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35岁女教师携女自杀,你怎么看?

文轩阁


看到这个消息,真的非常非常难受,为这母女两人。不管生活有多难,不管压力有多大,其实都有办法可以解决的,怎么能够选择轻生呢。千不该万不该,不能让孩子受牵连啊。

先说抑郁症这种病。只要由医院确诊并出具诊断报告,完全可以休病假,任何人都没有资格也没有权利不批这个假。因为稍有常识的人都清楚,抑郁症可轻可重,如果得不到身边人的关心与呵护,很容易产生悲观绝望的想法。绝不能因为请假不批就自己想不开,学校不批,可以向教育局相关部门递交申请嘛。

再说这位轻生的女教师的先生。明明妻子患有抑郁症,并且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在学校多次不批准你妻子病假的情况下,你为什么不能主动去找学校负责人?只要你出面,义正严辞问校长,如果你不批准我爱人的病假,你能写下一纸保证书确保她不出意外吗?恐怕谁也不敢做这个保证。只要不敢保证,那就立刻批假!从妻子和女儿出事情况来看,这位女教师的先生完全没有保护好妻子,他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

最后,如果多方请假皆不准假,毅然辞职不可吗?人活一辈子,不能让尿憋死。如果这位轻生的女教师多一点做人的骨气,多一点做人的霸气,在辞职报告上写清楚病情,并附上辞职理由,报告递上去,哪一级批这个辞职报告,恐怕都得想想,都得关心身患抑郁病的这位女教师。人来世上一回不容易,别轻易就选择轻生,那真是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儿女,更对不起自己了。


韩国成老师


前有赣州四中校长“刘爱平”,后有新安二中老师“张会芳”,在不到40天的时间里相继自杀,令人哀婉,张老师自杀时还带走了自己的大女儿,更是令人痛心!



01 张会芳自杀事件介绍

2018年7月12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河南洛阳市新安县第二高级中学,女教师张会芳与大女儿一起自杀身亡。去世前留有留下遗嘱,遗嘱中说“工作压力太大 ,无法忍受”。

张会芳只有35岁,是洛阳市新安县第二高级中学优秀教师,她上学时就是新安二高优秀学生,毕业后回到母校任教。

在同事眼里,张会芳一向对自身要求严格,积极上进、力求把工作做到最好的优秀教师。



去年,她刚休完产假就带高三,晚上经常是抱着孩子在家备课到晚上10点,由于教学和家务等压力大,她患上了抑郁症,而且愈发严重。

02 刘爱平自杀事件介绍

7月5日早晨,高考前一天,赣州四中党委书记、校长刘爱平自杀,刘爱平是江西省特级教师,江西省先进工作者,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赣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赣南师大硕士生指导老师,赣州市十佳校长,赣州市作协会员。 据警方初步调查,刘某平生前患有抑郁症,并于坠楼前留下遗书。遗书中也有“工作压力巨大,身心俱疲”的字样。

刘爱平校长、张会芳老师走了,都是死于自杀,都是源于抑郁症,死前都留有遗书,遗书内容中都有相同的字眼——“工作压力大”。

笔者是校长,也感觉工作压力大,身心疲惫,平时接触的老师,也无一不说工作压力大的。

03 为什么老师工作压力大呢?老师工作压力源于哪里?

老师的压力主要来自家庭,来自社会,来自学校。

1、来自家庭的压力。老师微薄的工资和高涨的物价不匹配,每月的收入入不敷出,子女教育抚养,老人赡养扶助,车子、房子等等问题,经济负担过重,给教师的精神带来巨大压力。

2、来自社会的压力。近些年来,教师越来越不被尊重,教师无钱无权,处于弱势地位。学生越来越难管,家长越来越难缠,学生和家长辱骂甚至殴打老师的事情时有发生,很多地方任意克扣拖欠教师工资,老师该得的不能兑现。在老师和学校的待遇上,很多大人物装傻充愣,得过且过,任凭老师在贫困中挣扎,在矛盾冲突中受伤害。还有,部分官们将教师当成自家佣人,安排教师做很多远离本职的工作,更是增加了老师工作负担。网上对于教师享受的假期眼红,对于老师谩骂声不断。这些,都会给人带来精神压力。

