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战神韩信的六张脸谱,每一张都精致绝伦

一、

明朝学者茅坤曾经编了一本《史记钞》,他在书中封了6位神仙:

文仙,司马迁;诗仙,李白;辞赋仙,屈原;酒仙,刘伶、阮籍;而最为吃瓜群众津津乐道的兵仙,则属于韩信。

他的理由是这样的:“破魏以木罂,破赵以立汉帜,破齐以囊沙,彼皆从天而下,而未尝与敌人血战者。”

意思就是说,韩信总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地球母亲的褶皱皮肤来打败敌人,从来不用猛打猛冲。

从此以后,韩信在“国士无双”的名声之外,又加上了“兵仙”的称号。

不仅仅是名字被摆上神坛,而他的形象也越来越模糊,只剩下几个成语陪伴在身边,供吃瓜群众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国士无双、胯下之辱、多多益善......

一个屌丝崛起的大将军,

一个横扫半壁中国的无敌统帅,

一个左右天下走向的诸侯王,

一个被后世景仰的兵仙,

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韩信说:“我足足有六张脸谱,每一张都很精致绝伦。”

大汉战神韩信的六张脸谱,每一张都精致绝伦

二、

在韩信未成年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

即便秦朝环境保护政策很好,保留了许多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但韩信都没有看上眼。

他背着母亲的遗体来到了一处荒地,郑重其事的把母亲埋在荒地的中心位置。这倒不是韩信占有欲强烈,而是他有一个梦想:

将来要一万户人家为母亲陪葬。

一万户,按人口算是5万人左右,而韩信要他们在死后都埋在这里,在另一个世界伺候他亲爱的母亲。

在等级秩序格外森严的年代,这是国家级大人物才能有的待遇。

由此,可见韩信的野心有多大。

其实仔细想想,能够事业有成的人心中都有一股气。

这股气支撑着他们度过苦难的岁月,也帮助他们在平庸的年代,依旧充满信心。

在巨大的挫折面前,他们可以咬牙挺过去;

在暗无天日的时候,他们可以埋头苦练内功;

在机遇来临的时候,他们可以迅速抓住。

这股气,就叫做希望。

只有胸怀希望的人,才能战胜岁月的折磨,迎来光芒万丈的朝阳。

大汉战神韩信的六张脸谱,每一张都精致绝伦

韩信是个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为了让情怀落地,他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

母亲去世后,成为孤儿的韩信依旧苦读不辍,只不过他只喜欢看一种书——兵书。

走在路上,他手里拿着书在看;回到家里,他捧着书在看;闲来无事的时候,他还在沙地上指划山河。

因为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业余爱好上去,导致他根本没有其他任何技能。

种田,别逗了;经商,也不会;估计平时人缘也不太好,所以公务员队伍也不欢迎他。

没有收入来源,也得吃饭吧?

韩信决定,去朋友家蹭饭。一连蹭了几个月,朋友的老婆就嫌他烦了,从此对他紧闭大门。

说实话,韩信这样的蹭饭朋友,换我我也烦。

好在淮阴县的水资源丰富,纵横交错的河道里有无数的鱼类,那就去钓鱼吧。

一个小伙子没有任何生存能力,只能靠钓鱼为生,河边洗衣服的大娘都替他害臊。

有一天,一位大娘看不下去了,就拿出自己的便当递给他:“小伙子,吃吧,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韩信默默打开便当盒,赫然发现一条油炸大鸡腿,瞬间感动的鼻子发酸:“大娘,将来我发达了,一定好好报答您。”

这就是韩信的第一张脸谱:不屈。

即便身处泥潭,也绝不辜负生活;

即便是一朵狗尾巴草,也要笑出一朵花来。

不屈服于当下的平庸,只向希望的阳光奔跑。

大汉战神韩信的六张脸谱,每一张都精致绝伦

三、

公元前209年,陈胜在大泽乡打开乱世的枷锁。

原来六国大地的贵族,趁势举兵响应,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支,叫项梁。

韩信苦学多年的专业,是军事。军事对口的工作岗位,是乱世。那就什么都不说了,在项梁军队经过韩信家乡的时候,他带着自己的宝剑就参加了工作。

韩信没有项羽的贵族出身,也没有刘邦的长袖善舞,所以他的起点非常低——基层士兵。

但金子总会发光,在那个文盲遍地的年代,能识字就是了不起的知识分子,何况还是懂兵法的专业对口人才。

所以韩信的职位在一步步的提升,他的眼界、经验也在一步步的积累。

他见过前线最惨烈的厮杀,

也见过最无奈的生离死别。

他亲手杀过无数的敌人,知道军队该如何取胜;

他亲自经历过项梁战死,知道主帅的错误判断,会给军队带来多大的损失。

丰富的理论知识,结合无数的实践经验,让韩信发生了质的变化:他逐渐具备了一名伟大统帅的素质。

人丑就要多读书,工作就要多锻炼,真的是前辈的伟大经验。

大汉战神韩信的六张脸谱,每一张都精致绝伦

随着工作业绩的提升,韩信在项梁战死后,成为项羽警卫员,相当于上尉军衔。

众所周知,领导警卫员、秘书都是吃香岗位,将来随便安排一下,就等着美滋滋过日子吧。

但那是对普通人而言,韩信不是普通人。

他利用工作之便,经常向领导递小话:“我觉得那里可以打一下,肯定能赢。”“你这个决定不对,会付出很大代价的。”

“哎哎哎,项羽你丫是不是傻......”

