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保險業務員掙不到錢還倒貼錢?

用戶1395693918537


代理人體制所致,有團隊就有收入,團隊大津貼就高。主管們主要精力就是招人,哪還有心思鑽研專業知識,提高業務水平?

在這種大環境下,總會有“英雄”脫穎而出,被公司樹立為標杆,夜讓新來的代理人看到希望。

所以,很多新進人員是把賣保險招人當成生意在做,在主觀或者客觀描繪的前景誘惑下,前仆後繼。你有沒有賺到錢沒關係,總有人賺到錢。多少比例沒關係,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是那千分之一,這跟人性有關!


墨曉保


哈哈,還是我來說實話吧。


平時接觸到的“在保險公司上班”的人,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在保險公司上班,因為他們籤的是代理(就是代銷)合同,而不是勞動合同,收入來自於賣出去保險後收到的提成(以及間接獎勵)。但如果完全通過按單計提的話,業務員會沒那麼有狼性。因此,保險公司想了很多招數。


第一個叫做“有責底薪”,就是每個月完成一定的業務量才能拿到底薪,否則只能拿到最低比例的提成。但是這個有責底薪只有第一年有,每個月三五千(各地標準不一),所以剛開始“去保險公司上班”的人,往往會為了拿到這個有責底薪,給自己買,給家裡人買,然後找親戚朋友同學玩命推銷!

如果推銷不出去怎麼辦,只好自己再給自己買了,這是第一種“倒貼錢”的原因。


第二個叫做職級,就是賣得越多,你的職級越高(但依然是代理合同),大多數保險公司職級高意味著能拿到的提成比例也就越高,很多人為了保住職級,要麼是花錢去買別人的單子(叫做收單),要麼是自己掏錢(給自己或者給別人)買保險。這是第二種產生“倒貼錢”的原因。


第三種就是開產說會創說會,或者過年過節的禮品等等,大多數都是業務員自己掏錢買了以後以保險公司的名義贈送。(即使是營銷部統一購買也會在業務員的提成裡面間接扣除)。包括車馬費等,統一算作個體代理人的營銷成本,這些成本都需要個人承擔,保險公司不會報銷一分錢。


此外還有沒有完成任務或者出勤不夠被扣的錢,不過那個一般金額不大。


保險蔡師傅


保險嘛!其實我也不是很懂。


但我身邊也有很多朋友做保險的,主要是看你做什麼樣類型的保險,針對什麼人群,險種了。有人賺到錢,有人虧錢,很正常。


做保險主要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勤奮,口才,人脈。人脈關係好,自己夠拼,夠勤奮都是有錢賺的。在城市做保險,都是靠自己多跑業務,多拉客戶,能說會道,服務態度好。這些只是我個人的見解,其實只要每個人懂得利用身邊的資源,不管做什麼都能獲得收穫。


黃大大人


因為保險公司招的是客戶,培訓專業知識可以忽略。

產品體系也不一定完善。

保險公司沒有底薪,就算有也是前進新人,責任底薪,買多少對應相應的底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