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不按照格律來寫還能稱之爲詩詞嗎?

劉驃


寫出符合格律的詩詞不難,難的是寫出既符合格律,又符合中國人的語言習慣的佳作,古人寫的格律詩中,有相當一部分詰屈聱牙,所以寫格律詩不易,古人尚且如此,又何必難為自己呢?寫近體詩,不按照格律就不叫近體詩,應該叫古體詩或者舊體詩。詩押韻是一般規律,不一般的詩也不少。詩可以押韻,也可以不押韻,還可以不嚴格押韻,現代詩是這樣,古詩詞也是這樣。格律詩一般要押韻,古體詩幾乎可以說隨便寫,只要讀者認可就可以了。現代詩和舊體詩的創作方法,基本相同,只不過一個使用的是文言文,一個使用的是白話文。如果你有更高的追求,或者你覺得有必要可以選擇格律詩,不過有些人對格律詩要求非常苛刻,而且沒有上限。你想想他們對李白、杜甫、王維,都吹毛求疵,何況你呢?對形式主義的不斷追求,已經使中國詩幾乎滅絕了,無論是舊體詩,還是新詩。可悲的是格律詩有人支持,那些寫格律詩的人手裡有錢,所以他們也不在乎詩好不好?只要經常寫幾首爛詩就可以了,只要符合格律就過關了。

餘秀華的詩你能看懂嗎?看不懂談何好壞?談何流行和認可?但是這樣的詩有人捧,捧的結果是新詩怪誕而且不可理解,新詩要死了。五·四前夕格律詩為什麼會死?因為難以理解,難以理解還有可能理解。有些新詩簡直無法理解,詩人本人甚至也不知道什麼意思。有人甚至提出要給新詩寫註釋,這不是荒謬嘛!如果是這樣的話,提倡白話文還有什麼意義?汪國真的詩,當時為什麼銷量大?別管人家寫的是不是詩?寫的好不好?至少人家的詩,可以看懂。可惜這樣的詩沒有成為主流,所以也就人亡政息了。

寫舊體詩,應以盛唐時期名人的詩歌為楷模,寫格律詩可以以宋朝人的詩歌佳作為樣板,寫現代詩可以以民國時期的優秀作品為參考。

寫爛詩的人有人養著,優秀的詩人要餓死了,要麼跳樓、臥軌了,詩歌能不亡嗎?

押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就看你用什麼時代的語言,什麼地方的語言寫詩。普通話廣東話還是英語?依據的是哪部韻書?即便是用普通話寫詩,不同的人對押韻的見解也不一樣。所以要搞一本韻書出來,這樣科舉考試的時候就會有一樣的見解了。現在沒有科舉考試了,搞出一個新韻,其實沒有必要,它也未必合理,只是一個參考,其實只要你讀著上口,就算押韻了。格律詩的規則只是一個結果,所以人們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並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以至於當代人還在沿用幾百年前的平水韻。大金朝的話,誰還會說,誰能聽得懂?多麼荒唐!平水韻作為研究古代詩詞的資料還有意義。如果大規模進行普及,指導現在的詩歌創作,必然有種種問題。為什麼我能在幾乎所有關於格律詩的辯論中勝出?就是因為他們只知道結果,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也說不出什麼道理。以至於陰招損招迭出,或者以謾罵為能事,哪裡是個詩人的樣子?熟悉了格律詩的規則,就能夠成為詩人了嗎?應該還差得很遠吧。

《千家詩》的藝術水準不如《唐詩三百首》,因為《千家詩》蒐集的是近體詩,只有絕句和律詩,在體裁上就非常受限制,篇幅上最多也就八句。是一本科舉應試教材,如果按照近體詩的標準來選擇《唐詩三百首》,那樣的話還篇不出一本《千家詩》。古人不會幹這樣的傻事,他們不敢。但是現代人敢,因為他們無知。難怪舊體詩在紙媒上那樣的蕭條。因為凡不符合格律的詩都讓他們給斃了,與其說他們在傳承文化,還不如說他們在毀滅文化。新詩在紙媒上也有這種現象。而在網絡上卻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而那些人要麼對古體詩極力封殺,要麼群起而攻之,將打油詩的定義,任意擴大化,按照他們的理解,《唐詩三百首》一多半都應是打油詩。他們以為古體詩,已經被他們消滅殆盡,中國詩的一大半已經不存在,所以只能寫格律詩了。

