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大清怎麼不往北擴展呢?

走起66831851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清朝的領土擴張非常迅猛,除了繼承明朝的中原地區之外,在蒙古高原、新疆、青藏高原等都有大面積擴張。

然而,面對廣袤的西伯利亞,清朝卻沒有延續擴張的步伐,這是怎麼回事呢?“靜Yes”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苦寒之地,非清所想

在清朝,如果犯了死罪,是要被推到菜市口的。

當然了,如果皇帝大人心情好,法外開恩,你就不用咔嚓一刀了,而是改為流放,具體地點是寧古塔。

寧古塔,一個讓清朝犯人瑟瑟發抖的地方。

之所以瑟瑟發抖,是因為去這裡除了九死一生,更重要的是:確實很冷。

寧古塔在今天的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清朝時期這裡是犯人流放的場所,因為氣候嚴寒,所以發配到這裡的人,很少有能夠活得自在的。

雖然沒有咔嚓一刀,但是嚴寒的氣候會代替皇帝殺死犯人們。

而此時,清朝的最北疆域到哪裡了呢?

答案是外興安嶺,距離寧古塔1300公里。

寧古塔尚且條件如此惡劣,那麼更北部外興安嶺就可想而知,再往北就更是難以生存。

這樣的地區,別說種地了,放羊都夠嗆,清朝拿來做什麼呢?

事實上,在石油天然氣資源被發現前,西伯利亞價值很低,在北極局勢白熱化之前,西伯利亞價值等於零。

沙俄佔據這裡,除了對土地的貪婪,更是對毛皮的渴望。

更加當時的氣候資料,從北緯58度向北,就是大面積的凍土區。這裡距離外興安嶺已經很近,所以可以說,清朝已經達到了中華帝國所能達到的北界極限。

2、還未安內,無以攘外

今天的我們知道乾隆皇帝自詡“十全老人”。

因為他有“十全武功”,在他在位的60年時間裡,共取得了10次戰爭的勝利。

聽起來非常威武,但是我們反過來想,和10次勝利相對應的,是10次叛亂,10次起義、10次社會動盪。

這就很可怕了。

事實上,從清朝入關到1820年,在近200年的時間裡,清朝一直在疲於奔命。

打擊吳三桂、收復臺灣、消滅準噶爾汗國、奪取西藏、撲滅白蓮教起義等,清朝很忙。因為將大量的精力都用在了“安內”上,所以清朝的“攘外”就顯得有心無力了,特別是對沙俄而言。

我們知道沙俄在北,清朝在南,如果清朝想要向北開疆拓土,是必要與沙俄發生正面衝突,而一旦發生衝突,清朝所要付出的代價要更加高昂。

因為清朝向北每進一步,就要多一分後勤補給的難度,而沙俄每進一步,就會得到一分更加溫暖的土地。所以清朝向北的難度是巨大的。

再加上清朝內部此起彼伏的反抗,因此清朝沒有多餘的精力向外開拓了,尤其是北部。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有兩種原因,一,當時沙皇俄國以經十分強大清政府沒能力向北擴展。

二,擴漲的目際是為了掠奪財富。往南擴漲有肥沃的土地,和大量廉價人力。

清朝時期沙皇俄國正在全面擴漲,俄羅斯為了領土在雅克薩和清政府進行了一場大戰,雖然沒有吃多大虧,領略到俄國的強悍。從地裡環境上來說,西伯利亞是大面積一望不邊的凍土,千里無人煙,不適合人類居住。守著沒用的凍土要長年屯兵駐守,代價太大是賠本的賣買,當然他不會往北護展。


從根本上講,滿人是半農半牧民族,跟漢人接觸久了,吸取了漢民族的習慣。往南擴展有肥沃的土地,勤勞的人民,這是最大的誘惑。


張峰149764346


因為北方有俄羅斯啊,當時俄羅斯正在東擴,已經侵略到清朝的邊界了,清朝能阻擋住俄羅斯的腳步,並將領土擴展至整個蒙古高原和外興安嶺,可以說已經是極限了。事實上對於中原農耕王朝來說,蒙古高原以北的土地並沒有多大擴張的價值,清朝是半農半牧的少數民族政權,其統治核心就是以蒙、藏為藩屏拱衛中原,因此才能建立大中華內亞邊疆體系,如果是漢族王朝的話恐怕連蒙古高原都難以擴張,更別說與俄羅斯交手了


李徵鴻


當初俄羅斯的土地貧瘠,環境也很艱苦,氣溫很低而且還有很多的猛獸,而且俄羅斯地廣人稀,很難去關機,如果向北擴展,是一個費時費力不討好得工作,當時得俄羅斯國力也不弱,而且當初大清朝無論是從經濟、人口還是軍事上來看都已經進入到了飽和期,軍隊防守諾大的邊疆,保衛國內的安定就已經很勉強了,也很難再去分出兵力去攻打貧瘠損失又大的俄羅斯土地了。

總之,俄羅斯當時就像是個刺蝟,殺掉之後不但會蟄著自己,肉還少,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


不好好學習睡不著


人們對土地的開發是有個過程的,中國古代對西伯利亞的唯一需求就是戰略縱深。當地酋長給皇帝上貢一點貂皮,海東青。皇帝就會賞賜酋長一堆金銀珠寶。朝廷管這些地方還是賠錢的,而當時的技術只能讓古人看到上面是白茫茫一片,下面有啥寶物根本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