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剩餘價值理論,利潤來源於資本家剝削工人而創造的剩餘價值,那虧損是誰創造的?

胡超


剩餘價值理論中,剩餘價值是由僱傭工人在生產過程中所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簡單的來說就是勞動者所創造的總價值減去自身或所得工資的剩餘部分。但是在一些情況下,勞動者勞動可能並不會產生剩餘價值,就比如零值農業勞動學說的思想,這個學說的思想認為有些農民雖然辛苦勞作一年,但是所產出的農產品數量並未增加。也就是說這部分人是無效勞動,也就不存在剩餘價值,在這種情況下,虧損的發生是個很正常的事情。

然後,我們假定勞動者勞動一定會有剩餘價值,在這個假定條件之下,虧損依然會有可能發生,原因在於生產活動並非僅僅只依靠勞動這一個單一要素,最簡單的柯佈道格拉斯生產函數中,也是包含資本與勞動兩個基本要素,勞動雖然創造除了剩餘價值,但是資本所創造出來的價值不足以抵消折舊等因素帶來的成本時,就需要勞動創造的剩餘價值進行補貼,如果還是補貼不全,虧損依然會發生。換句話說就是勞動雖然有剩餘價值,但是其他要素的虧本更大。

最後,如果各個生產要素都有剩餘價值,那麼還需要面臨一個產品出售的環節,在這個環節中需要明確一個概念,價值不等於價格,雖然生產出來了商品,但是不一定能出售轉化為利潤,在出售的過程中,也不一定能夠賣出合適的價格,虧本出售的情況也並非罕見。這一階段導致虧損的原因與生產階段無關,更多的是對於市場情況的調查不夠。


韓一軍


剩餘價值理論其實是不適用虧損這種情況的。馬克思主義認為,只要勞動力投入進去,就不可能虧損,因為一個產品生產出來了,就表示人類社會多創造了一份使用價值,把這個產品用了肯定是不虧的。至於這個產品歸誰用?這才是剩餘價值理論要討論的問題。


馬提出,生產力提高後,勞動者可以生產比過去更多的產品,也就是剩餘產品,而利潤就是這部分多出來的產品,應該歸生產者所有,不能因為僱主把零散的生產者進行組織化,剩餘產品(或者折算成貨幣價值,姑且稱為剩餘價值)就被僱主佔有了。但這個思路是有毛病的,馬克思的利潤計算公式,和價值定義都有點問題。

說到一個東西的價值,一般而言,指的是基於使用價值的交換價值。但馬克思的思維和我們有點不同。

剩餘價值理論是“價值一元論”,馬克思開了一個腦洞,他說,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人類勞動。人力投入才是商品的價值!和產品賣不賣得出去沒有半毛錢關係!(所以題主問的問題,我在另一條回答裡也寫道,如果賣虧了,那只是記賬的問題。虧損是具象的,交易層面的;而價值是抽象的,生產層面的;馬說,剩餘價值也抽象的,生產層面的)

不過,還是帶來一個顯著的問題: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實際上是不能進行交換的!不能交換,就不能獲取,不能獲取的“價值”有點可疑。

有人說,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不直接參與交換,交換獲取的是勞動價值轉化的產品使用價值。第一,勞動價值離開生產資料無法轉化成產品的使用價值。

第二,馬克思說價值就是產品生產時投入的無差別人類勞動,而不是轉化而成的使用價值。

要麼承認,價值也來源於生產資料和資本投入;要麼承認,剩餘價值理論定義的“價值”是抽象的、不具有交換價值的。

我們可以說,因為有勞動力投入所以有價值,但根本來說,還是投入勞動力產出了使用價值所以有價值。

另一方面,按馬克思的腦洞,這種無差別勞動的產出,一旦凝結成商品,價值就固定下來了,一般不能再提高(長期看隨著勞動生產率提高,價值還會隨之下降)。毛病在於:普遍的看,很多商品在勞動生產率長期提高的情況下,價格卻可能出現長期上漲的現象,按照價格圍繞價值波動的觀點,這根本不可能發生(比如房價,修房子的生產效率每年都在提升,凝結在房子裡面的無差別人類勞動逐年下降,但是房子的價值你要說在不斷走低,全國人民都不同意)。

