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鬥爭的框架與中國發展的大方向(下)|陳經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解讀科學,洞察本質

戳穿忽悠,粉碎謠言

導讀


2018年7月6日以中美互加徵關稅為標誌正式開啟了貿易戰的序幕,可以預見接下來對中美鬥爭走向的爭論會持續性湧現。陳經為此作了一篇文章,專門探討中美鬥爭的框架和中國發展的大方向。今天給出的下篇,是對中國發展的一種哲學思想性的觀察,是對發展大方向的思考與探究。科技的重要性深入人心,是比較容易看清的領域,加大投入,提升管理水平都是應該的,可以樂觀。如果對科技的信心足夠堅定,很難理解為何在生產力足夠的情況下,以年青人為代表的失落人群會過上心情灰暗的生活。這一定是因為與科技和生產力無關的社會制度因素,以及一些不正常的文化因素。

中美鬥爭,與其說是美國政客挑起的麻煩,不如說是一個促進。中國想崛起,必須要深入思考,不應侷限於科技領域,而是要進一步深入到房地產、教育、養老、醫療等社會領域,政府與社會一起想辦法,與世界各國加深合作,找到發展的新路,解決群眾真正關心的問題。

前篇請參見:中美鬥爭的框架與中國發展的大方向(上)| 陳經

中美鬥爭的框架與中國發展的大方向(中)| 陳經

中美鬥爭的框架與中國發展的大方向(下)|陳經

要討論中國的發展方向,會有很多細節,人口、教育、科技、醫療、體育、金融、貿易、工業、農業每項都有很多細緻的工作要做。觀察世界各國容易發現,大多數國家是每一項都不怎麼樣,“樣樣都差”在發展中國家是普遍現象。發達國家與地區是不是“樣樣都好”?也不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有不少。

比如東亞地區,工業化水平不低了,但普遍存在年青人壓力大精神灰暗的問題,高房價、教育競爭、就業等問題讓年青人心情沉悶。日本韓國年青人怨氣很大,對社會評價不高,生出一些古怪的亞文化,不結婚不生小孩,中國也有類似現象。美國歐洲也是各種問題,種族衝突、貧富分化、福利透支、財政危機,很多人生活壓力不小,整個國家出現根本性問題的都不少。只有少數人口不多、資源豐富的發達國家看上去不錯,沒什麼短板,但參考意義不大。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上要堅持這個身份,絕不讓步。未來發展大方向,如果是和“樣樣都差”的國家比,也不是沒事做,如扶貧攻堅任務重。但是更多問題,和一些發達國家類似,在發展中國家反而不常見。例如“未富先老”,感覺很不好。其實很多問題都這樣,明明是發展中國家,面對的卻是發達國家的問題。比如民眾重視教育,但是教育資源不足,爭搶中搞得大人焦慮小孩疲勞。有些問題,甚至是中國獨有的,例如席捲全國的房地產浪潮,規模搞成這麼大,是人類歷史上沒有過的奇景。

中美鬥爭的框架與中國發展的大方向(下)|陳經

對這些問題應該怎麼看?中國還沒發達,就有了發達的毛病,辛苦奔忙,好日子還沒過上就一身是病,是不是更慘?其實不用這麼消極地理解。真相是,所謂的發達國家就那回事,比“樣樣都差”的發展中國家是強,又如何?還是一堆毛病。有那麼少數三四十個國家號稱”developed”,中文翻譯成“發達”或者“先進”,是以前沒見識,譯錯了。

“Developed”就是發展了一段脫離了低級階段,某些經濟和社會指標好些,總體還差得遠,根本算不上先進。人的日子過起來不見得比中國強,不少國家技術水平全面落後於中國。就人均名義GDP高些,主要靠服務業撐的,痛苦型和浪費型GDP不少,窮人痛苦、富人浪費。富人集團讓些小利穩定能力低的底層,努力工作貢獻大的中層壓力最大。有些人看穿了社會本質,乾脆進底層吃救濟算了,誰愛努力誰去。如多生小孩領救濟,不要高收入等分房。中層不夠吃了,就透支未來吃子孫的,債務一年年高漲先吃再說,撐不住就希臘了。年青人在這種社會里,氣氛就不對。掙了錢存不下,各種開銷不少,漲工資也難。各種社會資源被食利階層佔去,拼爹不行靠自己打拼不容易,像中國年青人兇猛買房的不常見,大把人租房結婚,沒錢。一般人的收入和中國一線城市中高收入白領差不多,月收入也就一兩萬人民幣,各種稅費還更多。有些中國白領這個收入要死要活的,不能說假,但跟人家比起來只能算無病呻吟。談到存錢就暴露真相了,外國普通人是根本存不下錢,中國白領存不到一千萬就說以後沒法過,退休要完、小孩要完。有些人還想能不能移民出去過輕鬆日子,吃虧上當的不少。不是說中國白領日子輕鬆,是說外國一般人的生活沒有想象中那麼好。

