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拿到拆迁款的朋友,现在生活得怎样?

刘凯伦


我有一个朋友。我们县要进行棚户区改造。他有一个房子。怎么说呢?房子加院子在一起挺大的。他爸。以前是挖矿的,后来出了事故。她妈从他小时候就有病。后来在他16岁的时候就去世。他是他爷爷奶奶供养他到高中毕业的。但是他不好好学习,整天和一些社会上朋友胡混,高中没毕业就混社会了。政府一共赔了他大概五六十万。这小子背着他爷爷奶奶偷钱。整天和他的狐朋狗友吃喝嫖赌。过了3,4年,我大学毕业了。就看到他在给别人做广告牌的店里做学徒。


我是胖哥呀


近年,因为拆迁,诞生了一大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而这些因拆迁致富的人群中,并不乏刚出社会不久的年轻人。拿到大额拆迁款几年后,这些年轻富豪会有如何的变化呢?一般,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生活保守型

保守型的人,会将拆迁款划分成三份使用。一部分会首先将拆迁款购置一套房子,先解决住房问题,这部分往往是金额较大的一部分。第二部分会存到银行里,每个月收取一定的利息,整个家庭也有后备资金。第三部分,会想着做点小生意,或者对原来的生意进行投资。

保守型的人在拿到大额拆迁款后,生活状态并不会有什么太大变化。因为他们认为:在当今社会,这点钱哪能算有钱,有了这点钱,只能说没有以前那么被动而已,但是也容不得任性花。

2、尽情撒欢型

有一部分人,在拿道拆迁款后,立马辞职、去国外旅游、买豪车等等,一补曾经压抑的内心。这样的人,往往缺乏长远的规划,只看到眼前的享乐。如果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补给,在经过肆意的物质享受之后的不久,这类型的人很快会被打回原形。

3、无所适从型

这类型的人会比较少,但也还是有的。一般,他们之前的家庭条件不会太好,一时半会拿到这么多钱,反而不知道该干嘛了,买房子、创业、投资......不知道该做什么,说要自己做生意,但不知道做什么,一直没法选定目标。

拿到拆迁款后,不同的人所呈现的不同生活状态,往往和个人的财商有关。当前,财商、情商、智商三者齐驱并驾,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随着发展节奏的日愈加快,财商素养必将成为孩子未来竞争力的标配。


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认为的:孩子的财商教育,越早越好。通常在2--3岁的时候,孩子就会对金钱有初步的概念,这个阶段的孩子可能会模仿爸爸妈妈拿着钱买东西的样子,或者学着爸爸妈妈拿着手机出示微信和支付宝的二维码进行支付。

和其他的家庭教育一样,财商素养的教育也需要潜移默化,爸爸妈妈要善于结合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授予孩子正确的教育。

1、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钱,别让它反客为主

在传统的教育经验中,关于钱的话题我们都会一语带过,因为容易俗。其实,钱本身只是生活的交易载体,只是因为人的参与就变成了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将服务于我们的发展;用得不好,它将突显人性的阴暗一面。

所以,我们首先要让孩子知道财商里的“德”。

例如要节俭,这是被善于经商的犹太人视为民族的美德,我们要教会孩子思考“这钱该不该花?如何用将更合理?”。

例如懂珍惜,人有时候的确需要买点自己平时用不起的东西,因为那是一种态度和向往,但是绝不能过度,失控了就是对自己努力的糟蹋。

例如走正道,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要教会孩子不要心存侥幸走捷径,赚取钱财必须要遵守法律法规,通过正当的渠道与手段进行。

2、教会孩子掌握基本的经济与理财知识

财商教育,犹如罗马帝国的建立,无法一蹴而就,因为它涉及非常广泛而庞大的知识体系,包括了常见的经济原理、经济规律、经济法规、理财常识等等。

所以,爸爸妈妈要善于结合我们日常的消费、储蓄、休闲、教育等生活案例,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段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

例如,在孩子5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告诉孩子“决定一个物品价格的高低,在于人们对它的需求度产量”,如房子,它之所以可以越来越贵,正是因为大部分人都还需要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而对于孩子所提出的一些问题,爸爸妈妈也可以适当引用经济学知识作答,例如孩子会问“为什么爸爸喜欢用华为的手机,而不是苹果手机呢?”,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因为华为手机满足了爸爸在工作方面的应用,这是爸爸用手机的主要需求。合适的,才是最好的选择。

财商教育的意义,就是启发孩子对金钱和消费树立正确的态度,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经济原理,对真实的世界有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