下面大致梳理一下剩餘價值理論到底是解決了什麼問題,達到了什麼目的,以及腦洞推理的路徑。

1.剩餘價值理論要證明的觀點是:對於生產活動可能形成的利潤,應該由全體勞動者按勞動力價值進行分配,僱主或者說資本家(生產資料的提供者,生產活動的組織者)和其他勞動力一樣,只是提供了一定量的無差別勞動力價值。由於馬提出資本沒有創造價值,交換也沒有創造價值,所以,但凡有剩餘價值形成,都是勞動力創造的,僱主佔有超過勞動力商品交換價值的這部分剩餘價值,就是僱主對其他勞動者的價值剝削和利益傾軋。

2.剩餘價值理論的推導路徑:維持工人及其家屬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必要生活資料)的價值形成勞動力價值;勞動力價值投入生產活動形成整個生產活動中新增的全部價值;生產活動新增的全部價值,扣除支付給全體勞動者的工資(勞動力商品交換價值)形成剩餘價值。換言之,馬認為,因為工人吃喝拉撒有成本,工人投入生產活動勞動就一定有勞動力價值,且全部勞動力價值轉化成了生產活動全部新增的價值,又因為工人的勞動力價值和僱主是無差別的,所以生產活動全部新增的價值,工人要和僱主按無差別勞動力價值進行分配,也就是不含人工的毛利潤要全部無差別的分給全部勞動者。僱主不能額外佔有剩餘價值(少付工人工資而得到的額外利潤)。

3.馬克思眼中的利潤的來源:勞動創造的價值和工資之間的差異。注意!不是產品交換價值和全部成本(生產資料轉移的價值、勞動力商品交換價值)的差異!為什麼馬克思認為剩餘價值被僱主剝削了,而不承認勞動力商品交換價值的對價的合理性,進而認定勞動力商品交換價值應該等於全部生產活動的毛利潤?原因正是,馬的意識裡面,產生利潤的不是商品的交換價值,而是勞動力價值!既然是勞動力價值全部轉化成為了扣除資本投入(生產資料)以後的毛利潤,馬克思氣壯山河提出來,僱主不能得到超過其一般勞動價值的額外利潤。

不考慮資本回報要求,只用勞動力價值來計算利潤分配關係存在一個先天缺陷:勞動力價值事實上並不等同於生產活動的價值增量。除非此處價值增量本身就定義為勞動力價值!即強行規定A等於A,進行循環論證。但是如果把這個地方的“價值”定義為勞動力價值以後,剩餘價值公式就變成了:剩餘價值=勞動力價值-勞動力商品交換價值(工資)。按這種定義,生產活動的價值增量是由勞動力價值決定的,勞動力價值投入越多,剩餘價值越多。但是此時,剩餘價值跟交換產生的毛利潤有半毛錢計算關係麼?毛利潤=交換價值-工資-其他資本投入。毛利潤不等於剩餘價值,不能說剩餘價值就是毛利潤,也得不出僱主拿走毛利潤就是無償佔有了工人的剩餘價值的結論。

剩餘價值理論脫胎於剩餘產品現象。隨著生產力提高,工人能產出剩餘產品,用於交換活動。這部分剩餘產品,在馬克思看來,是工人生產的,其使用價值原本可以供工人自身消費享用,如果用於了交換,其回報(交換價值)也理應屬於工人。問題在於,當生產力提高,形成剩餘產品,用於交換時,其交換價值不一定隨之上升,反而可能出現下降(通貨緊縮)。只有在貨幣供應、市場供求關係有利的環境中,生產力提高,多生產出來的產品,才有額外的交換價值。一般情況下,交換價值和剩餘產品的產能存在負相關的關係。也就是意味著,勞動力價值越高,生產效率越高,剩餘產品越多,利潤反而越低!推而廣之,對應剩餘產品的剩餘價值,也是隨著勞動力價值投入越多,獲取的利潤越低,甚至可能為負數。這種情況是馬克思提出的勞動力價值全部轉化為扣除資本投入(不含人工)的全部毛利潤這種觀點所無法自圓其說的。

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本質上是偷換了利潤的計算公式,用勞動力價值(勞動生產率提高帶來剩餘產品剩餘價值)偷換了交換價值。勞動力價值,只能部分轉化為產品的使用價值,不能直接轉化為交換價值。不通過供需關係計算的價值,只能是使用價值,不能是交換價值(有價無市)。這也是指令經濟的一個突出現象。

