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35歲女教師攜女自殺,你怎麼看?

文軒閣


看到這個消息,真的非常非常難受,為這母女兩人。不管生活有多難,不管壓力有多大,其實都有辦法可以解決的,怎麼能夠選擇輕生呢。千不該萬不該,不能讓孩子受牽連啊。

先說抑鬱症這種病。只要由醫院確診並出具診斷報告,完全可以休病假,任何人都沒有資格也沒有權利不批這個假。因為稍有常識的人都清楚,抑鬱症可輕可重,如果得不到身邊人的關心與呵護,很容易產生悲觀絕望的想法。絕不能因為請假不批就自己想不開,學校不批,可以向教育局相關部門遞交申請嘛。

再說這位輕生的女教師的先生。明明妻子患有抑鬱症,並且病情已經很嚴重了,在學校多次不批准你妻子病假的情況下,你為什麼不能主動去找學校負責人?只要你出面,義正嚴辭問校長,如果你不批准我愛人的病假,你能寫下一紙保證書確保她不出意外嗎?恐怕誰也不敢做這個保證。只要不敢保證,那就立刻批假!從妻子和女兒出事情況來看,這位女教師的先生完全沒有保護好妻子,他是一個不稱職的丈夫和父親。

最後,如果多方請假皆不準假,毅然辭職不可嗎?人活一輩子,不能讓尿憋死。如果這位輕生的女教師多一點做人的骨氣,多一點做人的霸氣,在辭職報告上寫清楚病情,並附上辭職理由,報告遞上去,哪一級批這個辭職報告,恐怕都得想想,都得關心身患抑鬱病的這位女教師。人來世上一回不容易,別輕易就選擇輕生,那真是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兒女,更對不起自己了。


韓國成老師


前有贛州四中校長“劉愛平”,後有新安二中老師“張會芳”,在不到40天的時間裡相繼自殺,令人哀婉,張老師自殺時還帶走了自己的大女兒,更是令人痛心!



01 張會芳自殺事件介紹

2018年7月12日,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傳來,河南洛陽市新安縣第二高級中學,女教師張會芳與大女兒一起自殺身亡。去世前留有留下遺囑,遺囑中說“工作壓力太大 ,無法忍受”。

張會芳只有35歲,是洛陽市新安縣第二高級中學優秀教師,她上學時就是新安二高優秀學生,畢業後回到母校任教。

在同事眼裡,張會芳一向對自身要求嚴格,積極上進、力求把工作做到最好的優秀教師。



去年,她剛休完產假就帶高三,晚上經常是抱著孩子在家備課到晚上10點,由於教學和家務等壓力大,她患上了抑鬱症,而且愈發嚴重。

02 劉愛平自殺事件介紹

7月5日早晨,高考前一天,贛州四中黨委書記、校長劉愛平自殺,劉愛平是江西省特級教師,江西省先進工作者,江西省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贛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贛南師大碩士生指導老師,贛州市十佳校長,贛州市作協會員。 據警方初步調查,劉某平生前患有抑鬱症,並於墜樓前留下遺書。遺書中也有“工作壓力巨大,身心俱疲”的字樣。

劉愛平校長、張會芳老師走了,都是死於自殺,都是源於抑鬱症,死前都留有遺書,遺書內容中都有相同的字眼——“工作壓力大”。

筆者是校長,也感覺工作壓力大,身心疲憊,平時接觸的老師,也無一不說工作壓力大的。

03 為什麼老師工作壓力大呢?老師工作壓力源於哪裡?

老師的壓力主要來自家庭,來自社會,來自學校。

1、來自家庭的壓力。老師微薄的工資和高漲的物價不匹配,每月的收入入不敷出,子女教育撫養,老人贍養扶助,車子、房子等等問題,經濟負擔過重,給教師的精神帶來巨大壓力。

2、來自社會的壓力。近些年來,教師越來越不被尊重,教師無錢無權,處於弱勢地位。學生越來越難管,家長越來越難纏,學生和家長辱罵甚至毆打老師的事情時有發生,很多地方任意剋扣拖欠教師工資,老師該得的不能兌現。在老師和學校的待遇上,很多大人物裝傻充愣,得過且過,任憑老師在貧困中掙扎,在矛盾衝突中受傷害。還有,部分官們將教師當成自家傭人,安排教師做很多遠離本職的工作,更是增加了老師工作負擔。網上對於教師享受的假期眼紅,對於老師謾罵聲不斷。這些,都會給人帶來精神壓力。