3、来自学校的压力。学校工作安排、制度管理、教师评价等方面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公平;绩效工资、职称评聘矛盾不断;安全压力、教学压力、活动压力、迎检压力巨大;师生关系、师师关系、干群关系随时有可能出现矛盾。

正因为上述原因,所以老师们感觉压力特别大,部分人“抑郁了”,最终走向自杀。



04 面对教师压力大的实际,应该怎么办呢?

1、落实教师待遇,做到应保尽保。

2、营造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学校工作多支持,对于教师多关心。严厉惩处校闹事件和伤害老师事件。权威媒体也要担负起维护教师权益的责任,给老师和公众,算个明白账,阐述清楚老师寒暑假是平常长时间工作挤出来的,避免无端的攻击。

3、实行教师疗养制度,利用每年寒暑假,组织教师疗养,以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4、出台政策,增加职称指标,加高教师的职业天花板,让更多的人实现职业理想,让老师有奔头。

5、避免教育行政化,大幅减少检查和教师额外负担,给学校和老师减负。

通过以上措施,让老师增加获得感,提高职业的荣誉感和幸福感,让更多人安心从教,愉快工作。



最后,愿天堂没有压力,愿逝者安息,一路走好!


文轩阁


这些天同是抑郁症的人发生了两件事:一男一女,一八零后一九零后,一生(火)一死。男的网名是@胖鹿先生 走出抑郁,在音乐中新生;女的是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二高的老师张会芳在抑郁症中携女仙逝。

就携女仙逝一事,福垊不胜大悲,痛定思痛,看法有三。

张老师为什么会携女跳楼?




大家会说因为抑郁。那为什么抑郁?因为①性格内向②生活、工作压力巨大③不善于调节自我④治疗不彻底等等。然而这等等却包含有主要而重要的原因,牵扯到责任!这个原因就是学习,工作压力是学校给的。本身张老师生孩子不久,工作和生活压力巨大,当3月份去看病时已经是不堪忍受抑郁了。



经医院诊断她患了极容易自杀的抑郁症,然后张老师请假看病。学校竟然不准,不仅不准还让她带高三班,她经常抱着孩子批改作业。一般抑郁的人性格都内向,不善于交流甚至维护自己正当权益。身患抑郁症,本该得到学校更多的关心,医院持续有效的治疗,然而学校却加码还批评她,终于使她不堪重负,酿成了携女自杀的悲剧。



应该说生活的压力也是一个非常值得一说的原因。其丈夫李国民关心妻子不够,不去减轻妻子的生活压力,不帮助妻子维护她合法权益。导致了拉女自杀。

如何避免抑郁?

福垊以为看得太重就会太痛,想得太好就会心情太糟。想的太糟,就会抑郁。加个生活、工作压力,尤其大的变故,加上性格因素,极容易抑郁。避免抑郁:①对工作、生活不苛求完美。②经常调节自我,跟亲友倾诉,或网络倾诉③拥有一颗平常心,不必太在乎④犒劳自我,善待自我,放飞自我,做自己最想做的事。⑤努力坚强,由改变心态实现改变状态。

抑郁后到底该怎么办?

①及时就医、休养调节,放下生活、工作造成压力的因素,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解决。





②做自己曾经最想做但没做的事,把压力转成兴趣方面,在兴趣爱好中调节自我,甚至还把兴趣爱好变成特长。这点就不能不提胖鹿先生了,他自小父母失明,这些年父母也去世,他自己因为心脏问题下过三次病危通知书,但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头条平台。他的歌声,他的遭遇,他的重生,他的助人为乐,使他不仅走出抑郁,还让他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这都是今日头条的功劳。



③寻求专业和抑郁康复的人的帮助。胖鹿先生名海平。自己成功后,是治病成功,事业成功,还积极投入关注帮助抑郁症之列。为他们歌唱,帮他们走出心理的低谷。

④家庭、单位、社会应该关注关系他们,帮助他们。

但愿这样的悲剧以后再也没有了。谢谢大家。


福垊


首先是遗憾和痛心!