指令經濟,是從勞動力價值出發創造大量的使用價值,此時的剩餘產品可能很多,但是交換價值卻可能極低甚至沒有(big鍊鋼鐵)。不考慮資本的投入產出,在供需關係(交換關係)中的價值變化(因為馬克思認為供需關係交換關係不創造價值,不帶來價值的變化),只考慮勞動力價值投入帶來的價值變化(為了保證勞動力價值和價值創造的一一對應關係,並落實勞動者獲取剩餘價值的主張),此時產能過剩或者產能不足(生產結構性失衡)是根本不可能避免的。指令經濟下,指定銷售價格而不是價格浮動,會掩蓋這種失衡,但是人民生活實際體驗卻會極為明顯(拿錢買不到東西,或者產品庫存大)。

從利潤計算方法看,馬克思對於價值的解釋是混淆的。為了拔高勞動力價值,強行將使用價值(通過勞動力價值部分轉化的關係帶入)納入價值公式,否定了交換價值對價值創造的作用。

交換價值是生產活動價值創造的根本途徑,勞動力價值轉化而來的使用價值只是交換價值的承載物。一般的看,通過與生產資料結合,勞動力價值都可以轉化為使用價值,但是使用價值不一定能轉化為交換價值。馬克思承認,價值代表一種獲利的可能性,但是同時,想當然的堅持價值也代表獲利的必然性。所以,他才認為有獲利,有且僅有勞動力價值的貢獻。實際情況,有勞動力價值不一定有獲利,說明毛利潤跟勞動力價值不是一一對應關係。這是必要不充分關係。

作為一種獲利的可能性的價值,本質上是一個趨勢變化,不是一個固定的關係。以使用價值為基礎的價值的變化,任何情況下都可能發生,因為使用價值不滅失的情況下,商品可能對任何人產生消費吸引力,直到同一個產品的最後一個消費者出現之前,隨著供求關係變化而變化的交換價值永遠在重新定義其內在價值(本質上勞動生產率變化也通過供求關係變化進行價值傳導,勞動生產率變化不能直接作用於價值變化)。

總的來說,剩餘價值學說為基礎的馬主義,是一種規定勞動者獲取全部利潤(不管對剩餘價值的計算,商品價值的定義還是交換價值的否定,都是圍繞這個論證目標而進行)的生產利潤分配主張。最終目標是生產的利潤。通過規定勞動力價值約等於利潤的方式,排除資本獲得合理回報的權利。因為對於價值和勞動力成本不明晰的定義方式,馬主義的剩餘價值一般不能通過具體的交易案例進行計算,價值實際只包含勞動力成本而不包含資本的價值,就基本很難對資本的投入產出效率做出科學的估計。資本在生產活動中產生的機會成本得不到彌補,資本在生產活動中其實是持續消耗的。

在這種分配框架下,理論上,馬主義的最終結局(哪怕是供滻主億社會里面),所謂剩餘價值也是被勞動者全部瓜分掉的,無法形成資本積累。因貨幣的時間價值造成資本貶值,投資得不到補充,社會不可避免的出現資本短缺現象。且生產效率越高,產出越多,資本短缺越嚴重。所以,剩餘價值理論實際上是實現供滻主義的障礙。

看評論有朋友問,機器人生產的剩餘價值問題,提得很好。其實這裡面最大矛盾的還不是分配,而是生產效率。機器人流水線,比如汽車生產線設備投入一億,只要一個工人維護(假設工人工資50萬一年,設備十年攤銷完畢,物料成本3000萬,銷售成本100萬,剩餘價值率300%)。根據馬克思的價值公式W=c+v+m,年總產出價值=4100萬+50萬+150萬=4300萬。也就是講,按馬克思理解的“資本主義”關係,這條流水線一年產出商品價值4300萬,已經是很理想的水平(也許交換價值4000萬或者5000萬都有可能,這裡先不討論),但這是不符合實際的。投資測算,投入1個億一年只掙150萬毛利,還沒有計算稅收!生產效率低的可怕。但是剩餘價值率都3倍了,難道剩餘價值率要翻到10倍嗎?剩餘價值率是衡量剝削程度,10倍是不可能的倍數。有人說,工人的勞動力價值算低了,那工資應該開成500萬麼?這種勞動力價值實際是流水線賦予的,工人本身的勞動力價值不會比旁邊年薪5萬的手工生產線工人高100倍。通過這個計算可以看出,剩餘價值理論天然的支持低投入產出的生產方式,那就很難再說代表先進生產力了,簡直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障礙。

