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聲音越響,學生“負擔”越重,如何才能真正“減負”?

“減負”聲音越響,學生“負擔”越重,如何才能真正“減負”?


“減負”聲音越響,學生“負擔”越重,如何才能真正“減負”?


全文長 70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9 分鐘


“減負”聲音越響,學生“負擔”越重,如何才能真正“減負”?


精彩導讀

一刀切、線性化、看似公平優先的減負對策不能真正減負,只會使學生、家長之間的比拼從課內轉移到課外、從公校轉移到民校、從清晰統一轉移到各自混戰、從一次性決鬥發展為多輪次廝殺、從學生之間的智力遊戲升級為家庭間的全方位軍備競賽。


為什麼越“減負”學生負擔反而越重?


數字: 1985年以來,中央政府層面下達的“減負令”累計達49次。

過去三十年來,“減負”聲音越喊越響。

形成反諷的是,“負擔”卻越來越沉重。

運用線性思維在錯誤的方向上進行“減負”,可能是負擔越來越重的重要原因。

線性思維: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看似對症治療,表面看頭和腳不疼了,實際病灶卻轉移到其他部位,整體健康狀況反而更差。

逆向思維:頭疼醫腳,腳疼醫頭,看似緣木求魚,有時卻恰恰能收到奇效。一刀切的線性減負模式非但收效甚微,還可能事與願違,適得其反。

不從系統思維的角度認識“減負”,不跳出教育看教育問題,僅僅從學校、教育小環境解決學習和教育的弊病,無法從整體的角度解決問題,甚至可能在整體上惡化教育生態。

來看看如下的“線性思維”式減負的效果吧。


“減負”聲音越響,學生“負擔”越重,如何才能真正“減負”?


其一

縮短學生在校時間能不能減負?

你說負擔緣於學生在校時間過長嗎?

好,我就縮短學生在校時間,小學低年級下午三點半放學,高年級和初中下午四點放學。

結果如何呢?

提前放學帶來的幾個病灶轉移:

一是農村小城鎮的黑網吧歡天喜地;

二是城市雙職工父母的接送壓力加大;

三是各種託管機構和補習機構趁虛而入,各種收費高昂的“興趣班”“補習班”應運而生。

學生由圈在學校寫作業變成了進入補習機構寫作業,寫作業的強度比在公辦學校有過之無不及。所謂提前放學只是將學校和教師的負擔轉移到家長身上,變成了家長的經濟和時間負擔。

誰是“提前放學”的獲利者呢?當然是各種課外補習機構。

分析:在學校時間長短和學生負擔輕重未必正相關,在學校呆的時間長,未必學習負擔就重。問題的關鍵不是在學校呆多久,而是在學校幹什麼。如果是在學校開展無休止的刷題,當然是加重了學生負擔;如果是在學校老師指導下完成作業,剩餘時間開展體育、興趣、藝術、實踐活動,這樣的在校未必就是“增負”,反而可能恰恰是“減負”。當然,如此以來,這無疑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學校和老師的“負擔”。“負擔”的破解需要資源的支持,關鍵是誰來為“負擔”買單。

其二

減少書面作業量能不能減負?

你說書面作業太多,負擔太重?

好,我就控制書面作業,硬性規定小學低年級不留書面作業。

結果如何呢?

快樂的一、二年級到是輕鬆了,等孩子到了三、四年級就傻眼了,突然發現自己的孩子啥也不會,到了考試頻繁的中學更是無法應付。“機靈”的家長主動給孩子增加書面作業,“負責”的名牌中學和民辦中學還是按考試成績錄取新生。所以,誰要是相信了“快樂教育”,在享受了短暫的“快樂童年”後,等待學生和家長的鐵定是“悲慘少年”。減少低年級書面作業,實際效果是把負擔轉移到高年級。

分析:作業是學習的重要環節。不留作業使學生得不到起碼的思維訓練,浮光掠影的知識不能內化為能力和習慣,必然會導致高年級負擔的迅猛增加。即使是一、二年級,正是培養學生閱讀、書寫、運算習慣的最佳時期,也需要一定量的書寫、運算作業。錯過了這個養成學習能力的“黃金時期”,反而會增加未來的學習負擔。真正的減負是通過恰當的訓練提升學生的能力,而不是一味減少學生訓練的機會。當然,訓練量應該控制在多少為宜,需要由學科專家、心理學家共同研究制定。

其三

劃片招生,免試,搖號入學能減輕學生和家長負擔嗎?