3、來自學校的壓力。學校工作安排、制度管理、教師評價等方面不可能存在絕對的公平;績效工資、職稱評聘矛盾不斷;安全壓力、教學壓力、活動壓力、迎檢壓力巨大;師生關係、師師關係、幹群關係隨時有可能出現矛盾。

正因為上述原因,所以老師們感覺壓力特別大,部分人“抑鬱了”,最終走向自殺。



04 面對教師壓力大的實際,應該怎麼辦呢?

1、落實教師待遇,做到應保盡保。

2、營造好的社會環境,對於學校工作多支持,對於教師多關心。嚴厲懲處校鬧事件和傷害老師事件。權威媒體也要擔負起維護教師權益的責任,給老師和公眾,算個明白賬,闡述清楚老師寒暑假是平常長時間工作擠出來的,避免無端的攻擊。

3、實行教師療養制度,利用每年寒暑假,組織教師療養,以達到放鬆身心的目的。

4、出臺政策,增加職稱指標,加高教師的職業天花板,讓更多的人實現職業理想,讓老師有奔頭。

5、避免教育行政化,大幅減少檢查和教師額外負擔,給學校和老師減負。

通過以上措施,讓老師增加獲得感,提高職業的榮譽感和幸福感,讓更多人安心從教,愉快工作。



最後,願天堂沒有壓力,願逝者安息,一路走好!


文軒閣


這些天同是抑鬱症的人發生了兩件事:一男一女,一八零後一九零後,一生(火)一死。男的網名是@胖鹿先生 走出抑鬱,在音樂中新生;女的是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二高的老師張會芳在抑鬱症中攜女仙逝。

就攜女仙逝一事,福垊不勝大悲,痛定思痛,看法有三。

張老師為什麼會攜女跳樓?




大家會說因為抑鬱。那為什麼抑鬱?因為①性格內向②生活、工作壓力巨大③不善於調節自我④治療不徹底等等。然而這等等卻包含有主要而重要的原因,牽扯到責任!這個原因就是學習,工作壓力是學校給的。本身張老師生孩子不久,工作和生活壓力巨大,當3月份去看病時已經是不堪忍受抑鬱了。



經醫院診斷她患了極容易自殺的抑鬱症,然後張老師請假看病。學校竟然不準,不僅不準還讓她帶高三班,她經常抱著孩子批改作業。一般抑鬱的人性格都內向,不善於交流甚至維護自己正當權益。身患抑鬱症,本該得到學校更多的關心,醫院持續有效的治療,然而學校卻加碼還批評她,終於使她不堪重負,釀成了攜女自殺的悲劇。



應該說生活的壓力也是一個非常值得一說的原因。其丈夫李國民關心妻子不夠,不去減輕妻子的生活壓力,不幫助妻子維護她合法權益。導致了拉女自殺。

如何避免抑鬱?

福垊以為看得太重就會太痛,想得太好就會心情太糟。想的太糟,就會抑鬱。加個生活、工作壓力,尤其大的變故,加上性格因素,極容易抑鬱。避免抑鬱:①對工作、生活不苛求完美。②經常調節自我,跟親友傾訴,或網絡傾訴③擁有一顆平常心,不必太在乎④犒勞自我,善待自我,放飛自我,做自己最想做的事。⑤努力堅強,由改變心態實現改變狀態。

抑鬱後到底該怎麼辦?

①及時就醫、休養調節,放下生活、工作造成壓力的因素,必要時尋求專業人士解決。





②做自己曾經最想做但沒做的事,把壓力轉成興趣方面,在興趣愛好中調節自我,甚至還把興趣愛好變成特長。這點就不能不提胖鹿先生了,他自小父母失明,這些年父母也去世,他自己因為心臟問題下過三次病危通知書,但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頭條平臺。他的歌聲,他的遭遇,他的重生,他的助人為樂,使他不僅走出抑鬱,還讓他取得事業上的成功。這都是今日頭條的功勞。



③尋求專業和抑鬱康復的人的幫助。胖鹿先生名海平。自己成功後,是治病成功,事業成功,還積極投入關注幫助抑鬱症之列。為他們歌唱,幫他們走出心理的低谷。

④家庭、單位、社會應該關注關係他們,幫助他們。

但願這樣的悲劇以後再也沒有了。謝謝大家。


福垊


首先是遺憾和痛心!