星光碎影


剩餘價值理論來源於馬克思的《資本論》,他認為資本家的利潤來自於無償剝削工人勞動生產出來的剩餘價值,這個理論的主要分野就在於“勞動”和“勞動力”,資本家購買的不是勞動,而是勞動力,資本家通過購買勞動力給原材料和生產機器帶來了價值增值,而利潤則源自於支付工人工資後剩餘的價值(全部增值-工人工資)。

顯而易見,工人只有通過有價值的勞動才能生產剩餘價值,如果是沒有價值的勞動則不會產生剩餘價值,從這個角度來說,出現虧損的其中一個原因也可能是工人付出的勞動沒有創造價值。出現這種情況就說明工人一直在瞎勞動,破壞了原本資本家計算好的利潤空間,比如勞動工具出現故障,在工作時間一直瞎忙活,沒有生產出任何產品。這是第一種情況,因為工人沒有創造有價值的勞動而出現虧損。當然,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如果工人不創造價值,資本家也不會坐視不管。

第二種情況,可能是源於資本家自己。資本家作為整個流程的把關人,對於生產計劃和銷售計劃起著重要的決策作用,如果資本家自身沒有做好把關,導致生產的產品過剩,無法被市場消化,則就會造成資源浪費,反之亦然。所以,管理者也決定著企業的盈利或者虧損,出現虧損也可能源於決策管理者的錯誤判斷。

第三種情況,資本家的利潤源自於資本家剝削工人而創造的剩餘價值,資本家是要支付給工人工資的,剩餘的才是他的利潤空間,那出現虧損也有一種可能就是工資發多了,資本家利潤為負了,就會出現虧損。當然,這種可能性小編認為也是很小的。


華爾街見聞


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說的邏輯起點是商品。


馬克思明確了商品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嚴格區別。同時嚴格推導了,商品交換在排除附加的服務以外,並不會創造剩餘價值。因而,資本家在交易中的失誤或意外導致的虧損,要麼成為自己的浪費行為,要麼是轉移給交易的對方了。這種虧損自然首先簡單排除了。

其次,馬克思揭示了,勞動力商品的特點,勞動力商品的價格是受勞動者的平均生產成本和勞動力供需狀態決定的,而不是受勞動者在工作時間能夠創造出什麼決定。因而,勞動力商品,只是具有創造出剩餘價值的可能性,不等於現實剩餘價值本身。如果此時,資本家只負責選擇職員,全部經營都交給職員辦理。那麼除去純粹的物品交換外,勞動力商品的交換的成功與否,就決定了資本家的虧損和盈利。

在這個事實上不平等的交易中,虧損是一種交易行為,和剩餘價值無關,因為,在雙方的協議中,資本家已經買下了勞動力,不管事後支付工資還是事前支付工資,工資是勞動力社會平均生產的成本,在協議下是必須支付的經營成本。剩餘價值是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的內容。勞動力使用價值包括工資轉移的價值和剩餘價值轉移的價值。在不考慮市場商品價格的波動的情況下,工人工資轉移的價值小於工資的價值,那麼,就沒有剩餘價值,只有虧損。

工人工資轉移的價值等於工資,並且有剩餘價值的轉移到商品和服務中,那麼,就有盈利了。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勞動合同存續期間,只要工人按照約定上班了和勞動了,資本家就必須支付工資,虧損,工人是不承擔法律責任的。盈利了理論上卻是工人創造的。

所以,我們只要深刻理解了商品的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並且進一步理解了勞動力這種特殊商品的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那麼就能明白