3、创造并重视与孩子互动实践的机会

任何的教育,都不应该与实践脱离,正所谓:实践出真知。

脱离实践的教育,会让孩子无法产生深层次的感悟,缺少持续的学习动力,融汇贯通和实际应用就更谈不上,久而久之,容易将父母的口头教育抛诸脑后。

脱离实践的互动,会让父母无法得知孩子理解与应用的程度,缺乏优化的参考值,久而久之,容易导致父母的教育与孩子的成长出现脱节。


发现爸爸


拆迁拿到拆迁款,等于一夜之间摇身一变成富翁。

我们这近几年城中村一个不留大拆迁,诞生了一大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

但有钱后的生活,真是各式各样,性格不同,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同。

就拿我认识的几个拆二代来说:(名字不便说,用甲乙丙来代替)

1、保守型生活

甲朋友30多岁,拆迁后拿到了八百多万补偿款。他兄弟两个,每人分得不到四百万,父母留了一部分养老钱。也算是合理分配了拆迁款。因为他家没拆迁之前已经是三套房,各自一套。所以,分到钱后不用担心买房问题,完全自由支配这些钱。

我这个朋友一直就做服装生意,之前是个小门面房。分到钱后又开了一间分店,夫妻两各自管一间店。剩下的钱大部分存银行了,拿出一小部分做了个理财。生活状态并没有什么太大变化。

我也问过他,有钱了怎么不好好享受享受生活?他说:“当今社会,这点钱哪能算有钱。不敢随便乱花,只能说儿子以后结婚不用发愁了。我夫妻两的养老也差不多,这么一合计,这些钱还紧张呢。”他这种想法,不得不给他竖大拇指。

2、尽情撒欢

乙朋友就比较随意了,他家拆迁好像拿到了六百万左右,就他一个独子。所以父母也没特意给他分钱,给他特意办了张卡,自己花就好。父母一直就比较宠他,所以对他花钱从来不管。

他原本在一个不错的单位工作,待遇也不错。拆迁款到手后,立马就辞职了。之前车开的是现代,拿到拆迁款的第二天,就喊他邻居一个小伙去4S店各自买了辆宝马。并且鼓动女朋友也辞职了,两人每天腻在一起享受生活、四处旅游、吃喝玩乐。但乙朋友有个好处,人不花对他女朋友挺专一,有钱后也没变心。只是变得无心上班,也没听他对以后做过什么规划,只是尽情撒欢。

3、无所适从

丙朋友,之前经济条件并不怎么好,一直给别人打工。拆迁后也拿到了几百万,但他可能由于没想过会有这么多钱。拿到拆迁款后,不知该怎么用这笔钱。辞掉工作后,说要自己做生意,但不知道做什么,一直没选定目标。

他有个爱好,喜欢买彩票。有钱后依然买,而且越买越大,以前只是十几块、几十块的买。有钱后,基本都是一次买二百元以上,甚至想过自己开个彩票店。家人劝也不听,一个月光买彩票也得花几千块。自己生活上到一直还是省吃俭用,就是舍得在买彩票上投资,谁劝也没用。唯一用这笔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就是买了套一百平米左右的房。以后,估计就奔波在彩票路上了。

一个人在忽然拿到一大笔拆迁款,变富后,确实是像人们说的,得看你能不能驾驭了这笔钱。否则,这些钱可能帮到你,也可能会害了你!

【谢谢朋友们耐心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等,发表看法,一起互动交流!】


龍族社


你身边拿到拆迁款的朋友,现在是怎样生活的?

我们家就是拆迁户,拆迁从长远来说真不是啥好事也有点舍不得,毕竟宅基地没了,但是短期内手头上突然一下子多了一笔钱确实能大幅改善生活,但是有不少拆迁之后因为理财不当导致破产的,拆迁之后这钱怎么用真需要慎重!我今天给大家介绍四个案例,前两个是我们老家小县城的,后两个是杭州本地的。


老家小县城的情况:

第一个:我们家的情况

我们哪儿是个县级市,我们家原来是郊区后来城区扩建也并入了城区,当时遇到修路被征迁了,我们是以房换房,因为小地方房价很低,拆迁安置房房价就更低,我和弟弟都已经不在老家所以最终还是决定把老家的房给卖了,当时我已经靠自己的努力在杭州买了房,拿到这笔钱之后我买了第二套房产目前在出租中,我弟当时拿到这笔钱正好凑够了首付也在杭州这边安了家,应该说这笔钱对于我弟属于雪中送炭,对于我属于锦上添花!主要是解决了异地买房的问题,原来咋过还咋过!