其次我想,在教师岗位上,有那些方法可以巧妙对抗抑郁症呢?

据张老师的遗嘱中说,是工作压力大,无法忍受!我个我相信,教学、检查、安全等方面,每一件事都牵涉老师很大的精力。这些教育体制的事实无法改变,我们能做的,只有适应它,和调整自己。

首先,张老师在工作中,不要将自己的标准订得过高,因为周围的环境不配合你,除非你是校长,你自己一个人说了算,否则的话,周围人和物的掣肘,很容易让你完不成目标,这样你就有挫败感,然后,同事间的竞争关系,家人面前伟岸形象的保持,这些因素会让你把委屈埋在心底,日积月累,就压垮了你的精神。

人在伤心难过时,是意志力最低落的,如果调节不好,在极端负面情绪下,容易发生意外,而张老师自杀时,还带上了自己的大女儿,我可以想象,那时的她是多么的绝望,心如死灰,对这个世界没有一点眷恋,意志力全部丧失,唯有解脱自己!

此时,最重要的是让她恢复意志力,重拾生活的信心,那么,怎么让低落的情绪恢复呢?

首先,解铃还需系铃人,张老师是心理上的问题,就要对症下药。

工作压力大,有负面情绪时,第一步,一定要张老师将心中郁闷倾诉出来,可以是张老师的同事,闺蜜,亲人,此时,要引导和认同,让张老师将心中的委屈和不满全部说出来,将心中的怨言一吐为快,这样就是一次负面情绪的释放,只要张老师将心中的话全说出来了,她的负面情绪就大部分得到宣泄,她的心情就不那么难受了!

同理,遇到我们的同事或亲人难过时,要耐心劝导和安慰,引导她将心中的话全说出来,只要心中不满全说出来后,她的心情就会平复很多。

第二步,是休息,包括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吃一顿美食,看一场电影,特别是和阳光开朗的朋友愉快聊天,这些都能让受伤的心灵得到恢复。

我所说的这些,都是自己亲身验证过的。曾经,我一位同事闹离婚,我找到她老公,耐心听她老公说了3个小时,全是婚姻中的小事,她老公说完后,我能感觉到他的态度已平复很多,已经没有那么悲观了。

按下来,我给他分析了做家务的问题,带孩子的问题后我就走了。从他的表情看,我估计危机已经缓解。

对于社会的压力、学校的压力

我们要即会做事,又会做人,甚至做人的重要性不亚于做事的重要性。君不见,那句话说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对上司,我们除了遵守制度,还要讲一些微笑待人的小技巧,让上司不经意间支持你。对学生,除了正常的奖罚制度,还要讲一些恩威并济,胡萝卜和大棒一起用,才能让他服服帖帖!

最后,深刻缅怀张老师,愿张老师的悲剧不再发生,希望家长们对教师多一些尊重,为了我们共同的孩子,希望这个社会多多善待老师!


用技巧改变世界


2018年7月12日,河南洛阳市新安县第二高级中学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该校女教师张会芳与大女儿一起自杀身亡。唯有留下遗书“工作压力太大 看不到希望”!

张会芳老师育有两个女儿,3月份刚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症。她本人及家长多次向学校请假无果,长期带病工作,最终酿成悲剧。2018年7月12日与大女儿一起自杀身亡。

这种事情,说实话我们的教育制度脱不了干系。她是一位优秀教师,刚休完产假就带高三,晚上抱着孩子备课到深夜,由于工作压力和家务压力大,有一次学生成绩不理想被学校领导点名批评。她还是坚持将高三带毕业了,才走向绝路,还带上了一个孩子。

