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绝密文件突遇坠机,两弹一星元勋这一举动让人泪目

中国空气动力中心大院里,有一座纪念亭矗立在松林山上,苍松掩映间,依稀能看到亭上刻着的三个大字:永怀亭。这三个字,是由张爱萍所题,以纪念一位并不广为人知的科学家。

1968年12月5日凌晨,一架小型飞机即将着陆时突然失控,坠毁在附近的一片玉米地里。一声巨响后,飞机燃起大火,浓烟腾起,把天空照的通红。救援人员赶来后,发现现场已经惨不忍睹,但四处散落的遗体中,却有两具紧紧抱在一起。当救援人员用力把两人分开后,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两具面目全非的遗体中间,夹着一个皮质公文包,由于两人身体的保护,文件包只是有些烧焦,打开后,一份热核导弹试验数据文件依然保存完好!

携带绝密文件突遇坠机,两弹一星元勋这一举动让人泪目

图: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

这样的景象,让救援战士跪地痛哭,这两个人就是他们力学研究所的副所长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知道郭永怀飞机失事遇难后,钱学森嚎啕大哭——他们知道,中国失去了一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说起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人们可能对“郭永怀”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他的天才、他的成就、他的故事,同样堪称传奇。

1909年4月,郭永怀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一个农村家庭,同那个年代所有的农村孩子一样,郭永怀不仅要承受艰辛的生活之苦,更要经历战乱动荡的岁月。但靠着聪颖的天赋和辛勤的努力,他一路学习进步并考入北大,在1938年美国庚子赔款留学基金考试中,他更是在30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与钱伟长、林家翘以相同分数被录取。

在美国求学期间,郭永怀开启了绝对学霸之路: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他仅用半年时间就拿下了硕士学位,并在毕业后前往加州理工大学,师从流体力学大师冯·卡门,并在此遇到钱学森。后来康奈尔大学要创办航空研究院时,郭永怀就被推荐过去,成为创立者之一。

携带绝密文件突遇坠机,两弹一星元勋这一举动让人泪目

图:郭永怀在创建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院时的合影

生活舒适,学术精进,郭永怀在美的辉煌人生似乎就要这样续写下去。1955年,钱学森顺利回国后,就开始不断给郭永怀写信,邀请他回国工作。郭永怀收信后内心澎湃,虽然迫切想要回到祖国,但手中有一个已经答应朋友的研究任务,重情守信的他决定做完研究后再回国。

一年后,研究顺利完成,郭永怀准备动身回国。在同事组织的送别会上,郭永怀把自己尚未发表的手稿一张一张全部扔进火堆烧掉,通过这种公开方式让人再无借口阻止他回国。1956年秋天,郭永怀和爱人乘坐邮轮回到祖国,受到亲自接见。在钱学森担任所长的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中,郭永怀担任起副所长职务,两人齐心协作使研究所迅速成长起来。

携带绝密文件突遇坠机,两弹一星元勋这一举动让人泪目

图:郭永怀在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1960年3月,钱三强前来拜访郭永怀,邀请他承担原子弹研发的力学保障工作。而就是这次拜访,就是这次长达3个小时的交谈,让郭永怀和核武器自此结缘。当时,苏联单方面撕毁协定合同,给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核工业带来巨大困难,临危受命的郭永怀就负责起原子弹的理论探索和力学研究工作,从此频繁往返于北京和西北之间,开始了颠沛奔波的生活。

携带绝密文件突遇坠机,两弹一星元勋这一举动让人泪目

图:在试验现场进行研究的郭永怀

1964年10月16日,我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在原子弹和氢弹试验取得成功后,郭永怀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发射试验。时间指针嘀嗒嘀嗒,逐渐指向了那一天。1968年12月4日,在两个多月的连续研究后,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一个重要线索,便匆忙登上飞机赶回北京。5日凌晨,飞机在离地面400多米的时突然失去了平衡,就在即将坠毁的几秒钟时间里,就在这生死一瞬、本能反应间,郭永怀选择和警卫员一起保护住了文件。

在他牺牲后的第22天,我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我们不知道这次成功和他怀里的那份文件有没有关系,但一定和他多年来夜以继日的付出紧密相关。

而在两弹一星23个功臣元勋里,郭永怀是唯一一个为中国核弹、氢弹和卫星实验工作均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更是其中唯一一名烈士科学家。他在天有知,看到中国在两弹一星研究上进展飞速,逐步成为航天大国,一定会感到欣慰,无悔于回国的选择!

点击“了解更多”进入“兵说军迷装”,总有你喜欢的军旅用品。有情怀,还不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