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情緒和情感有什麼差別?

ONE萬泉


大家好~我是渡仁心理的小渡君,在這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的體驗,是人腦對客觀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關係的反映。情緒情感是不同於認知過程的一種心理過程。


01

他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繫在於:

情緒和情感指的是統一過程和同一現象,只是分別強調了同一心理現象的兩個不同的方面。情緒指的是感情反映的過程,也就是腦的活動過程。


從這一點來說,情緒這一概念既可用於人類,也可用於動物。情緒具有情境性和易變性,引發情緒的情景一改變,他所引起的情緒就會消息,情緒伴隨著明顯的生理變化和外部行為的表現。


心理學主要研究感情反映的發生、發展的過程和規律,因此較多的使用情緒這一概念。


情感則常用來描述深刻而穩定的社會意義的感情,如對祖國的熱愛、對敵人的仇恨、對美的欣賞,對醜的厭惡等。所以,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內容,即感情的體驗和感受。


與情緒相比,情感更為深刻,它是長期的生活環境中逐漸形成的,因而具有更強的穩定性和持久性。


情緒和情感之間又有密不可分的聯繫。情感要通過情緒來表現,離開了情緒,情感也就無法表達了。


我們為祖國的強盛歡欣鼓舞、興高采烈,為人民遇到的困難著急擔憂,這樣的情緒表現了深刻的愛國主義情感。離開了高興和悲傷這樣的情緒表現,情感也就無所表達了。


另外,情感也能制約情緒的表現方式,如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嶺戰役中,戰士們再極度乾渴的情況下,還捨不得喝戰友用生命換來的水,要把水讓給別的戰友喝,這就是集體主義精神的表現。


生活中我們往往會比較籠統的把這兩者連起來說,如果不作為專業的論文研究,其實兩者混起來也沒有太大的關係。


02

作為一般人,覺察情緒本身對我們來說就是不小的挑戰,情感的覺察同樣如此。但往往來說,這兩者是我們感受到自己變化最直接的方式,來自於情境的影響,或許不知道是觸動了哪根神經,可是情緒就來了,陷到情緒之中,我們的思維就會受到限制,鑽進死衚衕裡面。我們來看看一個例子,這是剛剛發生的。


朋友覺得自己一定是出現了問題,有很多東西想不通,遂找到我聊一聊。起因是他不服現在領導的管理,覺得能力不如自己。


由於這樣的堅定,在工作中從來都是和他對著幹,但是又覺得這樣不好,畢竟還有自己的晉升之路要考慮,每次一遇到這個領導,朋友就滿心的怨念,這樣的情緒影響了自己,也影響了自己的下屬,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但是因為公司的大領導對自己有恩,自己對公司的發展也投入了很深的情感,於是糾結不下。


這裡面就含有兩個部分,一是自己的情緒,因為各種情景引起的憤怒、不滿;同時也有對公司的情感,不捨、感恩。


但是如果我們不去加以區別和識別,我們會發現自己跟糾結,處在強烈的衝突中,心中像是壓著什麼,舒緩不過來。


由此,可以看見情緒和情感對我們很重要,不論在什麼時候,學會覺察是一種能力。


喜歡我就關注我喲。


渡仁心理諮詢師團隊


很好的一個問題,非常的專業,對於很多人來說,我們更多的關注的是情緒方面的變化。我們常說情緒情感,二者是不同的兩種事物,但其實本質上有十分的相關,很多心理學者,更多的研究的是情緒的相關問題,是因為情緒是幾乎所有犀利活動的過程中都會出現的,而情感則出現的少一些,那麼下面我們大概來解釋一些,二者的差別。

一個很簡單的定義,是情緒是一種對於外界刺激的反應,它是比較快速的、持續時間也相對短。而情感則是一種長期問題的感受,它的指向目標,且相對穩定,往往只有在一些刺激後才會發生改變。我們具體舉兩個例子。例如,我和我的同事關係不錯,我很信任他,這個是情感,我對他的情感是一個穩定的感受,內容豐富。有一次,我發現他私下裡跟別人說我的壞話,我有些生氣,這個是情緒,而這個情緒會對情感產生影響,進而影響情感的內容。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常常出現的情景。情緒是對於其他事物刺激的一個來自於我們自身的反應,而這個反應會影響到情感,進而改變情感的內容。比較有趣的是,這個過程中,有時候情感並不會被改變,而有的時候,情緒也未必會產生。這些都跟個人的情況有關係。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情感是不容易輕易改變的,例如我們有時候雖然對他人生氣,但未必我們會因此就改變對他的情感和態度。

值得一提的是,情緒本身的作用和內容遠比這複雜,情緒是人的一種適應機制,它不僅是一個單純的反應,它是一個信息傳遞系統,求生系統和自我保護系統,這些複雜的作用如果有機會,題主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總之情緒是人類的一個重要的心理機制。


Miss張小豆


以情感中的愛情舉例來說,

當我們產生愛情時是有目標的,我們的愛情是對相應目標的一種生理上的評價和體驗,

同時當我們隨著愛情的追求這一行為過程的起伏波折我們又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