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核心競爭力真的是技術麼?

你的核心競爭力真的是技術麼?

我們常常需要問自己,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我覺得90%的人會答技術,我認為是不對的,技術只是實現的手段,真正核心競爭力是做事的方式和方法。有些人可能覺得不認同。技術是一段時期的相對競爭力的體現,只是表象。

而且是可以通過獲取知識學到對應的技術,如在大公司進去的應屆生,為什麼在短短几年內,可以獲得足夠快的成長。有人說,大公司大牛多哇,大牛難道會手把手教你,一步一步扶著你。

不會某個技術,不會獨自找資料,不會做實驗驗證。社招進來的,之前的做事方式和方法都有所固化,要重新扭轉他的做事方式和方法,很難。

你的核心競爭力真的是技術麼?

應屆生是一張白紙,所以在早期如果受到這種薰陶,對你終身都有益,即使有一天,你離職了。而這些東西才是你最核心的競爭力。你養成這種競爭力後,到一個新的領域,如你以前是做Android的,有一天你去做C++了,或者做前端,甚至是做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或者是跨行做生意,或是成為投資理財顧問,你也許剛開始啥也不會,但是你按你之前的好的做事方式和方法來,先摸清這個行業大家都在幹啥?做了些啥?

有哪些需要補課充電的。等等。你可以通過一段時間學習,尋找突破口,達到快速上手。這才是你形成競爭力的表現。

你的核心競爭力真的是技術麼?

那為什麼絕大部分公司,招人還是要看技術基礎呢?

這是不衝突的。基礎是能決定走多遠的條件,明白為什麼?明白內部實現,就是做同樣一件事,產生不同結果體現,如很多人用過okhttp,用過glide,但是每次做功能時,只是調用了下API,就完成了,沒有去弄清出框架優缺點,以及內部一些細節。還有框架的精髓部分是什麼?

甚至可以延伸到裡面有哪些比較好的設計模式?為什麼好?解決了什麼樣痛點。這些都是同一件事情的不同體現。相信有些人這樣去做了,有些人可能壓根就沒想過。

你的核心競爭力真的是技術麼?

幾年後,有人開始獨擋一面,有人還是停留在調用API的基礎上。當獨擋一面的人,再去市場競爭時,自然選擇的機會會多些。同樣,在待遇上也會高些。經驗只是時間問題,只要一直保持這種做事方式和方法與別人不同。即使被一部分公司拒了,也不影響他們對自我認知能力的否認。

很多時候,面試也看機緣,分很多情況,公司要求比較高,暫時達不到,機緣未到。公司要求和能力匹配了,待遇談不攏,機緣未到。公司要求和能力匹配了,待遇也談攏了,同時有很多選擇,最終沒選,也是機緣未到。公司要求和能力匹配了,待遇也談攏了,中間因為一些其他原因入不了職,也是機緣未到。

所以你看吧,沒去成一家公司。就有這麼多個情況。不過,無論在哪,只要你是堅持形成自己核心競爭力,以後遲早也會有機緣的。

你的核心競爭力真的是技術麼?

如果你堅持技術才是王道,你會感到技術無窮無盡,有時你發現你無時不刻在學習,好像離別人差距還是那麼遠。要說做項目,實現功能,這些我都會哇,而且做得還很多,怎麼就這麼大差距。你做項目時,只是在想著做項目,沒有把它向更好,更健壯的方向去努力。

做事的方式和方法,就是快速實現,質量不是太高。所以,你把你一年前的代碼拿出來看看,如果你有一種,這什麼渣渣代碼,恭喜你,你這一年進步,且對你做事方式和思路有提升。如果你沒有任何感覺,還是覺的很好,沒有什麼改進。說明你這一年在原地踏步。這個方式很簡答,你們也可以試一試。

你的核心競爭力真的是技術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