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佤邦、掸邦、克钦邦都是什么关系,有几股势力?

秦孝文王


在缅北地区,缅甸政府军与克钦独立军、德昂民族解放军之间的激烈武装对抗交火仍持续不断,其它在克钦邦密支那、八莫、帕敢等地,掸邦还有棒赛、蛮岗、大勐稳、南帕嘎等很多地方的武装冲突也仍在继续中,且有扩大蔓延的趋势,武装冲突尚未看到有趋缓和停止的迹象。

中缅两国接壤并有着长达2000多公里的国境线,中缅边境国境线南段全部在云南境内,北段在西藏。

朋友们常在新闻中看见缅甸内战,但依然有一部分朋友不明白缅甸国内民族矛盾的来龙去脉,克钦独立军,彭家声的果敢同盟军以及德昂民族解放军与缅甸政府军的战争冲突。

缅甸自独立以来,国内的民族矛盾就一直存在,加上作为主体民族的缅族和国内的其他少数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严重不同步,再加上政治诉求的极大差异,国内民族矛盾激化,武装冲突不断。

缅甸国内的少数民族武装(国内习惯简称为民地武)数量之多在东南亚地区实属罕见,民地武与政府军冲突程度之烈,持续时间之久可以称得上现代之最。

灾祸源头,英国殖民之罪

十九世纪,英国通过三次殖民战争建立了对缅甸的殖民统治。为了

维护殖民统治稳定,对在缅甸国内对各民族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

1942年日本入侵缅甸,取代英国的统治地位,这也是民族矛盾显现的初端。

二战初期,被誉为“缅甸联邦之父”的昂山将军选择与日军合作,试图依靠外部力量谋取缅甸独立,(有点汪精卫的曲线救国的味道)。但克钦族、克伦族、和印度选择跟随英国。随后发生战争中50万印度人被迫离开缅甸,克伦族在与昂山领导的缅甸独立军的冲突中有1800多名克伦族人死亡。

二战结束之后,昂山将军来到缅北说服掸族、克钦族、克伦族等少数民族一起建立国家,各民族之间经过力量较量与利益均衡后共同制定联邦宪法,但缅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不信任与相互仇恨已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宪法规定给与各民族上层特权,保留世袭制度,重要的一点还规定了掸邦和克伦邦10年后可以通过公投决定是否继续留在联邦内。

中央拒绝宪法,民族矛盾升级

缅甸独立后,缅甸政府尝试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实现全国统一,在全国推行一刀切的推广佛教,普及缅语,统一服饰的强硬措施。在明面上削弱、限制甚至剥夺了在宪法中规定的给予少数民族上层的特权。还拒绝了掸邦和克伦邦公投决定是否脱离联邦的权利。

1949年,克伦族为谋求独立,建立克仑国正式宣布与中央政府决裂,开始了与缅甸政府间持续到现在的武装冲突。

在掸邦,由于上层贵族的特权被剥夺,缅甸政府军以追缴国民党残部为由直接进入掸邦,引发掸族的强烈抵抗,最终演变为武装冲突。

战火迅速蔓延至其他地区,引发了其他少数民族要求独立或自治,反对中央政府干预民族内部事务,各地纷纷建立民族武装,反对联邦政府的统治,一时间缅甸国内战火四起,冲突不断,战火延续至今!

默许贩毒,以夷制夷

1962年后,缅甸国防军总司令奈温发动军事政变,成立军政府接管国家政权。政变之后,奈温立即宣布废除1947制定的联邦宪法。在军事上,以强力军事手段镇压少数民族武装,逮捕监禁多名掸族,克伦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上层领导人物。

为有效打击民地武,奈温政府默许地方自卫队贩毒,换取自卫队协助政府军打击民族武装,在不断地打击与消耗中,双方力量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打越强。

在奈温执政20年间,缅甸中央政府与各民族之间的连年战乱,使得缅甸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受阻,甚至出现倒退的局面。

和平出现,缅北局势出现缓和

1988年末,新军人政府的成立改变了依靠军事镇压和政治强权的做法,实行一系列在政治、军事、和社会等各方面软硬兼施的策略。

军政府的少数民族政策所产生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直至上个世纪末,共有17支少数民族武装与新军人政府签订了和平或停火协议,缅甸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武装之间长达50多年的对抗关系开始得到逐步缓解。停火协议和特区自治模式虽然为缅甸换来了20年的相对和平,缅甸经济在此期间也得以复苏。