对于正常人来说,这种情况很不应该。生活可以更美好放弃生命,还带上孩子很不应该。但凡有抑郁症的张老师,不是我们用正常逻辑来想象的。

教师压力大,尤其是高三老师压力大,这是大家公认的。

第一就是教师的自我责任感。对孩子,对家长,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督促教师自我严格要求,尽自己努力,让孩子们考取最好的成绩,不要留有遗憾。

第二就是社会的压力。我们社会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自然而然影响到老师的行为。

第三是学校的压力。学校的教学成果,学校的各种指标,当然都是看升学率的。大家要知道,高三中途换班主任,绝对会成为让大家诟病的一件事。学校不允许其辞职,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当然,大家肯定没考虑这事的严重后果。

第四是家庭的压力。张老师有两个孩子,休完产假就带高三,小的孩子仅仅一岁多点。正是需要照料的时候,需要很多时间,这样家庭矛盾也会日益激化。

或许还有其他压力,正是这些多种多样的压力,才促成了现在的后果。

现在已经不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时代。

2018年我们国家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要明确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凸显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确立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特殊法律地位。明确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强化保障和管理。


也就是说,教师只是一种职业而已,必须有严格划分的权利和义务。这样才能够不跟社会的一些其他需求掺杂混淆在一起。让我们教师这一职业纯粹起来,这样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更加的良性发展。


暖心人社


又一个人民教师离开了我们,这次,她带着她的大女儿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她曾经是优秀教师,她有两个女儿以及自己的爱人,看似幸福的家庭她却过的不幸福,不是家庭不幸福,而是她顶着极大的压力整天高压工作。

去年她刚刚产下自己的儿女儿就开始去上班,在别人眼里她工作积极认真,可是谁又知道她过的多么的不快乐!

而在不久前,江西一位校长也选择了自杀,他不仅是赣州市十佳校长,赣州市作协会员而且还是赣南师大硕士生指导老师,就是这么一位优秀的老师也选择自杀了。原因很简单,该校长工作压力大。


两个悲剧的背后都是因为他们在这种高压生活下无法呼吸,他们无法应对这种生活。

不得不说,现在老师真的不好当!老师的工资普遍不高,却非常劳累(除过大学老师稍微轻松点。)工资不是特别高,但是需要管理的事情非常多,再加上现在的一部分孩子都是娇生惯养,指不定家长会到学校找事,老师每天都过的胆战心惊,弄不好饭碗还要丢了!


教师这个职业本来就很神圣,可是现在的社会,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被称为“老师”,某些综艺节目上不知道哪儿的网红都可以被称作“老师”。教师这个行业很伟大,但是现在教师不好当啊!


大猫觉得应该适当的给教师增加相应的补贴以及奖励金额。教师也是人,也会生病,所以真的要爱护教师了!

这是大猫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留言评论!

大猫聊三农,我是王大猫。喜欢大猫的可以关注一下啦!

大猫聊三农


一对母女就这样悄然离世,不知道孩子最后经过了怎样的挣扎,她或许撕心裂肺地哭喊,但没有回应,或许她像平时一样很乖地听从着她的妈妈。这个世界欠这个小女孩太多。她的妈妈经历了怎样的痛苦的撕扯,才能将自己的孩子一起带走。我想说,这是一场人间的悲剧。这场悲剧的主角是一名高中教师,她本来是教书育人的,本来是呵护孩子的天使,但那一刻却是成了执意夺走自己孩子生命的恶魔。

其实老师自杀的情况远不止这些,就在年前,我们一位乡镇老师跳楼自杀,她看起来非常优秀,很要强。但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最终让她崩溃。

作为一个教师,特别是一个在体制之内听话的有良知的教师,实在是承受太多的压力,有来自学生的,有来自家长的,更有来自学校领导和同行的,这个我就不提了。我仅仅说两点表达我的愤怒。

一、不要再给老师带高帽子了,她就是普通的人,她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家庭儿女,她所从事的就是一份职业,这份职业的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可能有的人有更高的要求,想成为教育家,标榜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我想说,你的伟大并不能成为蔑视别人平凡的理由。那些动不动就喜欢拿起道德大棒敲打老师的人,不问问自己你有什么资格来对别人说教指责别人。

