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下一步何去何从?

2016年3月7日美国商务部以违反美国相关出口禁令为由,中兴公司被列入美国出口限制名单,采取限制出口措施(中兴向任何美企采购零部件都需要先向商务部提出申请)。这是中兴第一次遭到美国封杀,这场风波一直持续到了2017年,中兴为此付出了8.9亿美元的代价。

当时,美国商务部封杀中兴的理由是中兴向伊朗出售了一批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软硬件产品。

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今后七年内,美国公司将被禁止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

才过一年,美国以几乎相同的方式再次封杀中兴。

中兴第一次遭到美国封杀时,换上了新的CEO赵先明,成立了合规管理委员会,还任命了美国律师为出口合格官,然而现在看来都是徒劳。

这件事情,不是历史的相同,而是刻意为之。

中兴下一步何去何从?

那么中兴是怎么走到这样一个地步的呢?

中兴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在国内,除了华为基本没有人可以想到还有哪家公司能在通信领域与中兴相提并论。可就是这样一家“龙头”级别的公司依然依赖于美国的高通芯片,而且依赖的程度到了一旦无法从美国获取到芯片就将面临倒闭的程度。

但早在3G时代,同类公司华为却已经用上了自家的麒麟芯片。

中兴是家科技公司,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中兴本身是家“专利”公司,但仅仅2017一年,中兴向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就超过了100亿元,在中兴的手机、基站、交换机等核心产品中,外来零件占了六成,而且基本都有美国芯片的身影。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就算中兴决定放弃美国芯片,采用其他芯片,那么它的所有基站都需要更换芯片,这也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中兴的命门被美国掌握了。

事实上,这种现象在国内很普遍。国内高级芯片市场这一块有90%都来源于进口,小公司想开发芯片,缺少资金技术,而大公司除了极少数能有成品诞生,大多数的还是和中兴一样靠着进口,有现成的买也不是谁都愿意花大工夫大价钱去搞研究,毕竟即使有政府的大力扶持,但美国的垄断也使得芯片开发变的及其困难。

对于美国来说,芯片技术是很重要的,这是美国领先其他国家的依据之一,也是未来争夺5G话语权的一个有效武器。在3月12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就阻止了新加坡博通公司收购无线芯片巨头高通公司的计划。

中兴下一步何去何从?

早在中兴第一次被封杀时,我就写过这家公司,当时有读者在下面留言,说以中兴的规模是不会倒下的,封杀只是暂时的。现在来看,如果在技术上只能长期依赖于别人,似乎没有什么是不能倒。

眼前的技术垄断没有突破的话,那么谁也不知道哪家公司会被变成下一个中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