为了在2010年大选前彻底解决少数民族问题,为未来的民选政府执政铺平道路,在与克钦独立军、掸邦军和佤邦联合军等少数民族武装一系列的改革谈判破裂后。2009年8月,新军人政府对果敢特区发动军事行动,驱逐了彭家声政权,扶植服从中央政府的白所成,并持续向佤族特区和克钦特区增兵。

在新军人政府的高压下,部分民地武如克钦新民主军(丁英部,原缅共101军区)和克伦尼各少数民族人民解放阵线逐步接受了政府的改编,但新军人政府与佤邦联合军、克钦独立军、掸东同盟军的谈判却陷入了僵局。

民主政府时期,缅北局势动荡,前途不明

2011年下半年,新政府发出与民地武和解的信息,并向各民地武提出停战谈判的邀请。佤邦联合军和掸东同盟军与缅甸政府在掸邦东部的景栋进行了谈判,会后签署了初步和平协议。

直至2012年底,先后有钦民族阵线、南掸邦军、克伦民族联盟等10支少数民族武装与缅甸政府达成停火协议或和平协议。


缅甸政府一方面与主要少数民族武装进行和谈或签订停火、和平协议,另一方面却又与克钦独立军矛盾激化,现在缅北地区,缅甸政府军与克钦独立军、彭家声部的果敢同盟军和德昂解放军正在持续不断进行对抗交火,武装冲突尚未看到停止的态势。


如果朋友们认为答案中肯,关注一下,后面再详细解说克钦独立军与彭家声的果敢同盟军在缅北的混乱局面。


九度工作室


缅甸国内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至今仍有许多割据自守的少数民族武装存在,让缅甸军政府十分头疼。在历史上,缅甸共产党曾经辉煌一时,控制着缅甸北部的大量少数民族军队。但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以后,缅共彻底失败,原缅共人民军管理的几个军区纷纷独立出来,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缅北的民族武装。





克钦邦与掸邦两个“邦”都是缅甸政府治下的自治邦,关系上互不统属,而果敢、佤邦则是少数民族割据的小区域,在名义上属于掸邦境内。由于缅北的局势历来错综复杂,并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一时难以全部概括,本文仅简要地介绍其中比较有名的几支。

掸邦的面积为15.5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万,是缅甸国内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自治邦。掸邦大部分地区都归缅甸政府控制,但也有果敢、佤邦、小勐拉这样的割据区域。另一个克钦邦的面积为8.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60万,首府设立于密支那,地处缅甸东北部。


果敢同盟军(控制着掸邦境内的果敢)

1989年3月,彭家声首先脱离缅共,组织了一支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果敢同盟军)。果敢同盟军所控制的果敢地区在名义上属于缅甸掸邦,面积约为2700平方公里,当地总人口15万左右,通行简体汉字和普通话。

不过,果敢军主要以轻兵器为主,军队数量少,装备有少量的迫击炮和榴弹发射器,是缅北地区最弱的民族武装。自2009年的果缅战争过后,果敢地区已经被缅甸政府实际控制,其领导人彭家声疑似流亡国外。


佤邦联合军(控制掸邦境内的佤邦)

1989年4月,缅共军中的赵尼来、鲍有祥等人脱离缅共,以2旅兵力创建了佤邦自治区。佤邦联合军如今已经扩充到接近4万正规军的规模,是缅北地区最强的民族武装。佤邦地区在名义上接受缅甸军的领导,并与果敢一样归属缅甸的掸邦管理,但实际也是武装割据。

佤联联合军控制地区分为南、北两部分,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佤邦北部与我国接壤,西北与果敢地区接壤,东南是掸邦东部同盟军,共有3个县2个特区,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当地有人口40余万。佤邦南部与泰国、老挝等国接壤,并夺取了原来由蒙泰军控制的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总面积为1.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26万。


掸东同盟军(控制着“掸邦”境内的勐拉)

1989年6月,林明贤脱离缅共,组织了缅甸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掸东同盟军)。掸东同盟军拥有两个师,约5000人的兵力,控制着缅北一共0.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因其统治中心为勐拉,所以这股割据力量又被称为小勐拉。

克钦独立军(争取“克钦邦”独立的一支克钦族武装)