這和中美鬥爭有什麼關係?中美雖然說在鬥,美國政客敵意高漲,中國嚴陣以待,好像要整大事。但是在宏觀圖景上,中美鬥爭不是世界上最大的事,不是國際政治經濟的大框架。美蘇冷戰的框架很根本,幹什麼事都會想到美國蘇聯兩大陣營,不鬥死一個就沒完。中美鬥爭,大框架還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成立的“和平與發展”。到新世紀,和平與發展的含義更加深化了。

中美鬥爭的框架與中國發展的大方向(下)|陳經

80年代說的和平與發展,主要是說世界各國不要打仗了,各窮國要發展經濟。當時有中越戰爭、兩伊戰爭、英阿馬島戰爭、阿以戰爭等中型戰爭,美蘇打的就更多,實在不能說和平。很多發展中國家經濟極端落後貧窮人口眾多,戰爭和貧窮,是地球人最普遍的災難。當時的和平與發展,算是比較古典的理解。

現在世界明顯和平多了,很難打起來。總是談著談著就不打了,甚至連打的事都不談了。小國都像猴一樣精,大國小國博弈論都玩得很熟。雖然肯定應該大力備戰,但是理智地評估戰爭可能性,甚至可以扔下很硬的預測,國家之間戰爭永遠消失。內戰時不時出熱點,背後勢力來摻合,其實也不如以前常見,聯合國工作還是有成效。基於威懾的博弈理論相當於打明牌,現在信息溝通太容易,各類人群的反應一清二楚,根本打不起來。例如臺海應該是基於威懾的統一,很難真打起來,信息實在太多。借用“本底信心”和“短期信心”的概念,島上人的本底潛意識已經接受統一了,但是短期還是在放高調,這符合人類心理規律。通過集體喚醒潛意識,實現和平統一可以期待。島上來的朋友,可以提醒一下,“潛意識和平統一理論”必將勝利。

現在的和平,不是說不打仗,這要求太低,是說要合作。經貿往來中互相防著,可以理解,但不是方向,要加大力度合作。經濟學的一大要義就是要分工合作,這是對的,不能因為某些國家的傾向開倒車。

中美鬥爭的框架與中國發展的大方向(下)|陳經

發展,不是說以前發展中國家脫貧,這個要求有些低,也忽視了包括髮達國家在內各國普遍存在的大問題。發展,要解決人類社會的大問題,找到世界各國的方向,堂堂正正爭當燈塔國。現在不少窮國羨慕中國,說能不能也富起來,這顯然學不了。中國和美國在世界上國力最強,比較有條件去探索人類社會的發展可能。不是說要別的國家學美國、學中國,這從哲學上就是錯的,條件不一樣怎麼學?但是,美國和中國作為強大有能力的國家,發揮主導作用和別的國家合作,實現共同發展,這是可以想象的大方向。美國的合作方法不行,中國的方法未必不行。現在看來,和平與發展的大旗,都得中國來扛了。

中美鬥爭,不應該格局太小。如果中國的努力方向是超過美國,取代美國當霸權,這不符合“和平與發展”的世界潮流。中美的鬥爭,應該是爭當人類社會燈塔國,看誰更有能力帶動全世界和平發展,不僅是發展中國家要發展,問題多多的發達國家也要發展。中國永不稱霸,是真心的。但是中國並不是只管自己發展,而是會用強大的國力幫助其它國家與地區也發展起來。美國有相當多的理想主義者,願意搞科技造福人類,但是政客集團赤裸裸地說“美國利益優先”。中國可以與美國的理想主義者合作或者良性競爭。

在國內問題上,不能因為中美鬥爭,就說讓老百姓付出代價去和美國鬥。像美蘇那樣大搞軍備競賽是不對的。相反,需要提升中國民眾的福利,減輕民眾生活壓力,讓全社會煥發出新的發展動力,這也符合前面說的“發展”主題。中國不是和美國爭霸,而是為了發展。如果美國想限制中國的發展,使出種種邪招,中國人民支持政府反擊美國,是完全正當的。