虧損,工人沒有責任,這個問題在勞動力的交換價值的本質中解決了。交換對於整個社會是不創造價值的。

盈利,是工人創造的。這個問題在勞動力的使用價值的本質之中解決了。一切價值是勞動力勞動創造的。


世界發展等比周期律


雖然中學時學過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考試也合格了。但是,進入社會工作、生活若干年後,耳濡目染企業的運作過程,越發難以接受說資本家(企業主)剝削工人的勞動的剩餘價值,是工人的吸血鬼,是壞人一說。我覺得資本家(企業家)要賺到那些錢也真不容易。人們只是看到他們成功賺錢的時段而羨慕(眼紅)嫉妒恨,而看到那些還在奮鬥、苦苦掙扎中的小老闆時,不會想到他們日後的發達而心生羨慕嫉妒恨。因為能生存到最後發達的是極少數。大量的企業最後的結局是負債、破產、倒閉,老闆逃跑、坐牢、跳樓自殺,或迴歸普通人的生活。就算是在賺錢階段,也很不容易。在這些資本家(企業家)還是草民階段時,他們通常比一般人更節儉,更勤奮,更吃苦,更耐勞,更隱忍、更有上進心、更鑽研、更敏銳、更有智慧、更有預見性、更勇敢、更有勇氣、更有魄力。為了生產出剩餘價值,實現企業盈利,項目是他們找的,是他們考察分析決策的。資金是他們籌措的,通常是他們全家多年省吃儉用累積下來的血汗錢,要麼是揹負著高利息風險的借貸。廠房是他們投資蓋好的。設備是他們投資選購的。技術是他們花錢學來,然後無償教會工人的。原料是他們投資購買的。產品圖紙是他們投資請人設計的。生產過程的員工管理、產品質量管理、設備維修維護、成本控制等都是他們操心的事。產品生產出來後,尋找銷路,打開市場,培育市場,維護營銷網絡,維護企業市場競爭力等等都是他們操心的事。這些都做到了,都做好了,才能有工人的工資。工人拿完工資後,剩下的才是資本家(企業家)的,剩的少,拿的少,剩的多,拿的多。如果不剩或者不夠,那就拿不到,甚至倒貼錢。欠工人工錢,輕的話政府監管部門處罰,重的話,還得坐牢,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就是我看到的社會現實。所以,政治經濟學裡對資本家的描述和剩餘價值理論,我真的越發難以接受。誰能幫我解答疑惑?


純陽18977249293


看了很多回答,覺得有必要說說。首先關於剩餘價值的發現,是偉大的,也是科學的!正是由於剩餘價值的存在,經濟體系才能運轉!老馬是偉大的!不過人們誤解了他對剩餘價值定義了。剩餘價值不是邪惡的,更加不是有害的,它是真是存在的!但剩餘價值並不是利潤,而是產品對於社會的價值體現!

很多人錯誤的認為商品價值就是商品對社會價值體現,而剩餘價值是商品本身價值的溢價。所以認為利潤就是剩餘價值。其實這是誤解。利潤與剩餘價值沒有任何關係,它實際上與產品的使用率有關。使用率高的商品單位利潤率越低!例如每個人都要吃飯,而糧食的單位利潤率很低。使用率越低的商品利潤率越高!例如藝術品、古董一類,並不是任何人都必須收藏藝術品和古董。而藝術品的本身的材料價值並不高,但經過藝術家的加工,其商品價值卻很高,利潤非常大。如果剩餘價值是商品的溢價部分,那麼為什麼藝術品經過交易收藏拍賣,其商品價值還在不斷攀升?難道藝術家在創造作品過程的剩餘價值是可變的?而糧食的剩餘價值會隨著時間增長?

所以由此可以推斷,剩餘價值並非商品價值的溢價部分。而是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對原材料的價值升級,是一種必要的增值。例如,一堆鐵礦對我們並沒有任何價值。只有當人把鐵提煉出來,形成新的產品,才會對下游產業存在使用的價值。這個價值是高於原材料價值的。多出部分,就是剩餘價值。為什麼在加工中價值會增長?老馬說,是勞動者的創造,是勞動的價值。這樣說有些寬泛。個人認為是技術工藝和勞動的結合。正如上面舉例,當我們沒有掌握冶煉技術,那麼鐵礦對於我們有什麼價值呢?顯然沒有使用價值,最多人們把它當做裝飾用的紅色塗料。而當我們掌握了冶煉技術,我們就可以將鐵從鐵礦中提煉出來,鐵的價值自然比鐵礦的價值高。這高出的部分就是剩餘價值。剩餘價值是利潤的基礎,沒有剩餘價值的產品是不能夠產生利潤的。所以利潤的存在是勞動者(包括資本家,知識分子,科學家)所創造的。科學家發明技術,資本家應用技術,知識分子推廣技術並且使之實用化,最後工人才能運用技術生產產品。其中每一個環節都無法缺少的。試想,沒有技術,你就是把所有零件、最好的鋼材放在任何人面前,他也無法造出汽車。沒有資本家將資本投入到新技術中去,誰能將技術運用到實用當中。例如中國古代的發明創造很多,但因為傳統政治中抑商重農思想的作用,使整個社會沒有商業資本投入科學技術這個環節,只有政府投入農業技術。導致一方面使很多科學技術不能運用到實用當中。一方面使科學研究沒有了強勁的社會動力。尤其是在明朝。說遠了,撤回來。