其次我想,在教師崗位上,有那些方法可以巧妙對抗抑鬱症呢?

據張老師的遺囑中說,是工作壓力大,無法忍受!我個我相信,教學、檢查、安全等方面,每一件事都牽涉老師很大的精力。這些教育體制的事實無法改變,我們能做的,只有適應它,和調整自己。

首先,張老師在工作中,不要將自己的標準訂得過高,因為周圍的環境不配合你,除非你是校長,你自己一個人說了算,否則的話,周圍人和物的掣肘,很容易讓你完不成目標,這樣你就有挫敗感,然後,同事間的競爭關係,家人面前偉岸形象的保持,這些因素會讓你把委屈埋在心底,日積月累,就壓垮了你的精神。

人在傷心難過時,是意志力最低落的,如果調節不好,在極端負面情緒下,容易發生意外,而張老師自殺時,還帶上了自己的大女兒,我可以想象,那時的她是多麼的絕望,心如死灰,對這個世界沒有一點眷戀,意志力全部喪失,唯有解脫自己!

此時,最重要的是讓她恢復意志力,重拾生活的信心,那麼,怎麼讓低落的情緒恢復呢?

首先,解鈴還需繫鈴人,張老師是心理上的問題,就要對症下藥。

工作壓力大,有負面情緒時,第一步,一定要張老師將心中鬱悶傾訴出來,可以是張老師的同事,閨蜜,親人,此時,要引導和認同,讓張老師將心中的委屈和不滿全部說出來,將心中的怨言一吐為快,這樣就是一次負面情緒的釋放,只要張老師將心中的話全說出來了,她的負面情緒就大部分得到宣洩,她的心情就不那麼難受了!

同理,遇到我們的同事或親人難過時,要耐心勸導和安慰,引導她將心中的話全說出來,只要心中不滿全說出來後,她的心情就會平復很多。

第二步,是休息,包括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吃一頓美食,看一場電影,特別是和陽光開朗的朋友愉快聊天,這些都能讓受傷的心靈得到恢復。

我所說的這些,都是自己親身驗證過的。曾經,我一位同事鬧離婚,我找到她老公,耐心聽她老公說了3個小時,全是婚姻中的小事,她老公說完後,我能感覺到他的態度已平復很多,已經沒有那麼悲觀了。

按下來,我給他分析了做家務的問題,帶孩子的問題後我就走了。從他的表情看,我估計危機已經緩解。

對於社會的壓力、學校的壓力

我們要即會做事,又會做人,甚至做人的重要性不亞於做事的重要性。君不見,那句話說的: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對上司,我們除了遵守制度,還要講一些微笑待人的小技巧,讓上司不經意間支持你。對學生,除了正常的獎罰制度,還要講一些恩威並濟,胡蘿蔔和大棒一起用,才能讓他服服帖帖!

最後,深刻緬懷張老師,願張老師的悲劇不再發生,希望家長們對教師多一些尊重,為了我們共同的孩子,希望這個社會多多善待老師!


用技巧改變世界


2018年7月12日,河南洛陽市新安縣第二高級中學傳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該校女教師張會芳與大女兒一起自殺身亡。唯有留下遺書“工作壓力太大 看不到希望”!

張會芳老師育有兩個女兒,3月份剛被醫院診斷為抑鬱症。她本人及家長多次向學校請假無果,長期帶病工作,最終釀成悲劇。2018年7月12日與大女兒一起自殺身亡。

這種事情,說實話我們的教育制度脫不了干係。她是一位優秀教師,剛休完產假就帶高三,晚上抱著孩子備課到深夜,由於工作壓力和家務壓力大,有一次學生成績不理想被學校領導點名批評。她還是堅持將高三帶畢業了,才走向絕路,還帶上了一個孩子。

