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真假美猴王》里活下來的是六耳獼猴,結局會發生改變嗎?

情隨夢逝終是卿


就不存在六耳獼猴這種生物,又如何會有其他的結果?

從頭到尾都是孫悟空自導自演的把戲,如來只是配合他的出演而已。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裡面的疑點實在太多了。有以下幾條疑點:

1、書中如來描述六耳獼猴是“善聆聽”,不是“通變化”,“通變化”的孫悟空變化尚逃不過照妖鏡的辨別,六耳獼猴的偽裝能讓所有人束手無策?

2、就算六耳獼猴真的能變的跟孫悟空一模一樣,甚至瞭解他的過去,但是像緊箍、金箍棒這些道具總該是獨一無二的吧?尤其是緊箍,是觀音從如來那兒領的,到哪兒再弄一套裝備去?

3、六耳知道孫悟空的過去,就該知道如來法力無邊,還願意跟這孫悟空去如來那兒,這不是找死嗎?

4、諦聽能分辨出真假為什麼不願說?六耳獼猴與孫悟空本領相當,再多叫幾個人就能把假悟空拿下,為什麼不說?怕什麼?

5、孫悟空在別的地方都要求人家“辯明真假”,到如來那兒說法是“辨明邪正”,有何用意?

其實根本就沒有六耳獼猴,只是之前唐僧因為孫悟空殺掉山賊這件事再一次提出要趕孫悟空滾蛋,還用緊箍咒狠狠收拾了孫悟空一通。悟空終於悟到“這和尚負了我心”,於是拿起棒子揍了唐僧一頓。

揍完了人不好交代啊,於是孫悟空就弄出個真假美猴王的好戲,兩個猴王打得你來我往,各路神仙包括觀音菩薩都辨別不出來(當然認不出來,因為根本沒有假的)。

到了如來那兒,猴子知道瞞不過如來,所以說法也跟之前的不一樣,說的是“請佛祖辨明邪正”,意思就是問我這事兒做的對不對。

如來當然知道猴子的把戲,但是這話不能說透,說透就不能收場了,這經也就取不成啦。所以原文說“如來正欲道破,忽見…如來笑道: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猴子很震驚,因為他沒想到如來會幫著他撒謊。

最後這個所謂的“六耳獼猴”怎麼死的?“孫大聖忍不住,將其打死”這個忍不住用的好啊,猴子的心理素質到底是差了點,想趕緊毀滅證據。

整件事情結果是什麼?如來許諾“那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臺”,也就是說從這個時候起孫悟空才有了成佛的資格;唐僧捱了頓打也老實了,再也不提趕人走的事情,緊箍咒也不念了;豬八戒也“哥”呀“哥”的叫的親熱。

大家可能根本沒想過,一直打妖怪的孫大聖會動手打唐僧吧?可是每個人本身就是複雜的,孫悟空黑化打人又有什麼奇怪的呢?

最後再補充一句,《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文學價值相當高,因為它影射了明朝當時的官場現狀,是有研究價值的。而作為一部反映社會現實的書,沒有太多唯心的方面,有些朋友提出的“善惡兩面”之論我是不太認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