第二个:我们家邻居的情况

他家情况同我家差不多,邻居比我爸年轻一点我叫叔叔,他们共分得390平方左右的房产,拿到房之后就卖掉了两套安置房得了几十万现金,他以前是做木工的,有了这笔钱之后这位叔叔基本上就过上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好日子,如今这几十万基本上打了水漂,其中约十万被短信诈骗骗走,还有三十万左右借给了私人放高利贷,其实当初我们就提醒他不要这样做风险太大,但是他不听,早两年对方还给他一点利息,这两年本金都要不回来了,十有八九是没了,家里有了钱宝贝儿子也不是省油的灯,工作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沾染了不少的毛病,我都替他介绍过工作,但是吃不了苦干不长就回去了,去年结婚也花了不少钱,到现在为止家产已经耗得差不多了,后面如果还这样好逸恶劳我都替他们着急。


杭州本地的情况:

第三个:我身边的许多同事

其实这样的同事很多,我们公司本地人没有几个不是拆迁户,这里以前属于农村如今拆掉了搬进高楼,基本上也是分几套房子然后拿一部分现金,全部选货币的少,绝大多数人也都是原来怎么生活现在怎么生活,这笔钱拿到手之后往往两个方面的花销比较多,第一就是再买一套商品房,特别是家里有孩子要结婚的,既有投资的考虑又有不想在安置房里结婚的新风俗,第二就是换一辆好点的车。


第四个:我身边的一个同事

他原来是我们公司的厨师,后来辞职自己给人做流水席去了,他们家也同其它同事一样遇到了拆迁,但是有了钱之后人就不安分了,他以前就喜欢打牌,有了钱之后打得很大,最终欠了一屁股赌债去年春节前跑路了,有如此遭遇的人我熟悉的只有这一个,但是我听说有类似遭遇的杭州这边很多,有赌博破产的有吸毒破产的,反正对于这些人来说拆迁真不是好事!


心安理得君


我想我很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也是拆迁户之一。我们的村子位于陕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附近,因为要扩建机场而被拆迁。相比其他地方的拆迁户,我们这里基本上一家三口除了付回迁房的钱,也就能分个三五十万。而同事的家属于城中村拆迁,加上父母一家五口分了200多万。那么这些拿到拆迁款的朋友,现在都过得怎么样呢?

1、有钱有闲的生活

很多城中村拆迁户,拆迁后分了几套房,他们把房子装修后租了出去。过着地主收租的生活,也不用上班。开好车、穿名牌、出国旅游,好不潇洒。

2、普通人的生活

这里面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用钱作了投资,期待更高收益的人;一种是不懂得理财,但是会守财的人。这两种人都考虑的比较长远。

3、落魄的生活

有句老话叫“德不配位”,用到钱上也适合。很多拆迁户都是一夜暴富,他们在忽然变成有钱人后,不知道如何合理的使用钱财。买豪车,穿名牌成了他们的目标。而他们也成了很多不法分子眼里的猎物,我叔的儿子就被诱骗赌博,一夜就输掉了自己26万的汽车。这些人不善于经营又过着奢侈的生活,如今的日子连拆迁以前都比不上。

其实在农村拆迁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婚姻问题。有的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拆迁款匆匆结婚的,有的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拆迁款匆匆假离婚的,如今的他们也各有悲欢。拆迁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生的百态!


大农圈


上啥班,短视频招聘APP为您解答

以下回答来自上啥班用户互动留言

我生活工作在国内一个二线城市的开发区,中国众多经济新区中的一个,这个地方在20年前就是农村,因此我周围的拆一代、拆二代非常多。他们也用拆迁后各式各样的人生轨迹让我总结出本地拆迁户的几个主要生存模式。


一、这一类人凤毛麟角。利用拆迁得到的拆迁款或者出售拆迁楼得到的现金投资实业,慢慢由小工厂小作坊发展为当地颇具规模的民营企业。过上了更加衣食无忧的生活,出门带金链,开豪车,操着一嘴地道的方言。


二、部分人没有其他的生财之道,因为拆迁前都是朴实的农民,所有的祖宅、土地换来几套拆迁房和部分拆迁款,这点房子和钱不敢乱动,但为了生存,出售一部分拆迁房开个小店,五金店、小饭馆、小超市、水果摊,挣得的收入用来作为家庭开支使用。


三、最多的人是种了一辈子地,现在没有地了,只有房子和拆迁款,自己又没有其他的生财之道,也没有投资眼光,只能把房子出租给外地人,自己去附近找一份简单的工作。年纪大点的通常是保洁、清洁工、保姆,中年人做一些物业管理、超市销售员,年轻人做保安、开出租。


