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哪些和元宵节有关的诗词?

Amuwa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民间一直有“小初一大十五”的说法。

关于元宵节的诗歌,可以说浩如烟海。于我而言,最喜欢的还是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个名句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的这首词描绘出元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与众不同的人。这首词上阕除了描写元宵节彩灯、烟火、有人等一片热闹的盛况。下阕,专门来写人,一个个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穿着盛装的游女们,却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千百次的寻找中,总是难觅踪影,失望之余,忽然,眼睛一亮,发现了灯火阑珊处的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只为那一瞬间,才恍然大悟,也不枉千苦苦的寻找:那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宵节欢腾场面,以及那惹人眼花的丽人游女们,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没有此人,这热闹非凡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与趣味呢!

可以说,辛弃疾的这一首诗是写元宵节的极品诗歌。后来王国维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来比喻学思的最高境界。

当然脍炙人口的元宵诗歌还很多。

比如“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径落梅。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唐寅《元宵》)

至于现当代写元宵节的诗歌那就更多了,我不一一例举。


文踪旅迹


宋代的文学家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比较有名,流传至今。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在唐宋时期,元宵节是少男少女们邂逅的最佳夜晚。 那么现在来点怡情古风调调吧 。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中的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描写了元宵佳节热闹繁华青年约会的故事。

那时候的元宵节游灯会,越是热闹喧哗, 那些隐秘的青春情愫生长的越发恣意。 古代的女子“三步不出闺门” 只有到了元宵灯会才被允许结伴出门看灯赏玩。 这正好给少男少女提供了邂逅爱情的机遇

因此,元宵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你不能宅在家里 ,因为有种爱情开始于相遇。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里描写道: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夜,让我们相逢在此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