克钦邦虽然是缅甸的7大自治邦之一,但也有民族武装存在,即“克钦独立军”。克钦独立军成立于1961年,是缅甸的克钦族为了争取克钦邦独立,对抗缅甸中央而存在的少数民族武装力量。目前在整个缅北,克钦独立军的实力仅次于佤联联合军,排行第二位,拥有5个旅的正规军,总兵力接近2万人。


中外历史


1.掸邦是缅甸的省级行政区,但特区很多,民族武装林立。果敢是掸邦第一特区,佤邦是掸邦第二特区,克钦邦在掸邦北部,也是省级行政区。

2.先说说掸邦,这里是缅甸最乱的地方。缅甸政府军控制着大部分果敢地区,果敢同盟军控制着边境的红岩地区。

佤邦联合军控制着佤邦北部地区和南部飞地,兵力上万,拥有缅甸实力最强的民族武装。

掸邦南部还有个南掸邦军,头目以前是大毒枭坤沙的下属。大大小小的民族武装很多,至今都室友冲突。

3.克钦邦大部分被缅甸政府军控制,克钦独立军主要控制着边境地区,不少人信仰基督教。克钦独立军有时晚上去收税,白天与缅甸政府军打仗。

克钦邦邻国是印度,有那加武装战争进行跨境行动,总之非常乱。


啥都不知道


缅甸是一个内部民族组成非常复杂的国家,共有8大族系,135个民族。由于民族众多,而且在历史上很多部族又都曾建立过政权,所以缅甸内部的民族冲突是十分严重的,占人数主体地位的缅族与各少数民族经常有争斗现象,甚至出现地方分离势力对中央政府采取武装反抗的方式以争取独立建国。

这些不同的民族,自然也生活在不同的地方。缅甸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行政区域分为7个省、7个邦和1个联邦直辖区,少数民族都生活在各邦。具体来说:

果敢、佤邦分布是掸邦的第一、第二特区,果敢族、佤族各自生活在这两个特区里;克钦邦则是缅甸的另外一个邦,与掸邦的行政级别相同,生活在该邦的主要民族是果敢族。值得一提的是,掸邦、克钦邦都是缅甸东南邦省中分裂势头最强劲的地区。

其中,掸邦(Shan)是缅甸最大的一个邦,于1948年通过《彬龙协议》(Panglong Agreement)加入到缅甸联邦,保有相当程度的自治。掸邦的主要人口是掸族,占整个邦省人口数的大半。果敢是掸邦的第一特区,就地理位置而言,与中国的关系很近,其主要人口就是果敢族——这是1983年由缅甸政府承认的民族。

历史上果敢族的内部主要分为三种势力,即杨氏土司、罗兴汉、彭家声,他们互相为争夺特区的主导权而争斗不休,直到90年代后其内部冲突才有所消弭。然而,随着缅甸联邦政府对特区自治区的蚕食和跃跃欲试,果敢特区与缅甸政府的冲突也愈演愈烈。特别是2009年,缅甸政府军以禁毒为由强驻果敢,将果敢军收编,这一事件使此前20年的和平被打破,造成大量的难民。

克钦邦是缅甸的另外一个邦省,主体民族是克钦族,在历史上多次与缅甸政府军冲突。直到1994年,克钦独立军与缅甸政府签署停火协议,成立克钦邦第二特区,由原独立军驻守。不过,这份短暂的和平也在2011年打破,政府军与独立军发生数起激战,造成大量难民进入我国云南边境。


HuiNanHistory


所谓果敢、佤邦、掸邦和克钦都是缅北地方民族武装,除了克钦独立军活跃在克钦邦之外,其他三只民族武装都活跃在掸邦北部。

缅甸民族冲突源来已久,根源是英国人统治缅甸期间不想缅甸缅族一族做大,英国人就扶持了其他几个少数民族,其中就包括这其中几家民族武装。后来缅甸福利当时政府和其他少数民族组成联合政府,签署了彬龙协议。就是缅甸政府允许各签约少数民族高度自治,甚至保留军队。

然后后来缅共后来兴起,缅共势力当时一度很大,占领了缅甸北部少数民族地区。随着八十年代缅共瓦解,当时缅共的几个军区分分独立出来。我们耳熟能详的彭家声就是那时脱离缅共成立果敢同盟军,控制整个果敢。而他女婿则控制着缅甸东部第四特区,现在四特区是这几个民族武装里面经济发展的最好的。