對於正常人來說,這種情況很不應該。生活可以更美好放棄生命,還帶上孩子很不應該。但凡有抑鬱症的張老師,不是我們用正常邏輯來想象的。

教師壓力大,尤其是高三老師壓力大,這是大家公認的。

第一就是教師的自我責任感。對孩子,對家長,對社會負責的態度,督促教師自我嚴格要求,儘自己努力,讓孩子們考取最好的成績,不要留有遺憾。

第二就是社會的壓力。我們社會對老師的要求比較高,自然而然影響到老師的行為。

第三是學校的壓力。學校的教學成果,學校的各種指標,當然都是看升學率的。大家要知道,高三中途換班主任,絕對會成為讓大家詬病的一件事。學校不允許其辭職,也有這方面的考慮,當然,大家肯定沒考慮這事的嚴重後果。

第四是家庭的壓力。張老師有兩個孩子,休完產假就帶高三,小的孩子僅僅一歲多點。正是需要照料的時候,需要很多時間,這樣家庭矛盾也會日益激化。

或許還有其他壓力,正是這些多種多樣的壓力,才促成了現在的後果。

現在已經不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時代。

2018年我們國家發佈的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明確。要明確教師的特別重要地位。凸顯教師職業的公共屬性,確立中小學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的特殊法律地位。明確中小學教師的權利和義務,強化保障和管理。


也就是說,教師只是一種職業而已,必須有嚴格劃分的權利和義務。這樣才能夠不跟社會的一些其他需求摻雜混淆在一起。讓我們教師這一職業純粹起來,這樣我們的教育事業才會更加的良性發展。


暖心人社


又一個人民教師離開了我們,這次,她帶著她的大女兒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她曾經是優秀教師,她有兩個女兒以及自己的愛人,看似幸福的家庭她卻過的不幸福,不是家庭不幸福,而是她頂著極大的壓力整天高壓工作。

去年她剛剛產下自己的兒女兒就開始去上班,在別人眼裡她工作積極認真,可是誰又知道她過的多麼的不快樂!

而在不久前,江西一位校長也選擇了自殺,他不僅是贛州市十佳校長,贛州市作協會員而且還是贛南師大碩士生指導老師,就是這麼一位優秀的老師也選擇自殺了。原因很簡單,該校長工作壓力大。


兩個悲劇的背後都是因為他們在這種高壓生活下無法呼吸,他們無法應對這種生活。

不得不說,現在老師真的不好當!老師的工資普遍不高,卻非常勞累(除過大學老師稍微輕鬆點。)工資不是特別高,但是需要管理的事情非常多,再加上現在的一部分孩子都是嬌生慣養,指不定家長會到學校找事,老師每天都過的膽戰心驚,弄不好飯碗還要丟了!


教師這個職業本來就很神聖,可是現在的社會,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被稱為“老師”,某些綜藝節目上不知道哪兒的網紅都可以被稱作“老師”。教師這個行業很偉大,但是現在教師不好當啊!


大貓覺得應該適當的給教師增加相應的補貼以及獎勵金額。教師也是人,也會生病,所以真的要愛護教師了!

這是大貓的一些看法,歡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留言評論!

大貓聊三農,我是王大貓。喜歡大貓的可以關注一下啦!

大貓聊三農


一對母女就這樣悄然離世,不知道孩子最後經過了怎樣的掙扎,她或許撕心裂肺地哭喊,但沒有回應,或許她像平時一樣很乖地聽從著她的媽媽。這個世界欠這個小女孩太多。她的媽媽經歷了怎樣的痛苦的撕扯,才能將自己的孩子一起帶走。我想說,這是一場人間的悲劇。這場悲劇的主角是一名高中教師,她本來是教書育人的,本來是呵護孩子的天使,但那一刻卻是成了執意奪走自己孩子生命的惡魔。

其實老師自殺的情況遠不止這些,就在年前,我們一位鄉鎮老師跳樓自殺,她看起來非常優秀,很要強。但工作和家庭的壓力最終讓她崩潰。

作為一個教師,特別是一個在體制之內聽話的有良知的教師,實在是承受太多的壓力,有來自學生的,有來自家長的,更有來自學校領導和同行的,這個我就不提了。我僅僅說兩點表達我的憤怒。

一、不要再給老師帶高帽子了,她就是普通的人,她也有七情六慾,也有家庭兒女,她所從事的就是一份職業,這份職業的就是為了養家餬口。可能有的人有更高的要求,想成為教育家,標榜自己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但我想說,你的偉大並不能成為蔑視別人平凡的理由。那些動不動就喜歡拿起道德大棒敲打老師的人,不問問自己你有什麼資格來對別人說教指責別人。

