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都應該反思,真正的教育不應該局限在「有用」

教育的核心問題不是出在我們的術、不是出在我們學生的能力、不是出在改革、不是出在技術層面,原來我們的教育缺乏靈魂的東西。我可以說這麼一句話,中國的教育技術層面已經走得太快了,“靈魂”跟不上了。

家長們都應該反思,真正的教育不應該侷限在“有用”

一位美國教師在中國某醫學院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在暴風雨後的一個早晨,一位男士在海邊散步,注意到沙灘的淺水窪裡,有許多被昨夜的暴風雨捲上岸來的小魚。

被困的小魚儘管近在海邊,也許有幾百條,甚至幾千條,然而用不了多久,淺水窪裡的水就會被沙粒吸乾,被太陽蒸乾,小魚就會乾涸而死。

這位男士突然發現海邊有一個小男孩不停地從淺水窪裡撿起小魚,扔回大海。

男士禁不住走過去:“孩子,這水窪裡有幾百幾千條小魚,你救不過來的。”

“我知道。”小男孩頭也不回地回答。

“哦?那你為什麼還在扔?誰在乎呢?”

“這條小魚在乎!”男孩兒一邊回答,一邊撿起一條魚扔還大海。

其實,這個故事恰好對應了泰戈爾老人的一句話: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傳送生命的氣息。

因此,教育之“育”應該從尊重生命開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開闊,使人喚起自身身上美好的“善根”,也就是讓學生擁有“這條魚在乎”的美麗心境。

那麼我們現在能不能不從教育的角度來看教育,從哲學的角度來看是不是靈魂出了問題。柏拉圖說過一句話“教育非他,乃心靈的轉向”,那麼我請問轉向哪?往哪轉?引導孩子轉向分數、轉向才能、轉向才幹、轉向本事?都不是。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寫了一本書《教育就是解放心靈》。解放心靈,按柏拉圖的語境來說心靈究竟應該轉向哪裡?我研究的結果是轉向愛、轉向善、轉向智慧。你學過哲學,在西方哲學裡面“愛智慧”就是哲學,那我加一個善,一個人的靈魂深處有愛、善、智慧這三樣東西,你說這個人今後差一點技術、差一點才能,又能差到哪裡去呢?而恰恰這個東西是我們全世界的普適價值,但是現在很多人都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