等专业知识,品牌就会在扩张多家店时,就会出现问题。

食品安全卫生是火锅行业的大事,需要所有火锅行业人士努力改变思想和行为上的顽疾,才能减少此类恶性事件的发生。

明厨亮灶

“明厨亮灶”的项目从2014年开始在中国一线城市部署。

简单而言,消费者可以在餐厅吃饭的时候,通过监控录像看到餐厅后厨的运作情况。北京和上海的监管部门都在餐饮服务行业引导推进“明厨亮灶”。

从海底捞到小龙坎,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怎么破?

西贝莜面村:把控细节

无论是外部的监管,还是内部的管理,对于细节的把控都成为挑战。

对于西贝莜面村来说,后厨清理的挑战在于餐高峰时期生食与熟食之间的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西贝除了对员工进行反复培训之外,还会在操作动线的显眼位置设立便利的用具(如一次性手套架),并且设置裁判进行能现场检查。

从海底捞到小龙坎,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怎么破?

在个人卫生、清洁消毒、交叉污染、时间温度、建筑结构及文明操作等方面均有规范:例如厨房收尾工作基本先完成食品用具的清洗,再对设备及环境进行清洁,并且要求所有设备设施应移开清理。

永和大王:制定标准

中式快餐品牌永和大王也同样有着自己的标准。

永和大王在后厨清理上详细的随手清、日清、周清 、月清的标准和指南。除了常规的培训考核与值班管理人员会随时巡视之外,永和大王那还会制定SOC(Station Observation Checklist,工作站观察检查表)。

这些检测内容细致到不同颜色的毛巾是清洁不同的地方;毛巾折法,毛巾怎么取出,毛巾使用的步骤,毛巾使用后置入哪一个颜色消毒桶等等。

从海底捞到小龙坎,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怎么破?

这些,都值得我们火锅餐企深思借鉴。

未来,食品安全监管只会越来越严,不仅是处于风口浪尖的大企业大品牌,任何一家餐厅都要警钟长鸣,时时自查自检,而且要打持久战。

食品安全是餐企最大的风险,也是最大的机会。

End

统筹|岩岩

火锅餐见综合界面、职业餐饮网、CEO商业内参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