二、讓學校成為一個純學術機構,取消各種職稱評選。領導一定要上課,並且上主課,一樣參與學校的考評。一個學校裡校長,各科室主任制定各種規章制度,評比制度。他們絞盡腦汁對老師進行心理上的威懾。殊不知,很多的老師在多重壓力之下,內心已經變得不健康。讓學校成為一個純學術機構,領導帶頭上課,參與考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到一線老師的辛苦。

三、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特別是這種抑鬱症類的精神疾病。這種疾病屬於隱形疾病,平常根本看不出來,沒有外傷,實則對老師的殺傷力巨大,失去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但這種疾病不好說出口,說出來別人會對病患者另眼相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

最後,我建議嚴懲以前家屬苦苦哀求,就是不準假的校領導。是他們把這對母女逼上了絕路!



真尼瑪好意思


兩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稍縱即逝,著實令人痛心!恕我嘴賤,類似的事例,相信以後還會繼續發生,除非能夠從根本上徹底剷除了滋生這一現象的毒瘤。


不可否認,抑鬱症確實能夠折磨得讓人生不如死,近年來,幾乎所有跳樓自殺的人,都與抑鬱症脫不了干係。

前不久有贛州四中的劉愛平校長自殺,再稍微往前看,有企業女高管,有高級男程序員……等等,也因為抑鬱症而自殺了,如此多的人犯了抑鬱症,難道僅僅是因為工作壓力大嗎?

抑鬱症這個詞彙,似乎是近些年才頻頻出現的,擱在二三十年前,如果有哪個工作人員因為抑鬱症而自殺,即使不在中央臺播出來,也會在地方臺鬧得盡人皆知。難道當年的人,工作壓力就不大嗎?


那麼,什麼才算是工作壓力大呢?

早幾年前,本人有幸在廣西北海港碼頭親歷了工人們艱苦勞作的情景。

一個個看似弱小的身體,竟然能夠扛起三四百斤種的東西,而且在烈日暴曬下,一干就是連續四五個小時。

本人自恃有一個運動員的體魄,揚言要跟他們比試,結果兩個小時下來,人累得如喝得東倒西歪的醉漢,沒了半點力氣。說實話,這樣的苦活,沒經歷過的人,真的是沒有半點發言權。

而且,敢於肯定,幹這種苦力的人,絕對沒有哪個是家境稍微富足的。有一對貴州夫婦,因為家中失火,所有的家產化為烏有,實在活不下去了,夫妻倆拖家帶口的,來到這裡沒日沒夜的拼命幹活,為的是早日拜託困境,過上稍微舒適的日子。


在這裡所有的人,雖然幹著牛馬般的苦力活,但沒有誰會怨天尤人,更沒有誰會因為命運的不公而罵娘。

他們和睦相處,其樂融融,什麼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全都跟他們沾不上邊,因此也就沒有誰會患上什麼抑鬱症了。難道他們的工作壓力還不夠大嗎?

以上所舉的這個例子,我們是否能從中發現了什麼呢?

一家觀點,不喜可噴,絕不接招。


笑熬漿糊


又是一位同行,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心中總是不是滋味。這次自殺的老師竟然還搭上了自己的女兒。實在是令人惋惜。


我做老師也有幾年了,碰到過好幾起學生心理出了問題的,現在的學生雖然生活條件比我們那時好的多,但是壓力確實也大的多。前幾天剛聽說區裡一位同仁壓力過大得了抑鬱症,還在感慨之中就在新聞上看到這樣的事情,心情實在是五味雜陳,感慨萬千。

我在和同事閒聊時有位班主任老師談到自己班上的輕度抑鬱症的學生,曾開玩笑說自己一直在開導這個學生,什麼辦法都用了,結果搞得學生沒怎麼見起色,他自己都快抑鬱了。確實,現在的娃娃特別是高中的娃娃學習的壓力太大,一到課間都死氣沉沉的,不像是他們的年齡該有的精神狀態。學生壓力過大而跳樓的新聞已經屢見不鮮了。而老師也是和學生的命運緊緊牽連的,在這種環境下的老師也容易被感染。學生的成績、各種評比、職稱晉級、各種加班和經濟壓力等等,都壓的老師喘不過氣來。心裡經常會產生一種莫名的茫然、悲觀和深深的沮喪。學生心理有壓力可以找老師傾訴,而如果老師心理有問題就只能自己忍著了。有的學校覺得學校要你老師是來解決問題的,而不是製造問題的的。所以不會聽你發牢騷。老師們大部分也好面子,也不願談這些問題。日積月累,就越發嚴重了。中小學教師以女性居多,而女性承受壓力能力比男性要弱,女性抑鬱症的發病率是男性的1.5倍。難怪教師是抑鬱症高發群體。



