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圣人?

云台雪拂


鄙人才疏学浅,斗胆发表下我的看法。圣人,超凡入圣,立于地又在地之上,虽为人又在人之上,生于平凡,终于超凡。


圣人入了道,与道同存,不生不灭,造化万物。何谓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千古名句解释的了很多。古往今来,求道者万千,虽然言道典籍很多,终不过应了苏东坡大诗人的那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玄之又玄,众眇之门”,道需要我们凡人去悟,而圣人经悟道已得道。

我扯了半天发现自己说的不清楚,是我自己水平有限,但还是厚着脸皮点了“发布”。


某暴发户


圣人不死,愚人不止,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个世界从来也没过什么圣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的本性基因决定人都是有缺陷的动物,所谓圣人都是历代皇权社会统治者经过乔装打份用来愚民的道具,只不过近百年来,圣人没找到,在群氓共推共举共造中,神倒是造了不少。但终究是“穷猿奔林,无暇择木”,当不得真。回头看西方,自柏拉图以降,即使不再提哲人王,而是设计一整套制度、价值观、生活方式,让大家在其中幸福自由平等地生活。

  中西方在追求贤人治国的路径上,经过数百年发展,已经发生了悄然改变。西方基于“人性本恶”假定,即承认人是理性经济的,会有私利私心,无论此人道德水平多么高,都会受到私人利益的诱惑,都有可能做出有违法律道德要求的行为。故而,人性都存一种必要的恶,光靠道德的说教是不管用的,必须要靠法治约束,逐渐发展出一套严密的监督、制约和惩处机制,使掌权者将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手莫伸,伸手必被抓。可以肯定一个充斥圣人社会必定是伪道德伪君子满街跑,一个砖制人治的落后的违反人性的社会。

刘天大夫


圣人是具有理想化的人格的人。

什么是理想化呢?因时代而异。在古代,比如农业社会发达的情况下,要求可以看看孔孟的经典,有具体的描述。

到了如今,这个理想恐怕又变了,古代的圣人,不会玩微信看来是不行的了,所以当今的圣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尽可想象。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理想化的人格都是需要接地气的,佛陀也是“着衣持钵”入城乞讨的,孔子被楚狂所讥讽,这都是号称圣人的。

所以,圣人一要符合时代要求;二要符合人性面目。舍此则缘木求鱼。根本就不可能有所谓圣人了。


朵夫QD


保持清醒很重要,对于思考和成长,因为人很容易走入群体偏见而不自知。对于人在大事大非上,在重要环节上做到适度,尽量反思反省已很好。时刻保持清醒是圣人,人类没有圣人,只有局域的和历史阶段的伟人,在严格意义上讲圣人不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