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周易还会被认为是迷信吗?

谈生活看世界


当今社会,认为《周易》是迷信文化,真是令人难以想象!首先,历朝历代,学习研究《周易》的人,都是具有良好的文化与文学造诣的,最著名的学者,孔子,他研习阅读《周易》竹简本,反复阅读参悟,把连接竹板的线绳都磨断了几次,俗称"韦编三绝",表示其学习的功夫。后来又把所学所悟的内容,汇集成册,号称《十翼》,就是《周易》的翅膀,又称为《易传》!后人把《周易》与《易传》合起来称为《易经》。孔子研习《易经》之后,自言道,学习其之后,人生可以无错无误也。可见《易经》对他帮助有多深远的。这是中国人的事例,再讲一个外国人的案例,他是日本人,叫高岛吞象,在日本称“易圣"。在中日甲午战争前,他就告诉日本军部,中日战争,中国必败,日本能胜,问题是历史都应验了,他也把这些资料出版发行,公之于世了。现代人怎么看,特别是中国人怎么看呐?还在喊是迷信吗?还迷茫啊?答案是肯定的,不要再自欺欺人了,更不可无知者无畏了!醒醒吧,认真思考一下,何故。现在美国人也开始关注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古文明,古文化,大学里都开设《易经》讲堂,为什么?难道美国人也会迷信中国古人算卦的游戏,根本不可能的。别太幼稚了。其实,算卦只是《周易》一种使用方法,它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它是告示后人为人谋事业的基本法则与运行规律。现代人一谈八卦,《易经》,就是摇卦算命,不值得相信。所以,就一叶障目,否定《周易》的合理性,科学性,哲学性。本来《周易》就是从占卜算卦中来的,古人用长时间的积累,验证,用大量事实数据,提练总结出相同的结果,记录下来,传于后世,让人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趋吉避凶的。同时,它又有一个现实意义,每当你碰到相同的或相似的事情时,它们的运行过程也是基本上一样的状态。这就是《周易》存在的价值,也是它能传播到今天,流传影响全世界的真实的原因。阅读《易经》,你会发现我们现实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对应的卦象,对照卦体卦象卦辞爻辞,也就能象听到一个长者在提示你,该怎么做了。如乾卦,初九,第一爻,爻辞,潜龙,勿用。这是说,你是一个刚刚下社会大学生,虽然是读了几年书,有一些文化知识,但是没有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先要稳住情绪,耐心学习,虚心求教,积累能量,不可急于表现自己。"勿用"不是“无用",是说不要急着使用,要有一定积累才可以上台展示自己的能力。如上九,是第六爻,也是最后一爻,爻辞说,亢龙有悔。什么意思?是人到退休时就要放下一切,功名利禄。不要贪。长江后浪推前浪,不愿放弃就会被拍到沙滩上。这时候后悔也晚了,所以《易经》便告诫人们,在什么位置,干什么事情,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如总经理,你要管好公司运营大事,却去关注保洁大姐工作状况,又去管仓库事务,这叫不当位。问题来了,现在这样事例很多的,象不懂足球者管理足球项目,不懂建筑知识却监管施工质量,等等,都是不懂得《易经》原理,不知事物发展变化内在规律,总以为自己以为的就是以为正确的,这都是无知的表现,不愿精益求精的思想。要知道,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规则,规矩,规律的。《易经》里就是介绍万事万物运行变化的规律的。所以,《易经》才流传到今天,也将传播下去!


比乐人生


周易被认为是迷信,是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世人公认的、具有科学解释和哲学意义的易经,这一点不解决,周易还会被一些人认为是迷信的,根本的改变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本人撰写 了《辩证唯物主义新论》和《易经新论》两书,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在今日头条上进行着《易经新论》的连载,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收看,有不同意见可以商榷。


于雁鸣的哲学与易经


易经是古代科学,和封建迷信无关。为什么说是古代科学呢?有什么佐证易经是科学呢?我们可以看一下古代易经保存至今最完整的著作《万年历》就知道它的科学性,实用性了!迷信说是指那些特殊的预测学因为它的“私密性“导致了它在传承的“特殊性“而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比如,《乾坤万年歌》《推背图》《烧饼歌》《悬空风水》《渊海子评》等等……但是当你看到通过《易经》能够把自然变化计算到像《万年历》这样精确的时候你还能怀疑它的科学性吗?


秀水平夷1


官方如今只承认其易理哲学方面,可以理解,毕竟是无神论马列唯物主义理论为地基建立起来的国家。其占卜方面只局限于民间小团体,国家似乎也没有针对限制,但由于存在不少江湖术士,使其蒙尘颇多。秦始皇焚书坑儒,周易被冠以占卜之名逃过一劫,而如今恰恰相反,周易能经受两千余年时代变迁,依然可以流传不灭,或许就是因为她是万道之源的易经演化而成的原因吧。不论何种时代,她都有被利用而无法抹杀的那个闪光点。违心摘其术,唯物择其理,治国彰其道,修身奉其正。道就像包罗百味的一道菜,可以满足一应众生口味。


国产腕表


《易经》不可否认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博大精深,解其本即是自然科学。关键在于能解其《易经》之本者凤毛麟角。应该说《易经》是自然高科技理论,同时论证万物正反为一生理命题,使95%的人无法理解而认为《易经》是迷信。随着国人文化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易经》终会去其迷识其本而大放异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