拆迁户通常因为在短期内收到可观的拆迁款再加上“本地人”的光环加持显得不可一世。但这类人往往缺乏更好的谋生技能,在迅猛的城市化发展浪潮中,逐渐沦为社会边缘,最终只能靠收租或者做基本的简单的劳动来生存,社会地位也逐渐下降。


我认为作为拆一代应该把更好的资源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利用物质财富的优势加大下一代的教育投资,而我所见到的本地的拆二代,通常兼具傲娇与无能两种本质。


以上

上啥班,帮助你在职场里做得更好。欢迎小伙伴们关注上啥班微信公众号,我们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等你哦~


上啥班


太原这些年都在拆迁,拆二代遍地都是,身边也有不少几百万、上千万的拆迁户,说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吧。

1、奢华的生活

城中村拆迁之前其实也都有钱,每年租金少的也有十多万,多的几十万,但是这些钱大多是有老人掌握的。拆迁以后,年轻人分到不少钱,大部分过上了奢华的生活,什么奔驰、宝马、路虎都不是事,名牌包包手表,四处旅游,家里保姆月嫂伺候着,好不让人羡慕。



2、投资

不少拆迁户还是想过收房租的生活,于是投资买房成为拆迁户最多的选择,这也是大家吐槽拆迁户推高了太原房价。

还有一些朋友有钱以后,投资饭店、酒店、健身房、车队等行业,但总体来说投资失败的比例比较高。



3、嫖赌毒

现在拆迁户吸收了之前返贫的教训,嫖赌毒的拆迁户已经少之又少了,但也有,大多是倾家荡产,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很多拆迁户过的比较休闲的生活,每天吃吃喝喝、打打麻将,过的不亦乐乎,只要不败家,这成百上千万的家产过好这辈子应该是没问题了!

关注我,一个专注房产的媒体!


疯狂太原人


阿喵没有拆迁的朋友,只有喜欢八卦、爱追综艺的心~

北京有一档节目《第三调解室 》,大致就是调节家庭邻里纠纷的节目。但是由于北京的特殊性,太多拆迁户来这个节目,讲述自己的故事了


亲人反目成仇

北京的老房子一般都是在父母名下,比如这起节目中的百岁老人。老人尚在,兄弟姐妹几个就为了这事,把家里搅得不得安宁

老太太尚在,儿女就想把老太太名下所有财产都分干净!但是老母亲的财产此时是万万不能分的,她还有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看病养老,都靠着那点财产

60多岁的时候,就把父母的东西都分光了,到了赡养的时候,子女都开始提条件了


不同的节目,几乎都有相同的主题

赶上拆迁,是好事,却也是亲情的考验

还没拆迁,子女就像要房子,为了能够获得大量的拆迁补偿

父母有自己的考虑,结果反目成仇。


亲情,是上天赐的最大的缘分


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时刻


阿喵的小雷达


问题的本质是:如何面对从天而降的巨额财富。

大部分人短时间内过得不错,但是很多人随后都陷入了困境。


拿到拆迁款和中彩票类似,不需要付出实际努力,即可获得巨额财富,这部分财富来源于项目再开发的增值收益,脱离了按劳分配、按需分配、按资分配等传统分配制度。这个时候就要考验一个人的承受能力、抗诱惑能力和理财能力了。

承受能力

赵本山、范伟在2003年春晚上为我们呈现了一部精彩的小品:《心病》,演绎了赵丽蓉担心刚刚中奖300w的丈夫范伟承受不了忽然中得巨款,于是带着丈夫去看心理医生,恰巧来到了退休村长赵本山新开的医院,阴差阳错中突破心理障碍的故事。小品中创造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台词,比如心拔凉拔凉的、母猪的产后护理等等,不过最后还有一句范伟的决心:“哥呀,现在我什么都想开了,钱算什么呢,它跟生命比起来简直是一文不值啊!如果苍天再给我一次机会,哎,再给我对付几年,啊!我一定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别说是三千块钱,就是三万、三十万、三百万,我也会微微一笑,绝对不抽!”小品中范伟和赵本山就不具备强大的承受能力,中了巨款之后就“嘎”一下子抽过去了。这不是玩笑,人类心脏的跳跃和收缩是有极限的,好消息对神经刺激过大,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就会导致心脏收缩加强,心跳剧增。



