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医把脉就能识病,是真是假?

我所期待的生活


古代神医把脉就能识病,是真是假?

回答是肯定的,并且不一定是神医才能够做到。普通中医医生优秀一些的也可以。现在也有很多优秀的中医靠把脉就可以诊治疾病。

不过,中医是济世救人的,不是比拼输赢的。踏踏实实解决好病人的疾苦才是医生的本分。一些小说凭想想制造了很多悬丝把脉之类的故事。在事实上,太玄的事情只能是讲讲故事。

我从小跟父亲看病。他都会给患者把脉,基本不问病人话,然后就直接开处方了。我也起码有几年时间,对于把脉的认识和小说家的想象一样。

后来系统学习中医,才明白当初我的想象是不准确的。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措施并行。望诊是看面色,嘴唇,眼神,鼻粘膜状态。

闻,是听说话,呼吸的声音。也包括闻身体的味道。古代人洗澡不如现在频繁,体味估计很大,味道能够反应出疾病的一些信息。

切脉,是中医有系统专著的诊断系统。掌握的难度也是最大的。学习脉诀,每一个描述都要体会出来,没有十几年功夫是做不到的。但在古代没有现在的影像学,化学等手段,也是历史的选择。事实上,很多有经验的中医并不需要四项诊断手段都用上才能诊治疾病。四种手段的占比也是每个医生不一样的。

现在教会大家一个给自己望诊的方法,来判断自己健康和免疫是否良好。

一看面色,白里透红为上。不能有太多油脂,不能有痘痘和赘生物,不能有皮下的红血丝。

二看嘴唇,红而且润泽,不能发暗。

三看鼻翼,是否挺括,不能太收缩。

四看鼻粘膜,不能干燥,不能肿胀,要通气良好而润泽。

五看舌头,无齿痕,无胖大,无太多分泌物,舌苔白而有光泽,舌质红润。

六是感受一下嗓子是否有异物感,不能有异物感。

这五条望诊和一条问诊基本可以判断自己的气血和免疫情况了。


我是中医世家传人吴龙驹,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交流更多中医药知识。


中医世家吴龙驹


中医,作为我国最为珍贵的历史瑰宝之一,是数千年来我们华夏民族应对各类病症的记载。也是最早就形成的科学体系之一。在这里就有我带你认识中医的魅力与你不知道的秘密。

历史悠久、内容丰富

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开始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利用自然等一个非常好总结与积淀。随着人们认识自然的不断深入与科技水平的提高,中医也随时代进步。从最早的运气学说、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脏腑学说、经脉学说、病因学说、元气学说等。是我们由浅入深的发展历史。对于遇到的各类疾病问题,更具现有的能力,进行不断探索与研究。为中国人的健康保驾护航。经典典籍如:《黄帝内经》、《本草纲目》《金匮要略》《扁鹊心书》......

从四季变化容易产生的各类疾病的预防、到人体骨骼、器官、血液、相互间的联系与影响等都进行了较为系统与完善的研究与解析。并形成较为有效的诊断方式“望、闻、问、切”的诊治方式及应急治疗措施“针灸之法”。


科学系统、完善细腻

根据四季变化、不同气候等方式提出了怎样预防疾病等理论与治疗措施,并融入到人们的日常饮食中与谚语里“鼻子不通,吃点火葱。”“小病不治,大病难医。”使得人们形成预防理念与掌握一些常见病的症状与应急手段与治疗措施。如“针灸拔罐,病去了一半。”“上床萝卜下床姜。”“臭鱼烂虾,害命冤家。”

基础完善、谨慎入微

《本草纲目》就是最好的证明,通过对各类动植物的研究,了解其药理、药性进行性深入研究。让人们对于看病抓药更加具体与方便。让病者能够更快的得到医治。为医学建设建立了奠定了很好的药理知识。

要求极高、非庸人入之

因其从诊疗入手就要求极高,对于病例掌握、药理知识等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同时,对于事物观察要细致入微。作为一名好医生要求高,所有并非一般人为之。并要有一颗高尚的仁慈之心。

总之,从事中医着,要求具备各方面的素质较高,掌握知识极为丰富。对于治理病症采取缓慢、治本、无副作用等要求。是西医无可比拟的,却被简单、傻大、粗等西医打败,真是可悲、可叹。


惜花公子


关于中医的诊断学,分为望,闻,问,切四诊法。这是中医学的基础,特别是切脉,俗称把脉,其要求更加严格,确切的说,切脉需经过临床应用,并在师傅的指导下,通过手指的感知,判断脉象,辩证疾病的相关信息。

脉学,是根据心律的节奏,血液循环的速度,以及心脏的收缩,血管的反应等等来认识的。

关于脉学,历代医家均有认真的研究与总结,提出了纲脉,并按部分为三部九候。同时细分为二十八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与十怪脉等各种病脉的脉象等等。

其中,每种病脉都有独特的,具体的脉搏跳动表现,如浮,沉,迟,数,玄,滑等等,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疾病,由此,只要认真的学习,潜心感知,应该说能够分辩出其所以表达的含意,当然了,如果是再结合望,闻,问诊,基本上可以判断出来是什么疾病了。所以,脉诊应该是真功夫。





幕后老牛


其实这个是真的,但是也不像所说一把脉就可以马上诊断出你具体是什么病,要整体诊断,四诊合参,望,闻,问,切,来综合诊断。现在的中医大部分对于切症不是很精,所以就出现很多人认为中医是伪科学的说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