二、让学校成为一个纯学术机构,取消各种职称评选。领导一定要上课,并且上主课,一样参与学校的考评。一个学校里校长,各科室主任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评比制度。他们绞尽脑汁对老师进行心理上的威慑。殊不知,很多的老师在多重压力之下,内心已经变得不健康。让学校成为一个纯学术机构,领导带头上课,参与考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一线老师的辛苦。

三、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特别是这种抑郁症类的精神疾病。这种疾病属于隐形疾病,平常根本看不出来,没有外伤,实则对老师的杀伤力巨大,失去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但这种疾病不好说出口,说出来别人会对病患者另眼相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最后,我建议严惩以前家属苦苦哀求,就是不准假的校领导。是他们把这对母女逼上了绝路!



真尼玛好意思


两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稍纵即逝,着实令人痛心!恕我嘴贱,类似的事例,相信以后还会继续发生,除非能够从根本上彻底铲除了滋生这一现象的毒瘤。


不可否认,抑郁症确实能够折磨得让人生不如死,近年来,几乎所有跳楼自杀的人,都与抑郁症脱不了干系。

前不久有赣州四中的刘爱平校长自杀,再稍微往前看,有企业女高管,有高级男程序员……等等,也因为抑郁症而自杀了,如此多的人犯了抑郁症,难道仅仅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吗?

抑郁症这个词汇,似乎是近些年才频频出现的,搁在二三十年前,如果有哪个工作人员因为抑郁症而自杀,即使不在中央台播出来,也会在地方台闹得尽人皆知。难道当年的人,工作压力就不大吗?


那么,什么才算是工作压力大呢?

早几年前,本人有幸在广西北海港码头亲历了工人们艰苦劳作的情景。

一个个看似弱小的身体,竟然能够扛起三四百斤种的东西,而且在烈日暴晒下,一干就是连续四五个小时。

本人自恃有一个运动员的体魄,扬言要跟他们比试,结果两个小时下来,人累得如喝得东倒西歪的醉汉,没了半点力气。说实话,这样的苦活,没经历过的人,真的是没有半点发言权。

而且,敢于肯定,干这种苦力的人,绝对没有哪个是家境稍微富足的。有一对贵州夫妇,因为家中失火,所有的家产化为乌有,实在活不下去了,夫妻俩拖家带口的,来到这里没日没夜的拼命干活,为的是早日拜托困境,过上稍微舒适的日子。


在这里所有的人,虽然干着牛马般的苦力活,但没有谁会怨天尤人,更没有谁会因为命运的不公而骂娘。

他们和睦相处,其乐融融,什么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全都跟他们沾不上边,因此也就没有谁会患上什么抑郁症了。难道他们的工作压力还不够大吗?

以上所举的这个例子,我们是否能从中发现了什么呢?

一家观点,不喜可喷,绝不接招。


笑熬浆糊


又是一位同行,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心中总是不是滋味。这次自杀的老师竟然还搭上了自己的女儿。实在是令人惋惜。


我做老师也有几年了,碰到过好几起学生心理出了问题的,现在的学生虽然生活条件比我们那时好的多,但是压力确实也大的多。前几天刚听说区里一位同仁压力过大得了抑郁症,还在感慨之中就在新闻上看到这样的事情,心情实在是五味杂陈,感慨万千。

我在和同事闲聊时有位班主任老师谈到自己班上的轻度抑郁症的学生,曾开玩笑说自己一直在开导这个学生,什么办法都用了,结果搞得学生没怎么见起色,他自己都快抑郁了。确实,现在的娃娃特别是高中的娃娃学习的压力太大,一到课间都死气沉沉的,不像是他们的年龄该有的精神状态。学生压力过大而跳楼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了。而老师也是和学生的命运紧紧牵连的,在这种环境下的老师也容易被感染。学生的成绩、各种评比、职称晋级、各种加班和经济压力等等,都压的老师喘不过气来。心里经常会产生一种莫名的茫然、悲观和深深的沮丧。学生心理有压力可以找老师倾诉,而如果老师心理有问题就只能自己忍着了。有的学校觉得学校要你老师是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制造问题的的。所以不会听你发牢骚。老师们大部分也好面子,也不愿谈这些问题。日积月累,就越发严重了。中小学教师以女性居多,而女性承受压力能力比男性要弱,女性抑郁症的发病率是男性的1.5倍。难怪教师是抑郁症高发群体。