但自由市場中,為什麼會有虧損?這就是資本對於市場調節的最有效的手段。當產品的使用率過高甚至是大於1時,也就是我們說的供大於求。那麼單位利潤率就會越低,甚至出現負值,這就是虧損。出現了虧損,就會有淘汰,使用率就會降低,當使用率達到社會實際需求時,企業就會有利潤。經濟體系就能準確的掌握市場需求。因此虧損並非剩餘價值造成的,但同利潤一樣,它是建立在其基礎上的。沒有剩餘價值的商品,及沒有利潤,也不會有虧損的。因為它就不是商品,也不會進入到經濟體系中的。例如,你完全可以用任何材料去製作任意東西(藝術品除外),一個對於社會沒有價值的東西,所以它的價值只等於他原本的材料價值,連你的勞動價值都不能附加進去。這個產品也就沒有剩餘價值。那麼為什麼藝術品沒有科學技術,卻也有剩餘價值?藝術品中運用的是藝術技法也是一種技術,它對人文思想起到了剩餘價值的作用。正是有這種藝術價值的體現,藝術品也是有剩餘價值的。經濟體系中,任何形式的產品都存在有剩餘價值。就如同地租一樣,看似沒有剩餘價值,其實對於使用者來說有很高的使用價值。這個使用價值是高於它的成本價值。而它的技術投入是在後期。如同我們現在面臨著垃圾汙染問題,垃圾對於我們來說,沒有了使用價值(暫時的),而其又有成本價值,所以它就無法進入到經濟體系中。確切的說,剩餘價值和經濟體系有很大關係。當一事物,無論是東西,還是知識,當它處於經濟體系運轉當中,其就必須擁有剩餘價值。沒有剩餘價值的商品,是不能在經濟體系中運轉的。


王曉強30


這個理論具有偏激性,利潤來源於資本家剝奪工人的剩餘價值,但是資本家卻讓工人的勞動價值實現最大化。

勞動價值並不是你參加勞動就會產生價值,勞動不拿去交換的話,只是單純的勞動,而沒有利潤來源,所以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勞動價值,也不存在剝削這個說法。

工人要把勞動變為勞動價值的前提是先把勞動交換出去,才會把勞動變為勞動價值。

而資本家就是幫助工人實現由勞動變為勞動價值的過程。

資本家通過付出去市場需求考察的勞動,指導工人往市場需求的方向從事勞動,讓工人勞動所產生的價值最大化。

如果說資本家剝奪工人的勞動價值,這是不合理的說法,資本家幫工人實現勞動價值最大化,本身也付出了勞動,而不是單單是資本所帶來的效果。

如果你不考察市場,研究市場,分析市場,把錢隨便投下去就會產生收益嗎?如果這樣的話,做生意誰不會虧。把錢放進去坐等賺錢就可以了。

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資本家同樣也要付出勞動,考察市場,研究市場分析市場這些不是勞動嗎?

再說考察市場,研究分析市場,這些能力是天上掉下來的嗎?還不是通過勤奮鑽研總結出來的方法和心得?難道這些不算勞動嗎?

作家寫文章都算是勞動,那麼資本家投資考研當然也算勞動。

資本家付出的可不是單單是資本,還有其他的勞動,除此之外資本家還幫助工人實現勞動價值最大化,沒有資本家的幫助,工人的勞動可能變的毫無價值。

所以說資本家的利潤來自剝奪工人的剩餘價值這個說法比較偏激。

而虧損則有兩方面組成,一個是資本家在對市場需求把控上不準確,一個是工人沒有達到資本家制定的勞動需求。最後導致勞動無法交換出去,成為勞動價值,或者說勞動價值太低,無法產生剩餘勞動價值,甚至低於投出產出的比例,導致虧損。

勞動價值本身無法衡量,資本家通過自己的能力把所有工人的勞動價值實現最大化。

其實根本上就存在剩餘價值,所謂的剩餘價值只是人家資本家本身的勞動價值高。這是人家的回報。

同一樣的工作,大家都能做的,那麼誰來做,回報都是一樣。

但是同一樣工作,只有少數人能做,其他人無法完成,那麼這些少數的人在這個工作上的勞動價值會比大多數人高。

並不是說,有資本投入就會有剩餘價值,就會有利潤,而且還需要一個通過資本配置讓所有人的勞動價值實現最大化的人。

而能完成這個工作的人,無疑,別人的勞動價值比你高,所謂的“利潤”就是人家的勞動價值。

如果你不信,你拿一百萬去投資,別人也拿一百萬去投資,看看你賺錢還是別人賺錢,賺錢的人是少數的,虧錢的人是多數的,人家為什麼能賺錢?