哪个领导能受的了这样的属下,人家也是要自尊心的好不好,等待韩信的只有项羽的白眼与呵斥。

韩信也心里苦啊,明明是正确意见,为什么就听不进去呢?你大爷的。

可有人听进去了,他就是项羽麾下头号大将钟离昧。

一个警卫员能得到集团副总的赏识,可见这个警卫员何止有两把刷子,起码有十七八把。

大汉战神韩信的六张脸谱,每一张都精致绝伦

项羽的傲娇气质,在灭秦后发展到极致。

想想吧:26岁的年轻人经过短短3年时间,就打败几十万的敌人,成为灭秦的主力队员,真正的掌握了时代的话语权。

膨胀,难免的。

项羽这类贵族有一天通病:他们只看到自己的功业,却忽略了别人的欲望。

普通人,也有成功的需求嘛。

韩信这个普通人,在项羽的军营里再也找不到自己梦想的归宿,于是,他做了一个伟大的决定——跳槽。

是的,我用了“伟大”这个词。

在项羽功业最辉煌的时候,敢于转身说拜拜,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和魄力的。

而韩信做为项羽的身边人,能够放弃到手的高薪和身份而从头开始,这份勇气和魄力足以称得上“伟大。”

这就是韩信的第二张脸谱:勇气。

他不再追求苟且的生活,而是真正为自己的价值而活。

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他转身就走,绝不带走一个铜板。

大汉战神韩信的六张脸谱,每一张都精致绝伦

四、

在后世两千年里,对韩信的评价基本有统一标准:“目光短浅,对刘邦抱有天真的幻想。”

孔子曰:“不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问题,就是耍流氓。”

翻开史书,就会发现韩信有一个基本的信念:“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而这种信念,是贯穿春秋战国时代的基本价值观。

从项羽集团裸辞后,韩信来到了刘邦的队伍中。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有才华的人,到哪里都会被赏识。

这次赏识韩信的,是刘邦的老乡夏侯婴、萧何,他们像献宝一样,争着把韩信推荐给刘老板。

当时刘邦刚刚被项羽赶到汉中,估计心情不太好,对夏侯婴、萧何的推荐也不太上心。

这时,潜藏在韩信心中的“国士梦”复苏了:“既然你看不起我,那我也看不起你,走你。”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牵了一匹马就走了,打算寻找下一个机会。

可萧何是真的欣赏他,怎么舍得放他离开,听说韩信撒丫子跑了,连报告都来不及打,就上演了一出“月下追韩信”的美谈。

这可把刘邦吓坏了:“萧何要是跑了,我跟谁打怪升级?”

萧何告诉他:“韩信是国士无双,你一定要拜他为大将军。”

好吧好吧,看你的面子,我就大方一次。

从此以后,韩信一跃而起,成为汉军的大将军。

大汉战神韩信的六张脸谱,每一张都精致绝伦

由一介布衣之身,因君主的赏识而成就高位,这种套路是不是很熟悉?

没错,管仲、张仪、苏秦、乐毅等牛人,都是以这种套路登上高位,建功立业。

韩信追求的,只是君臣平等对话的姿态。

刘邦的登坛拜将,让韩信感动的热泪盈眶,决心将满腔的抱负,为刘邦的江山画出最美的颜色。

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出陈仓、定三秦、灭魏、擒赵、破代、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为刘邦打下大汉帝国的半壁江山。

公元前203年,刚刚打下齐国的韩信,写了一封信给被困荥阳的刘邦:

“齐国实在太狡诈了,不如设立一个代理齐王,才能镇得住。我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要不我试试?”