瞭解了這些宏觀圖景,就知道中國應該有什麼樣的發展大方向了。科技的重要性深入人心,是比較容易看清的領域,加大投入,提升管理水平都是應該的,可以樂觀。但是其它領域就未必了,說實在的,有些領域的總體狀態讓人著急。可以說,除了科技這個方向中國算是有明確的共識,其它領域還處於混沌的狀態。也許是因為中國發展太快,面對的主要問題快速過渡到與發達國家類似,而身份又確實還是發展中國家,產生了混亂。一些領域無腦引入“發達國家先進經驗”,適得其反,其實引入的是“發達國家的失敗經驗”。

個人感覺,房地產、教育、養老、醫療是比較關鍵的領域,而這些問題又會體現在“人口”這個非常重要的長期因素上。一個很大的風險是,GDP數字表面不錯,甚至超過美國升到全球第一,但是偽“發達”帶來的毛病更重了。居民買房、教育、醫療的“消費潛力”被挖掘出來,其實是負擔加大了,生活壓力大,養小孩成本過高,以致於出生率降低甚至雪崩。還會產生很多社會問題,所謂的“正常生活”要求過高,男女互相看不上,不結婚,結了婚的也離。

例如一個常見推理是:全球所有中心大城市的房價都高,即使是發展中國家都如此。中國一線城市已經進入全球房價最高行列,二線城市也紛紛推出了“中心8萬、二環4萬、三環2萬、遠郊1萬”之類的遠景規劃,有些已經實現。按本文的理解,這種規劃即使實現了,也不是好事,代表了人類社會的固有弊病。有些小區居民還成立價格同盟,將二手房價格一步到位。這都是病態,發達地區出現這種現象並不是先進,而是後患無窮的病態。

中美鬥爭的框架與中國發展的大方向(下)|陳經

中國正在設計“房地產長效機制”。由於中國政府的控制力強於其它國家,政策空間有想象力,所以還能對“長效”作出一些設想。說實在的,很多人不怕和美國打貿易戰或者拼科技,但是房價是真怕了,而且主要是代表國家未來的年青人怕了。這是全球的普遍問題,但不是不去解決的藉口。香港發展成了可笑的情況,明明應該大建房子大幅提升極低的人均居住面積,卻因為金融與利益集團的問題,為了虛幻的房產價值,讓許多居民處於悲慘的居住困境中。新任特首加大了建房力度,但遠遠不夠,受到的制約太多。這個問題很複雜,土地財政幾乎將所有經濟環節牽扯進來,一些激進的主張會碰到各種現實問題。但是理論上來說並非無解,也有新加坡這樣相對好的例子。中國有全球遙遙領先的基建生產力,也有社會主義制度,有條件設計出不錯的長效機制。一些人虛幻的“房產總值”之類的短期信心會受損,長期來說能極大提升全民本底信心。中國已經有轉變的跡象,雖然房價仍很驚人,但二手房地產交易逐漸凍結,共產房等新式實踐慢慢在試,是其它國家沒有過的新型局面。一些人按過去的邏輯,預測房價會漲到幾十萬,這些邏輯慢慢失去了效果。如M2的增幅逐漸降低,房產稅在吹風。

其它像教育、醫療等問題都很複雜。這些問題考慮深了會發現,和美國較量打貿易戰,雖然是困難,各種情況看似複雜,但只是比較意外。時間稍長點就發現,應對起來下定決心了並不為難。有了損失就去承受,需要搞技術就去做,需要時間就持續投入。沒什麼好糾結的,不要慫,就是幹。真正比較為難的還是國內房地產教育醫療這些事。年頭不短了,如果好辦早就解決了。而且是世界各國的普遍難題,往深裡能說到哲學與人性層面。如果能把房地產問題解決了,貿易戰根本不叫事,全國人民信心能提升極多。不是說我有什麼好辦法,太複雜。

但是中國想崛起,總得做一些困難的事。而且也不能走其它國家的老路,走老路即使“發達”了,只是某些指標的表面光,群眾真正關心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到中國這個份上,發達其實很容易,自然而然人均GDP就吹氣球一樣起來了,但真的很沒勁。可以肯定地說,多數國家的所謂發達,只是加重人民負擔的成果。人們掙的錢多了,但多半填到各種生活負擔裡,在資本家安排的生活中,壓力反而大了。其實發展中國家一些人吃喝無憂,沒心沒肺地快樂生活,不追求富裕,反而壓力不大,中國就有不少,心情要好於收入高的“發達”中產。

