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军过境,人见人爱!北军过境,人见人恶!

在护国战争中,除了云贵地区,在川南、湘西战区,也展开了如火如荼支援护国军的活动。蔡锷不止一次的提到过,当护国军到达川南永宁的时候,官绅商民悬旗结彩,夹道欢呼。随着蔡锷入川的支队长朱德也说过,自打从云南到四川后“无不箪食而行”!护国军入川后,附近的村民每次都是壶浆箪食送入阵地,多到不可胜数。在湘西的东路司令王文华表示:“我军所至,扶老携幼,壶浆箪食,馌彼前线”!可见湘西地区对护国军的支持不亚于川南!

护国军过境,人见人爱!北军过境,人见人恶!

关于参军和筹措粮饷,川南、湘西的人民群众跟云贵地区一样,仅仅四川叙永县就筹款三十多万元。乡团之遥为声援者至七千多人,他们主动向护国军报告敌情,带路指路,甚至有人人民还拿起武器,直接参战!在叙州白沙场之战中,就有帮忙运输子弹的人民捡起阵亡士兵的枪来痛击敌人。在贵州军占领九盘子、赶水、东溪等关隘的时候,也“多得棒客之力”!湘西民众每次在护国军和北军对垒或者鏖战的时候,妇女分炊食已进,男子持白刃尾随其后。昼为冲锋,夜为劫营。为此,殒命者每战实复不少。护国军的每一次胜利,除了自身的牺牲外,也是由湘西人民用生命换来的。

而北军和其附庸军队,在湘西、川南处处遭到人民的反对。凡是他们经过的地方,家家闭户,人人远离,想找个向导都找不到!有时候强迫当地人民为向导,还被带入护国军的阵地内。在王维纲进攻酆都的时候,北军的营长以土人余见龙为向导,想从西面出新城,拦截王维纲的部队。但是余见龙却骗着他们“左出大桥”,结果王维纲已经抵达新城,北军的营长还被蒙在鼓里。还有川南松坎两营的北军想让老乡带路从后面包抄护国军,结果老乡带着他们东绕西绕,被护国军实行了反包抄。

护国军过境,人见人爱!北军过境,人见人恶!

在护国战争爆发后,川湘人民在护国军的鼓舞下,纷纷组织武装,加入了护国讨袁的行列。有的是地方自发组织,有的投奔护国军,更多的是散落各方进行游击战。虽然这些民间游击队没有受过正规训练,武器装备也是土枪土炮,甚至棍棒之类的。但是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以逸待劳,经常把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北军打的找不到北。比如要进攻赤水的一营北军,被六十多名乡兵击败,杀北军七十多人,缴获快枪一百七十多支,乡兵仅受伤三人。

护国军过境,人见人爱!北军过境,人见人恶!

那些散落各地的“游击队”,对北军的威胁更大,攻城池、劫军械,砍电线、断交通,让北军防不胜防。北军的哨兵一部小心就会被击杀,在北军经过的道路上设下埋伏,北军一经过就“啸起抢擒之”,还有伪装成砍柴的,趁北军士兵不注意就杀人夺枪。根据蔡锷说,凡是操着北方口音的人,没有十个人以上是不敢在乡镇行走的。这些民间游击队神出鬼没,见北军人少就一拥而上,碰见大部队就躲藏起来,行踪飘忽不定。北军虽然有实力,但是无法施展。慢慢的北军演变成草木皆兵,胆战心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