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宣传丨64天完成6000人的搬迁安置,怎么做到的?

“贯彻新思想 展示新作为 开创新局面”微信创作大赛启动以来,各地信访部门积极响应、踊跃投稿。今天,我们来看云南省信访局推荐的参赛作品。

信访宣传丨64天完成6000人的搬迁安置,怎么做到的?

抚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个区县之间,是国家一类饮用水源地。由于历史、经济、社会、自然等多方面原因,近年来,抚仙湖流域入湖污染量已超过湖泊水环境承载能力。为从根本上改善抚仙湖流域生态环境,确保抚仙湖长期稳定保持1类水质,玉溪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全市之力启动实施以“四退三还”(退人、退房、退田、退塘,还湖、还水、还湿地)为重点的抚仙湖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信访宣传丨64天完成6000人的搬迁安置,怎么做到的?

(航拍抚仙湖 李江 摄)

在整个保护建设过程中,最考验党委政府的工作就是生态移民。抚仙湖生态移民涉及沿湖周边的世居群众和中央、省、市、县的企事业单位。由于涉及生存和发展的切身利益,要让这些单位和沿湖群众搬迁,难度可想而知。为此,工作推进中,玉溪市紧紧抓住群众利益这个核心,充分发挥群众工作优势,通过“四个到位”,即调查研究深入到位、合理诉求解决到位、思想工作细致到位、后续工作完善到位的工作方法,仅用64 天就完成了澄江县抚仙湖·广龙小镇6000余人的搬迁安置工作。

信访宣传丨64天完成6000人的搬迁安置,怎么做到的?

(澄江坝子 马庆 摄)

1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项目启动之初,市县共抽调500余名党员干部组成群众工作组,层层召开党员会和村组干部会宣传动员,统一党员和村组干部思想认识。同时,工作组还根据群众外出和作息时间,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全方位深入交谈,宣传政策,使群众意识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算清这笔长久的生态账。同时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大力宣传保护母亲湖(抚仙湖)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2共建美好家园,立足长远发展,解决后顾之忧

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科学制定生态搬迁规划。将村民们退出的沿湖地带建设成生态湿地,打造生态旅游项目,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村民们实现了从农民到旅游从业者的身份转变,不仅增加了家庭收入,还带动了周边产业转型升级。澄江县抚仙湖·广龙小镇就是严格按照创建全国一流特色小镇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来定位规划的。广龙社区4组的居民张大妈属于第一批签订征迁协议的居民,她说:“我们世世代代居住在抚仙湖边,让我们搬离母亲湖我们当然不愿意,但要是为了保护抚仙湖,我们当然支持。而且政府也没让我们吃亏,生活会越来越好。”谈到搬迁后的新生活,张大妈充满期待。

信访宣传丨64天完成6000人的搬迁安置,怎么做到的?

前期征求意见会场

信访宣传丨64天完成6000人的搬迁安置,怎么做到的?

3切实为搬迁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温暖人心

为了能够及时快速地解决群众在搬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抚仙湖·广龙小镇成立了临时党总支,下设9个党支部,同时,整合政法、信访、民政、残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力量,在广龙社区和各居民小组建立“仙湖卫士”党群工作室、社区议事协调委员会及法院巡回庭,随时随地帮助群众解决搬迁中遇到的困难。同时对搬迁范围内的贫困孤寡老人、困难老党员、农村低保户开展帮扶,赢得了搬迁户的信任和支持,使搬迁工作实现由“要我搬”到“我要搬”的转变。

信访宣传丨64天完成6000人的搬迁安置,怎么做到的?

抚仙湖畔樱花开(徐永健 摄)

这个季节,正是抚仙湖最美的季节,沿着抚仙湖边的时光栈道漫步,抚仙湖如一颗蓝色的宝石镶嵌在大地上,白鹭在湖中翩翩飞舞。如此惬意的清新景致,正是得益于玉溪市、澄江县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民生利益至上,正确处理好了保护、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真正使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