因為人家的勞動價值比你高。

結合現實情況,為什麼你去打工後的收入,比你不打工前收入要高?

你高出的收入來自哪裡?還不是人家資本家幫你實現勞動價值最大化。

如果資本家不能幫你實現勞動價值最大化,你去打工的收入,還比不上你不去打工前的收入,這才叫剝削。

人家明明用資本配置幫你實現勞動價值最大化,讓你增加了收入。難道你以為你增加的收入都是你自己的功勞?這樣的話,你去打工幹嘛?在家裡幹就行了。


一號風手


看了很多回答,像是來搞笑的。


我來認真回答一下!

工廠虧損是由於資本家剝削來的剩餘價值不足以滿足資本家的窮奢極欲。資本家為了更大程度滿足慾望就會加大剝削,一種方法是增加剝削基數。工人工資一萬,剝削10個百分點,一人一百,一百人一萬。增大基礎一萬倍這就是一個億啊!也就是得多僱傭員工!

第二方法是提高單體剝削價值,工人工資一百萬,剝削10個百分點,一人一萬,一百人一百萬。也就是提高工人工資。

我回答的靠譜不靠譜啊!

脫離歷史環境評論社會問題就是耍流氓,馬克思提出勞動剩餘價值的同時根本沒有否認資本價值。當時的主流觀點比現在更加肯定資本價值,認為企業利潤是資本家出錢,出房子,出機器所得,工人因為獲得了勞動報酬而與利潤無關。馬克思在這種情況下提出來剩餘價值理論,一針見血的指出來這種理論的謬誤。


行走記談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凱騰聚知。

分享一下個人學習政治經濟學以及從事管理,融資的經驗。

個人觀點,我故妄說之,你故妄聽之,不喜,一笑了之。

學過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人,應該有以下幾個基本概念:

1.價值的貨幣化,剩餘價值和再生產

勞動是有價值的,這個價值體現在商品上,等價交換是貿易基礎。

勞動的一個基本職能是獲得勞動者的基本生存所需和再生產能力。

勞動者只有取得超出勞動者的基本生存所需時,才出現過度貿易和再生產能力以及動力。

2.價值與價格的關係

貿易中價格和價值會出現偏離,偏離程度取決於供需關係。

通貨膨脹則價格嚴重背離價值。

理想的等價值交換被現實中的等價格交換替代。

3.資本與價值

資本家必須取得剩餘價值才能實現再生產。

資本的積累是勞動者剩餘價值的積累。這個積累受供需關係的影響。

4.基於以上,我們來回答題主問題:

4.1企業虧損有兩個子過程

4.1.1.工人貨幣化的勞動交易,勞動者無效勞動,生產產品過程中--------各種形式的浪費。馬克思反對社會資源浪費。

4.1.2.產品成為商品後交易價格偏離商品價值。通貨膨脹等。

4.2.一般人只關注了馬克思"資本的積累是血淋淋"的結論,並以此來反馬克思主張。

馬克思揭示了資本積累的原理後,同時,提出了資本為集體所有而為大眾服務的方向。

換句話,馬克思並沒有提出消滅資本,甚至資本家的論斷,而提出資本為社會服務的方向。(這個需要在有關典籍中體察)。

5.這問題留給當代人的啟示

財富的私有神聖不可侵犯,漠視/有意漠視財富的社會屬性是可怕的。

當代社會民眾和企業家需要對此有深刻的體察。

認知不到"財富的社會屬性"在我國現階段普通公民和企業家中屬於普遍現象。反而是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家更加明白"財富的社會屬性"。


凱騰聚知


報告長官,根據剩餘價值理論,利潤來源於資本家剝削工人而創造的剩餘價值,那虧損是誰創造的這個問題,小編我經過深思熟慮,普遍發生在當代社會的這一現象,說明虧損不是資本家造成的,因為沒有一個資本家願意虧損,更不可能是工人造成的,所以,只能說是馬克思他老人家造成的,你們說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