刘邦一看这封信,感觉自己要被气死了:“老子被困在这里,就盼着你来救命呢,你可倒好,居然趁机要挟老子。”

一件事,引出利益纠纷中两个人的态度:

刘邦想要的,是大一统帝国的郡县制;

韩信梦想的,是春秋战国时的封国制;

这也是韩信的第三张脸谱:尊严。

你看的起我,我就看得起你;

你以国士待我,我就以国士报你;

我为你打江山,你就得给我回报;

君臣间可以平等相待,而不能成为畏畏缩缩的奴仆。

大汉战神韩信的六张脸谱,每一张都精致绝伦

五、

《一代宗师》中说:“所谓大时代,不过就是一种选择,选择去或是留。”

刘邦选择迎接扑面而来的时代变革,拥抱了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帝国制度。

而韩信选择留在他梦想中的岁月,君臣间如朋友,合得来则留,合不来则去。挺起腰板,堂堂正正的活在天地间,不为功名利禄而低三下四。

为此,韩信可以在攻下齐国后,理直气壮的伸手问刘邦要齐王的爵位,他的理由很简单:“我为你建功立业,你就要给我封土地,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嘛。”

也可以在拥兵几十万的时候,拒绝项羽的拉拢,放弃三分天下的宏图伟略。他的理由仍然只有一个:“刘邦对我好,我不能背叛他。”

站在我们的角度来看,刘邦和韩信都没错。

他们只不过是在社会转型的大时代中,做出了各自的选择罢了。

这也是韩信的第四张脸谱:挣扎。

读懂了韩信,就懂了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甚至王国维、陈寅恪,在大时代中的渺小与反抗,以旧社会的规则闯荡新社会的苍凉与无助。

读懂了刘邦,也就懂了领袖们,以一己之力迎接新时代的勇气和雄心。

大汉战神韩信的六张脸谱,每一张都精致绝伦

六、

韩信并不是谦谦君子,他也有私心。

公元前202年,刘邦带兵赶到垓下,他想象中“千军万马来相见”的壮观场面并没有出现,因为韩信、彭越都知道:

“项羽要完蛋了,这是最后一次瓜分地盘的机会。”

在得到刘邦的承诺后,他们才带兵前来,在垓下给了项羽最后一击。

连着两次被要挟,刘邦要是不愤怒,那就不是刘邦了。

公元前201年,就是平定天下的第二年,刘邦借口去云梦泽渡假,邀请韩信也来喝酒撸串。结果,一见面就把韩信给五花大绑,渡假也取消了,直接回长安。

刘邦盯着韩信的眼睛:“有人告你谋反。”

韩信冷漠的回答:“敌国破,我也该死了。”

回到长安后,刘邦还是放了韩信,并给了他一个“淮阴侯”的爵位。

如果他能安分守己,也许还能活下去,但他的“国士梦”又复苏了:

“我对你这么好,你居然坑我。”

“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

这是韩信的第五张脸谱:幼稚。

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搞懂这个时代的规则,还是一厢情愿的活在幻想中的世界。

大汉战神韩信的六张脸谱,每一张都精致绝伦

这之后他的反应是“常居怏怏。”

就是干啥都不高兴,怎么都觉得这个世界抛弃了他,一幅非主流、杀马特的样子。

出去逛街,不小心拐到樊哙家里,人家好心好意的用隆重礼节迎送他,他居然来了一句:“沦落到跟你为伍,真是笑话。”

别说樊哙的暴脾气,换我我也生气。

跟樊哙生闷气也就是算了,关键是他真的打算谋反啦。

刘邦的老部下陈豨被任命为代国的相国,在赴任前,去跟韩信告别。

他们俩手拉手在花园中漫步,韩信说:“你去的地方遍地是精兵,如果你造反的话,陛下一定亲自去讨伐你。到时候我在长安做内应,一定能够成大事。”

陈豨素来相信韩信的才能,对这项计划一口答应下来,刚去代国就反了。

刘邦果然亲自带兵去平叛,韩信在长安也准备起来,没想到被家奴给告发了。

人证、物证俱在,那就别想跑了。

吕雉和萧何想了个主意:“告诉韩信,刘邦打胜仗回来了,请你来吃饭。”为了假戏真做,萧何还亲自去请他:“身体有病,也撑着去吧,走个过场。”

得嘞,进宫就别想出去了。

萧何这个亲手把他推上高位的人,又亲手把他推下地狱。

韩信的第六张脸谱,就是任性。

恃才傲物的是他,目空一切的是他;不识时务的是他,不懂政治的还是他。

其实,人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

大汉战神韩信的六张脸谱,每一张都精致绝伦

七、

《无问西东》里有一句台词特别催泪:“如果提前知道你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真正的英雄,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无数的挫折,

到这个时候你才会知道,要实现心中的梦想是多么艰难;

到这个时候你才会知道,这个世界的苦难有多么恐怖。

也只有到这个时候你才会知道,只有自己内心的强大,才能战胜一切敌人。

有时候人生的差距就在这里:跨过去成龙,退回来成虫。

而能够鼓足勇敢迈出第一步,并且超越苦难、战胜敌人的人,我们都有一个伟大的称呼送给他:

英雄。

韩信以布衣之身闯荡世界,在人命贱如狗的乱世,凭一己之力战胜了贫困的生活、起点的低下、事业的前程、强大的敌人,

即便他有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即便他有不识时务的迂腐,

即便他最终身死族灭,但韩信足以配的上“英雄”的称号。

900年后,杜甫写了一首评价“初唐四杰”的诗: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首诗用来评价韩信,也正合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