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中小學減負失敗、培訓班屢禁不止?

近日網上一則視頻引發網友關注熱議——

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藝術樓,大批家長帶著孩子來上暑假興趣班,一名四年級的小朋友正在凳子上寫作業,當被問到是暑假累和還是上學累時,他

突然流下了眼淚……

為何中小學減負失敗、培訓班屢禁不止?

為何中小學減負失敗、培訓班屢禁不止?

媽媽問題一出,小男生也不回答,也不願面對鏡頭,只是默默流下了眼淚。

為何中小學減負失敗、培訓班屢禁不止?

現在,全社會都知道做學生很辛苦:不只是在上課的時間要辛苦讀書,即使在放假時間也是完全不得閒。

的確,現在的課外班把孩子的時間表擠得滿滿當當,還有各種興趣班也是吃不了兜著走,給學生個人帶來了很大的學業壓力,經濟壓力也讓家長們苦不堪言,所以教育部門才會辦法各種禁令,嚴禁中小學課外補課,佔用假期時間。

即使這樣,家長們也是絞盡腦汁為孩子報名了一個又一個課外班,更有甚者,直接找到老師要求“補課”,老師不答應就各種遊說。

為何中小學減負失敗、培訓班屢禁不止?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就了現在的局面,教育部門嚴謹的課外培訓班屢禁不止、中小學減負也成為一句空口號?

因為,問題並不在教育上,減負失敗只是表面的現象。根源的原因不解決,只是治標不治本的話,即使有效果,那也是暫時的。

學生為什麼那麼拼命競爭?為了更好的學校,更好的能力。為什麼去競爭更好的學校,學習更好的能力?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生活地更好。一句話:為了物質,為了更好的生活。

因為社會的競爭激烈,也因為社會的現實殘酷。

為何中小學減負失敗、培訓班屢禁不止?

孩子們從小就被灌輸:不成功就會被看不起,不成功就會過得苦,想生活更好,只有好好學習。家長和孩子的思維中,“不學習=貧窮、落後、被欺負”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於是才有了家長砸鍋賣鐵讓孩子學習,孩子三更眠五更起上課補課的現象,生怕輸在了起跑線上。

社會上的情況投放在學校裡孩子們身上就是這樣,它就是影子,實體不變影子是變不了的,頂多是暫時擋一下。

減負的根源不在教育,更不可“一刀切”。

減負放大了教育資源差距

“減負”另一個可以預期的後果是給基礎教育帶來極大的不公平。

我國的九年義務教育是大眾教育,所有人不論貧富都在可以在學校接受同樣質量的教學。雖然不同地區、不同學校教育資源分配有差別,但是公立學校的教育水平還是基本一致的。

為何中小學減負失敗、培訓班屢禁不止?

不同家庭的孩子都是在同樣的環境中接受教育,他們的起點和機會都相對平等。當“減負”弱化了學校教育,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學校不補課了,減少了學生的在校時間,那麼這部分時間就由家庭自由支配。

有錢有閒的家庭,可以在這個時間段給孩子請家教,提高孩子的應試能力;也可以出門旅行、遊學,帶孩子去見見世面,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而那些沒錢沒閒的家庭,既沒能力為孩子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又沒時間陪護和輔導孩子,孩子在假期只會瘋玩兒,毫無收穫。有道是“不怕同學是學霸,就怕學霸放暑假”,一個假期過後,後進生和成績靠前的學生之間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減負這件事要辯證地看

單從學習壓力這方面來講,減負確實是一件好事:可自由支配時間的多了,孩子們可以從繁忙的學業中暫時放鬆一下,也可以發展自己的愛好。

為何中小學減負失敗、培訓班屢禁不止?

但是放在社會大背景下來考慮,競爭日漸激烈,“減負”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這一點從高考改革就可以看出,改了那麼多年,方式變來變去,終究是以“選拔學生”為最終目的,這一點不改,高考的外在形式再怎麼改,都沒意義。

升學也是一樣,哪個學校的不是靠入學考試來篩選生源的?後面的“選拔”在那裡等著,中小學再怎麼強調“減負”,也只是一紙空談。

你覺得呢?

內容來自:中國教育之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