另外,我们都知道《范进中举》的故事,当一个人忽然面临意想不到的巨大喜悦的时候,短时间内就会丧失判断力,被喜悦冲昏头脑,失去理性。

抗诱惑能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抗诱惑能力,有人可能会说,我烟都戒了,还有什么戒不了的?我们自认为自制力很强,其实是接触的诱惑还不够。当我在小学的时候,我能保证不逃课去网吧,因为限制条件实在太多,没钱、老师家长管、18岁以下不许去网吧,与其说自制力强,不如说太麻烦、太危险。当我长大了,我不去网吧,不是因为自制力强而是因为网吧已经没有诱惑了。


作为成人的我们也一样,我们没有很多钱的时候,做起事来限制就很多,有些事我们知道不好就不去接触,没接触到自然就控制得住。当我们财力丰富了,现有的娱乐和生活就满足不了我们,我们就会去寻找新的刺激。尤其这种财富来的如此突然,我们花出去甚至都不会心疼。

理财能力

前两关如果顺利挺过了,那么你面临的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难题:如何管理巨额财富。

拆迁分两种,城市居民拆迁和农民失地拆迁,城市居民还好些,房子拆了换个住处,工作还在。对于失地农民来说,有的就失去了土地,失去了生活来源,仅有补偿款。

几百上千万看似很多,但是要维继一家人几十年的生活,也不是一件简单事。

现在实例就很多了:

一、挥霍型

有得到拆迁款后见异思迁闹离婚的,有买豪宅、豪车肆意挥霍的、有的沉醉黄赌毒,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最终都面临破产和潦倒,上网搜这样的例子简直不要太多。

二、投资型

在被拆迁人群中,也不乏拿到巨款做投资、干事业的,但是这一类人实在太少。

三、牟利型

当然这一部分人,说出来我想会得罪人,但是社会如此也不必隐瞒。有人脉资源或职务之便的人,提前在拆迁或者征地区买房子、购地产,从而牟取暴利,这部分人都很精明,钱肯定不会被挥霍光,但是他们难逃恢恢法网。

总体来说第一类人占大多数,钱挥霍光了,有的会想办法赚,但更多的是沉迷于新形成的生活模式: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奉劝这一类朋友,一定要对自己的财产做好规划,等到用完的一天,再想办法就来不及了。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是一个小小的轮回,几千年的历史,能够为人熟记,能够留下故事的又有几人呢?那么生活的意义又在哪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人类发展的永恒话题。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自身的能力和社会位置,埋头于提升自身能力,永远好过醉心于吃喝享乐。一技在手才能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竭泽而渔只会坐吃山空。

巨大的财富是上天对你的恩赐,不要将这恩赐人为的变作惩罚。


尹禾


说到拆迁款,我想到了自己的经历,说实在的,拆迁是一夜暴富的最好办法。但是很多人拿到拆迁款后就不会计划,当然可能也是计划失败导致生活又回到了原点甚至还不如前!就比如我!

我来说说我们家两个极端的的吧。其中一个就是我!

2010年出头的时候我们家是住在当地城市的算是一个类似老街的地方,周围都已经是高楼大厦了,唯有我们那一小片地方还是低矮的平房,我们当时就做梦着啥时候能拆迁让我们也住上高楼。

终于如愿以偿了,在年中的时候说是要拆迁建大型购物中心,我们心里当然非常的开心,因为开发商有钱加上我们那片地方也都是相当好的,所以开发商给出的价格也是很令人满意,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么多的钉子户,至少我们那没出现。所以很顺利的我们拿到了900万的赔偿外加房和店面各两套。。这对于我们当时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我和我哥分了钱后,我得了400万和一套房一个店面。另外一百万留给了老人自己花,我和我哥的起点可以说是一样的,而我和我哥的命运现在却完全不一样。

不同的人生

我哥当时他拿着400万只留下了50万其它的钱全部被他重新投入到开发商那里拿了7个店面。时至如今他光那几个店面的租金一年都有几百万了,日子过得非常得好,全家也其乐融融令人好不羡慕!

而我,当时不顾老公以及其它家人的反对,做了许多所谓的投资,其实就是被传销给骗了,先后经历了好几个外汇盘,1040,云数贸,结果导致我不仅把我分到的400万全部砸进去了,而且我的房子店面都卖了,现在婚也离了孩子也跟着他爸生活,我还欠一屁股的债。虽然我现在醒悟了也在努力的工作尽快的偿还债务,可是今后的生活却很难过得特别好了。但是这都是自己的错,能怪谁呢?


现在我加入了民间反传联盟,我在这真诚的呼吁大家,天上真的没有馅饼只有陷阱。请大家一定不要相信别人的花言巧语,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