現在整個社會各壓力都比較大。作為老師一定更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特別是對自己要求很高的老師。我覺得學校對學生心理疏導的同時也應注重自己學校老師的心理疏導。這是對學生負責,對老師負責,更是對學校負責。如果這個學校能在張老師抑鬱症發作時果斷介入,也就不會有後面的悲劇了。所以我們無論是老師還是學校,以及其他各行各業都應吸取教訓,引以為戒。

人最寶貴的就是生命,一旦失去,絕無再得的可能。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遇到困難和壓力承受不了的時候多想一想生活中的美好,多想一想親情的溫暖和親人的牽掛。這個世界有太多事情值得我們留戀,太多東西值得我們活下去,千萬不要讓一時的陰霾迷住我們的雙眼。翻過險阻,就會有更加秀麗的風光。願悲劇永不再上演。


朱鐵平


洛陽女教師的悲劇,讓人覺得淒涼,一個為人師表的教師,也許是工作,生活的壓力,在患病其間,理應得到關心和照顧,直到生命終結,又帶上自己的女兒。雖然她患有精神疾病,至少還有最基礎的意識存在,孩子幼小的生命,是每個作父母的內心最深的牽掛,女教師無論病情發展到多麼嚴重的狀況,哪怕自己終結生命,至少不會泯滅最根本的天性,她這樣做,想表達什麼呢?只為了證明她是個抑鬱症患者?讓孩子陪自己離開這個失望的世間是理所當然?

一個抑鬱症患者的極端行為是可以理解的,拉上幼小的孩子,不能不讓旁觀者心如刀絞。教師的工作很重要,與生命相比,還是有主次之分的。得不到應有的治療,又進一步擴大本來可以避免的悲劇。沒有人負得起生命之責,為什麼?是什麼原因能讓一個抑鬱症患者到生命結束無人問津?一個生命的離去,一個不該離去的生命,就這樣悄悄離開,她身邊的人應該捫心自問,我們善待過這個需要關心的人沒有?一切都無力挽回,只是讓人更傷心那個可憐的孩子。

從女教師帶自己的女兒一起自殺,可以看到患病其間的女教師,女兒是她唯一的依靠,女兒是個懂事的孩子,看到媽媽離去,害怕媽媽沒人照顧,害怕天國的媽媽一個人太孤獨,女兒要陪伴媽媽,繼續照顧有病的媽媽。家人對女教師的關心是否少了?社會的關心是否也不夠呢?如果女教師生活在友愛的氛圍裡,一雙雙溫暖的手,一定能拉回這對母女,給生命一個尊重。此時,已沒有了對與錯,只留下殘陽如血中的一聲抽泣,雖然你看不到一對母女的眼淚。

我們的身邊,不知道有多少需要關心的人,哪怕對一個陌生人,一句親切的稱呼,都能溫暖一顆心,拉近彼此的距離。也許大家能多給女教師一個笑容,一句鼓勵,雖然都是舉手之勞的小事,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意念與人生觀,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也就是這個道理吧。女教師沒有吶喊求救,就這樣默默地帶著孩子走了,她是個病人,也非必死之人,人情冷暖,誰又能抹去逝者用生命塗下的那一抹慘淡苦色?死者何所需?生者心自悲。問生命之路還有多遠?原來是這般輕易,親情友情,再不能從頭再來,我們還會吝嗇自己的一雙手嘛?該拉一把就拉一把吧,少一點悲劇,多一份關愛,是人性的善良。

女教師再不赴紅塵,牽著她的孩子,不用請假,不用抑鬱悲苦,她這樣走了,並非想離開她的學生,親人,她是個病人,堅持到最後,我們應該為失去的生命悲痛。抑鬱症並不可怕,一個人戰勝不了,大家多一份力量,生命會重新燦爛。為女教師悲傷,更希望悲劇不再發生,人與人多一份愛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