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减刑假释办案?

leslie_cheung


减刑与假释,都是在刑法领域的刑罚执行方面的内容。

减刑

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改造教育,确有悔改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

减刑的适用对象,是判处上述四种刑法之一的犯罪分子,并且具备法定的减刑条件。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不能适用减刑。

③实质条件

一,可以减刑的实质条件(可减可不减),犯罪分子,因其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改造教育,确有悔改表现,或有立功表现。

以下四个方面,应当认为是确有悔改表现:1,认罪悔罪;2,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3,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4,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 对职务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组织(领导、参加、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罪犯,不积极退赃协助追缴赃款赃物赔偿损失,或者在服刑期间利用个人影响力和社会关系等不正当手段意图获得减刑、假释的,不认定其“确有悔改表现”。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确有立功表现:1,阻止他人实施犯罪活动的;2,检举、揭发监狱内外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查证属实的;3,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4,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的;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积极的;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较大贡献的。

二、应当减刑的条件(应该减),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有以下表现之一,为重大立功表现:1,阻止他人实施重大犯罪活动的;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3,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的;4,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5,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6,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7,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④减刑的限度,即犯罪分子减刑过后,应当实际执行的最低刑期。根据我国《刑法》第78条规定及有关司法解释,减刑的限度为: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对于死刑2年缓期执行的罪犯,不能少于20年。如判决前先行羁押的,羁押期应记入实际执行的刑期之内。

⑤执行程序,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符合条件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假释,对犯罪分子附条件地提前释放

对象,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限制条件,根据我国《刑法》第81条之规定和有关司法解释,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才可适用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防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考虑其假释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实质条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危险。1,认罪悔罪;2,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3,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4,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 所谓没有再犯危险,是指罪犯在执行期间一贯表现好,确有悔改表现,不致违法、重新犯罪,或是年老、身体有残疾(不包含自伤致残),并丧失犯罪能力。

假释考验期及其考察。《刑法》第85条规定,: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刑法》83之规定: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

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考验期限为十年,自假释之日起算。被假释的罪犯,除有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减刑,其假释的考验期也不能缩短。 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情况;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⑤假释的法律后果,1,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没有再犯新罪或者发现漏罪,或者违法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2,在假释考验期内再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并依照《刑法》71条之规定实行数罪并罚。3,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漏罪的,应当撤销假释,并依照《刑法》70条之规定实行数罪并罚。4,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

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犯罪分子被假释后,原判有附加刑的,附加刑扔须继续执行。原判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⑥程序,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符合法定假释条件的,裁定予以假释。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

恩,上述答案,一成自己回忆,九成翻书(捂脸),如果可以也是想全靠记忆写下来,但是学渣一个,回忆不够全面具体(捂脸)。

本来也想过,是不是要通俗一点,简洁一点,不过可能是功夫不到家,还有就是我想严肃地看待这个问题,于是,通俗不了,简洁不了...

(´×ω×`)终于打完了,手已残。耐心看到这的,麻烦留个赞再走(´×ω×`)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滴人间~~


嗦壳巫


谢邀!办案是某案例犯案实行侦查.收取违法证据取得法律的实据为办案。减刑假释用在所有触犯刑律而受到法律制裁被服刑的犯人。每年一到二批对犯人改造比较好的实行记功.积极分子表彰或减刑的奖励。假释是建立在服刑的犯人.判刑的刑期多少或许是八年以上?某犯人几年来年年受到立功表现多次被减刑的基础上报请法院假释,提前回到社会投入新的生活从新做人的机会?但必须告诉的是假释的犯人不等于回到社会同享公民权?如果提前一年到二年被假释的,应该讲这一二年必须受到当地派出所.居委会监督,如果没有重新犯罪的由当地公安机关报请检查院审核后上报法院截决,正式成为公民.享有政治权利或所有自由权。!


54648793395


服刑人员在服刑中认罪服罚,确有悔改,认真改造!立功受奖,个人提出申请,监管单位本着公平公开的原则,征求驻狱检察院的意见,向所在地法院提出申请了,法院召开听证会,依法裁定减刑,假释,假释罪犯必须服完三分之二以上刑罚,回到社会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永宁一叟


通俗讲,减刑假释对象是己决执行刑罚中的服刑人员,由刑罚执行机关根据法律规定提请人民法院对表现好的服刑人员给予减刑假释的奖励措施,是惩教结合的法律制度。使服刑人员认罪服法努力改造,早日回归社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