中美鬥爭的框架與中國發展的大方向(下)|陳經

強如美國,人均GDP是中國的五六倍,也是一堆毛病,特朗普上臺就是因為很多美國人生活不開心。其實美國群眾和中國群眾差不多,對爭霸這個事興趣不大,美國政客才講究這個。美國政客搞事,但是中美兩國民眾不想鬥來鬥去,自己生活好過些才是正經。搞成這樣,不是因為中美兩國民眾有啥本質矛盾,是美國政客不是東西。如果中國或者美國,搞出了不錯的改革,民眾的生活好過了,有新出路、新活力了,是非常好的事,可以互相學習。這些改革肯定需要科技的支持,最好全球科技力量共同努力。在發展問題上,中美不應該搞冷戰。美國政客對中國的敵意,大方向就錯了,很多言論象是推卸責任讓中國背鍋。限制中國,無助於解決美國國內問題,只是讓中國下定決心解決關鍵問題。

中美鬥爭,是美國政客挑起的麻煩,不應該成為全球與中國發展的最大背景。中國正常應對美國政客的挑戰就行了,還是應該有自己的節奏。美國政客團伙反覆無常,色厲內荏,得不到美國社會的真正支持,其實搞不出太大的事。中國真正的挑戰是和平與發展問題,要與世界各國加深合作,要找到發展的新路,不走發達國家的老路。如果中國找到了不同凡響的發展路線,做出了令國民與世界各國都振奮的成就,美國的挑戰會顯得很可笑。如果中國找不到正確路線,而是陷入發達國家普遍面對的麻煩之中,由於中國人口多各種基礎條件不足,問題會更為嚴重。那麼美國挑戰持續施加的壓力就可能是致命的,如引發金融危機。

哲學性地說,科技和金融是手段,為的是解決房地產、教育、醫療等基本問題。如果對科技的信心足夠堅定,很難理解為何在生產力足夠的情況下,以年青人為代表的失落人群會過上心情灰暗的生活。這一定是因為與科技和生產力無關的社會制度因素,以及一些不正常的文化因素。經過多年發展,人們對中國的生產力深具信心,多種工業品產量超過世界一半。中國科技的發展態勢也很不錯,有海量科研人口支持,加上事實上的無限資金流,成功只是時間問題。中國一年用於R&D的資金還不到2萬億,遠遠少於固定資產投資、房產投資、消費支出,瓶頸不是缺錢,而是高端人才和時間。從長遠看,中國不會因為生產力或者科技發展不力出問題。但是,如果發展方向錯了,就會出各種社會問題。表現為社會弊病叢生,如窮富對立,官民對立,有房無房對立。又進一步表現為男女對立,不生小孩,人口雪崩。生活不再有希望,而是被安排好的灰暗道路。雖然落後國家的饑荒、人道主義災難不會出現,但是天長月久下來,失去活力的社會慘淡狀況會如同遭遇了戰爭和饑荒。

本文是哲學思想性的觀察,具體領域的數據沒有列,一些人提出了數據詳實的關注。本文沒有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這些辦法無疑需要細緻的研究與摸索,不是一篇文章能覆蓋的。但是,發展的大方向仍然非常關鍵。如果能意識到大方向的問題,全社會重視,政府與社會一起想辦法,有科技的支持,總能找到辦法。

在這個大背景下,美國對中國的挑戰並不可怕,反而是一個促進。因為美國的挑戰,中國必須深入思考,而且不應侷限於科技領域,而是要進一步深入到社會領域。

(全文完)

擴展閱讀:

中美鬥爭的框架與中國發展的大方向(上)| 陳經

中美鬥爭的框架與中國發展的大方向(中)| 陳經

互聯網安全相關的常識問題 | 陳經

新飛沉淪:技術水平成為行業企業分化的決定性因素 | 陳經

理解貨幣過多要分清“流動性”與“抽瘋性” | 陳經

背景簡介:本文作者筆名陳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學士,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會員,《中國的官辦經濟》作者,微博@風雲學會陳經。

中美鬥爭的框架與中國發展的大方向(下)|陳經

知乎專欄:

http://zhuanlan.zhihu.com/fengyun

一點資訊:

http://www.yidianzixun.com/home?page=channel&id=m107089

今日頭條:

http://toutiao.com/m625657584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