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保险业务员挣不到钱还倒贴钱?

用户1395693918537


代理人体制所致,有团队就有收入,团队大津贴就高。主管们主要精力就是招人,哪还有心思钻研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在这种大环境下,总会有“英雄”脱颖而出,被公司树立为标杆,夜让新来的代理人看到希望。

所以,很多新进人员是把卖保险招人当成生意在做,在主观或者客观描绘的前景诱惑下,前仆后继。你有没有赚到钱没关系,总有人赚到钱。多少比例没关系,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那千分之一,这跟人性有关!


墨晓保


哈哈,还是我来说实话吧。


平时接触到的“在保险公司上班”的人,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在保险公司上班,因为他们签的是代理(就是代销)合同,而不是劳动合同,收入来自于卖出去保险后收到的提成(以及间接奖励)。但如果完全通过按单计提的话,业务员会没那么有狼性。因此,保险公司想了很多招数。


第一个叫做“有责底薪”,就是每个月完成一定的业务量才能拿到底薪,否则只能拿到最低比例的提成。但是这个有责底薪只有第一年有,每个月三五千(各地标准不一),所以刚开始“去保险公司上班”的人,往往会为了拿到这个有责底薪,给自己买,给家里人买,然后找亲戚朋友同学玩命推销!

如果推销不出去怎么办,只好自己再给自己买了,这是第一种“倒贴钱”的原因。


第二个叫做职级,就是卖得越多,你的职级越高(但依然是代理合同),大多数保险公司职级高意味着能拿到的提成比例也就越高,很多人为了保住职级,要么是花钱去买别人的单子(叫做收单),要么是自己掏钱(给自己或者给别人)买保险。这是第二种产生“倒贴钱”的原因。


第三种就是开产说会创说会,或者过年过节的礼品等等,大多数都是业务员自己掏钱买了以后以保险公司的名义赠送。(即使是营销部统一购买也会在业务员的提成里面间接扣除)。包括车马费等,统一算作个体代理人的营销成本,这些成本都需要个人承担,保险公司不会报销一分钱。


此外还有没有完成任务或者出勤不够被扣的钱,不过那个一般金额不大。


保险蔡师傅


保险嘛!其实我也不是很懂。


但我身边也有很多朋友做保险的,主要是看你做什么样类型的保险,针对什么人群,险种了。有人赚到钱,有人亏钱,很正常。


做保险主要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勤奋,口才,人脉。人脉关系好,自己够拼,够勤奋都是有钱赚的。在城市做保险,都是靠自己多跑业务,多拉客户,能说会道,服务态度好。这些只是我个人的见解,其实只要每个人懂得利用身边的资源,不管做什么都能获得收获。


黄大大人


因为保险公司招的是客户,培训专业知识可以忽略。

产品体系也不一定完善。

保险公司没有底薪,就算有也是前进新人,责任底薪,买多少对应相应的底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