这其中实力最大的就是鲍有祥控制的佤邦,佤邦分南北两块区域,人口五十多万,主体民族是佤族。拥有正规军三万多人,再加上预备役可以凑齐十万兵力。而武装力量排第二的当属克钦独立军,克钦和我们中国的景颇族是同一民族。克钦独立军这几年和政府军打的不可开交控制区域比较大,但是兵力不如佤邦,据说也有两万多兵力。

这几个民族自治区和我们国内基本上差不多,除了克钦独立军其他几个民族自治区官方语言是汉语,说的是西南官话。用的是人民币,连手机也是用的中国移动。如果你去了这几个地区并没有出国的感觉。

我觉得缅甸政府很聪明,这些年缅甸政府对民族武装是拉一派打一派,如果民族武装再不高度团结起来,迟早要被政府军个个消灭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果敢当年彭家声率先脱离缅共,与缅政府达成协议成立了第一特区,后经杨氏三兄弟杨茂良,杨茂安,杨茂贤内乱,元气大伤,后由其女婿海南出生的广州知青林明贤,时任四特区主席的帮助下翻盘成功,后又经过88事变被老缅和白所成赶走,特区成了自治区,逐渐缅化。佤邦现是所谓民地武实力最强的,分南北两块,号称有四万之众,目前头领是鲍司令鲍友祥,拥有防空导弹和二架武装直升机。克钦邦一部分是由克钦独立军控制,比较亲西方,使用英语,与老缅抗争了近70年。掸邦有20万平方公里,佤邦在其之内。掸邦内还有几支其他民众武装


太阳125933863


总体来说中国和美国在缅甸各少数名族有支持对象,比如克钦是美国暗中支持(从西方媒体对克钦武装的态度和克钦武装的武器来源就知道),果敢跟台湾关系更好。之所以之前会有缅甸政府军打击果敢,在于缅甸政府想在中美之争中完成真正的统一,当时国际形势是美国以允许缅甸政府军打击反政府武装来诱使缅甸干扰中国南境,中国的对策是,缅甸政府军打可以,先从亲西方武装来。


淡淡清泊


缅甸联邦共和国,辖2直辖市7省7邦,缅甸的省、邦不少都有豪强问题,但比较突出的是北部两邦,即我们常说的缅北——克钦邦、掸邦。



有细心的朋友说了,地图上怎么没佤邦?佤邦不是邦吗?还真不是。我们先说克钦邦。克钦邦大部分曾是我们的一部分,缅甸独立后建邦。因有罂粟和玉,1962年始有兵勇队。美国与其亲善,内比都虽曾与之和解,但依然是不和不解。 唐元明清时,该地部分为我领土。掸邦曾是两张(联合)的天下——张奇夫、张苏泉。前者是中缅混血,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坤沙——缅甸名。张苏泉辽宁人,是果军残余。1971年两人成立掸邦兵勇队。该地先后为彭家声、白所成控制。



而彭家声、白所成控制果敢,建果敢兵勇队。白所成与彭家声两人内讧分裂。然而果敢以汉人居多,因为这里有明朝灭亡后的残余将士的后裔,有果军后裔。果敢位于掸邦境内被称为掸邦第一特别区。



那么掸邦第二特别区是哪里呢? 没错她就是佤邦。佤邦兵勇队,人数3万,领军人物是鲍有祥。 本来佤邦区域是这样的,下图wa SAD。



可他实力最强,就成这样的了。下图。


那缅甸一共有多少兵勇队呢? 大概有30多个,仅缅北地区大大小小就有25个。他们大的求扩张,小的为生存,有时还一致对缅军。像极了我国的春秋,而且他们除了各派间争斗外,内部也争夺不已。



如前文所说的彭家声、白所成等。



最后提一下南坎,南坎位于我国云南省瑞丽市西南。南坎开始是租借给了英国,可后来这借却是刘备借荆州,唉! 原创不易,喜欢请关注,请支持,谢谢。


福垊


各个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信仰和民俗文化,在相同的政治标准统治下难与团结,势力各民族都有大小不同的势,在缅甸虽然叫联邦治政府但是由于受英统治的影响,人的等级制度给一个现代人国家带来后果相当严重!缅甸各民族团结兴旺发达必须改变一些不适应国家建设的制度!


用户12388782293


果敢是汉族,佤邦是佤族,撣邦是傣族,克钦邦是景颇族,世代居住于此,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划国界的时候被划给缅甸了。缅甸政府是高棉人(蛮夷),占总人口的40%,在总人口中不占绝对多数,又想控制这些受先进中华文化影响的地区,所以力不从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