《宋詞300首》的藝術成就不如《千家詩》,雖然,宋詞有長短句,好像更加靈活,其實不然,詞對平仄押韻的要求比近體詩還要嚴格,沒有通融的餘地。詞就是歌詞,通常不是太長,也不是太短,這樣便於聽眾接受,這對詞也是一種限制,要用格律詩,寫出《蜀道難》、《離騷》這樣的詩篇幾乎沒有可能。寫都寫不出來,就不要提比較了,所以蘇軾們的藝術成就不可能和李白、屈原相提並論。但是古體詩可以,寫成詩體小說都不成問題,中國古代最長的小說,不是《紅樓夢》,而是一部詩體小說。古人填詞的目的是為了演唱,而詞曲絕大部分已經丟失了,即便有存世的,你也不一定喜歡。現代人填詞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為了演唱,嚴格按照詞譜填詞有何意義呢?它的意義其實就僅僅在於,嚴格按照格律寫,以便符合某些人的特殊癖好而已。

文學藝術形式限制並非越多越好,門檻並非越高越好。門檻太高,限制太多,就意味著滅亡,這並非是危言聳聽。你還能記起幾篇駢文?駢文在古代,就被消滅了。誰還會寫八股文?如果不是韓愈發起古文運動,文起八代之衰,中國文化可能早就隨之滅絕了。你能想象中國人現在還用文言文寫作嗎?對舊體詩而言,道理也一樣,我有意發起新古體詩運動,拯救舊體詩於危亡。

中國最早的,文學藝術形式是古體詩。最年輕的文學藝術形式是,現代詩。明清之際,已經產生了四大名著,說明白話文已經成熟,並且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只不過白話文的地位沒有被官方認可而已。五四以後,白話文被官方所認可,中國頭一次有了白話詩,它還非常年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也走過了不少彎路,它現在正處於低谷,但終究會躍上高峰。


新疆曹子建


通常來說,格律詩詞是在詞牌、字數、韻腳、聲調、對仗各方面都有許多的講究。絕句律詩必須嚴格壓韻與平仄,而且律詩的中間頜聯頸聯必須要求對仗。詞必須按照內容,選定合適的詞牌來填,比如說原本用來抒發激昂豪邁情感的《滿江紅》和《六州歌頭》等詞牌,若是用來表達閨怨哀婉的情緒,就會覺得不倫不類,用《蝶戀花》或是《聲聲慢》之類的詞牌子,就比較合適。所以,如果要冠以絕句律詩,或者是詞牌的格律詩詞,就必須要按照格律來,否則只能算作打油詩。至於很多人說如果死板教條按照格律來,不是桎梏了意境,扼殺了創作的激情麼?我只能說,這並不是性格疏狂不愛受約束,而是肚子裡的墨水不夠。先不說康熙字典裡有四萬多個漢字,唐詩有五萬多首,宋詞有兩萬多首,就說如果把唐詩三百首看個差不多,也不至於為一個字的平仄苦惱,古詩詞中可替換的字多不勝數。唐代詩人盧延讓的《苦吟》中有這樣一句: 莫話詩中事,詩中難更無。 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即說明做好一首詩詞是不容易的事情,又說明作詩填詞需要不斷的斟字酌句,其中也是樂趣無窮的。所以,建議不按格律寫詩詞的朋友,最好多看古詩詞,增加詞彙量的積累,多研究古人的各種修辭手法,多練筆,多斟酌,久而久之,也能寫出合律的好詩詞來。


顧卿酒


這個範圍很寬,普遍代表有唐詩,宋詞,元曲,以及一些雜序集,都各有千秋。唐詩重意境,宋詞重婉約,元曲首重自由寫意,不管那一種,都有嚴謹的格式。而對聯除上敘基本要求外,對平仄要求尤為嚴格。其它的詩詞曲則要根據不同的格式,作出相應的調整。這是在下一點淺見,多餘的就不一一贅敘了。


孤心淡1


1.不可以。

2.救拗。

3.救不好重新找詞重寫。

中國詞彙豐富,總有一個詞一種表達是完美的,不服看看“詩聖”“詞帝”。


一片空白之王某人


有時間的可看看工具書,幾有趣的,不難!但精就無需當考試啦,玩下玩下就會將祖先的精華承存下來的。古人都難不到,沒理由難到現代人的,其中受格律影響的意景,可用救拗補救的,如懂得粵語的,壓粵語韻更有味,古有李白,白居易等一些詩詞都是壓粵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