现在整个社会各压力都比较大。作为老师一定更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特别是对自己要求很高的老师。我觉得学校对学生心理疏导的同时也应注重自己学校老师的心理疏导。这是对学生负责,对老师负责,更是对学校负责。如果这个学校能在张老师抑郁症发作时果断介入,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悲剧了。所以我们无论是老师还是学校,以及其他各行各业都应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一旦失去,绝无再得的可能。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遇到困难和压力承受不了的时候多想一想生活中的美好,多想一想亲情的温暖和亲人的牵挂。这个世界有太多事情值得我们留恋,太多东西值得我们活下去,千万不要让一时的阴霾迷住我们的双眼。翻过险阻,就会有更加秀丽的风光。愿悲剧永不再上演。


朱铁平


洛阳女教师的悲剧,让人觉得凄凉,一个为人师表的教师,也许是工作,生活的压力,在患病其间,理应得到关心和照顾,直到生命终结,又带上自己的女儿。虽然她患有精神疾病,至少还有最基础的意识存在,孩子幼小的生命,是每个作父母的内心最深的牵挂,女教师无论病情发展到多么严重的状况,哪怕自己终结生命,至少不会泯灭最根本的天性,她这样做,想表达什么呢?只为了证明她是个抑郁症患者?让孩子陪自己离开这个失望的世间是理所当然?

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极端行为是可以理解的,拉上幼小的孩子,不能不让旁观者心如刀绞。教师的工作很重要,与生命相比,还是有主次之分的。得不到应有的治疗,又进一步扩大本来可以避免的悲剧。没有人负得起生命之责,为什么?是什么原因能让一个抑郁症患者到生命结束无人问津?一个生命的离去,一个不该离去的生命,就这样悄悄离开,她身边的人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善待过这个需要关心的人没有?一切都无力挽回,只是让人更伤心那个可怜的孩子。

从女教师带自己的女儿一起自杀,可以看到患病其间的女教师,女儿是她唯一的依靠,女儿是个懂事的孩子,看到妈妈离去,害怕妈妈没人照顾,害怕天国的妈妈一个人太孤独,女儿要陪伴妈妈,继续照顾有病的妈妈。家人对女教师的关心是否少了?社会的关心是否也不够呢?如果女教师生活在友爱的氛围里,一双双温暖的手,一定能拉回这对母女,给生命一个尊重。此时,已没有了对与错,只留下残阳如血中的一声抽泣,虽然你看不到一对母女的眼泪。

我们的身边,不知道有多少需要关心的人,哪怕对一个陌生人,一句亲切的称呼,都能温暖一颗心,拉近彼此的距离。也许大家能多给女教师一个笑容,一句鼓励,虽然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意念与人生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也就是这个道理吧。女教师没有呐喊求救,就这样默默地带着孩子走了,她是个病人,也非必死之人,人情冷暖,谁又能抹去逝者用生命涂下的那一抹惨淡苦色?死者何所需?生者心自悲。问生命之路还有多远?原来是这般轻易,亲情友情,再不能从头再来,我们还会吝啬自己的一双手嘛?该拉一把就拉一把吧,少一点悲剧,多一份关爱,是人性的善良。

女教师再不赴红尘,牵着她的孩子,不用请假,不用抑郁悲苦,她这样走了,并非想离开她的学生,亲人,她是个病人,坚持到最后,我们应该为失去的生命悲痛。抑郁症并不可怕,一个人战胜不了,大家多一份力量,生命会重新灿烂。为女教师悲伤,更希望悲剧不再发生,人与人多一份爱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