為了遏制中小學的擇校熱,取消小學和初中的入學考試,實行就近入學或搖號入學,也被認為是推進教育公平和減輕學生負擔的重要政策。就實施效果而言,這項政策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入學測試壓力。但後續博弈結果如何呢?

副產品A:考試競爭轉化為學區房競爭。劃片招生的結果是優質學校周邊的“學區房”價格暴漲,學生之間的成績競爭在一定程度上轉化為家長之間的經濟競爭,學生的考試負擔轉化為家長的經濟負擔。

副產品B:統一公開的陽光考試轉化為暗箱運作的“影子考試”。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公辦學校不能考試錄取招生,或通過所謂“特長生”錄取優質生源,或暗中聯合校外民辦機構,通過奧賽、盃賽等賽事“曲線救國”。由於“影子考試”的應試難度更大、經濟開銷更高,學生準備這些所謂的“特長考試”“某某盃賽”所要投入的經濟和時間成本,遠遠高於原來的傳統入學測試。如此“影子考試”取代“公開統一考試”的模式,事實上反而使普通子女的入學更加困難。

副產品C:民辦“名校”的崛起和公立學校的塌陷。民辦學校是享有辦學特權的“法外之地”。特權之一:公立學校不能考試錄取新生,民辦學校卻享有考試的特權。特權之二:公立學校不能跨區域招生,民辦學校卻可以跨區域招生。特權之三(這個實際是優勢):公立學校用人機制死板,薪酬缺乏吸引力,而民辦校則機制靈活,應試驅動,高薪聘請名師,其中有不少是來自於公立學校的資深老師。民辦學校由於生源好、師資優、考試密、升學率高,形成了良性循環,不斷膨脹,儘管收費高昂,家長仍趨之若鶩。當民辦學校壟斷了優質生源後,其他公立學校缺乏優質生源時,公辦校淪為“學渣”集中營,其校風可想而知。望子成龍的家長只能被裹挾著砸鍋賣鐵也要追捧民辦校。民辦校崛起的的後果就是當地義務教育階段的公立學校大量塌陷,接著是家長們教育支出的急劇攀升。

分析:取消考試入學,無法遏制兩個衝動:學校選擇優質生源;家長選擇優質學校。只要這兩個衝動存在,家長和學校總會合謀打造考試的“替代品”。有需求就有市場,你不讓考試,我創造競賽;你禁止競賽,我發明所謂的“特長生”;你禁止錄取所謂特長生,學校和補習機構裡應外合暗度陳倉;你切斷補習機構和公辦校的利益鏈條,資本就打造民辦校“曲線救國”。只要家長們的剛需存在,辦法總比困難多。

在優質教育資源供給不足的情況下,人為抹平公立學校之間的差距,徒增家長和學生的選擇成本。


“減負”聲音越響,學生“負擔”越重,如何才能真正“減負”?


其四

取消重點班和重點校會減輕學生負擔嗎?

長期以來,重點校、重點班在各級學校大量存在。國家多次發文取消重點校,嚴禁重點班,把其作為“減負”的重要手段。

實際效果又如何呢?

你不設重點校,換個名字叫“示範校”;你禁止“重點班”我改成“實驗班”“創新班”,換湯不換藥。

一種觀點認為,重點班把優秀學生集中起來,配備學校的優秀師資,享受更多的教育資源,對平行的非重點班是一種教育不公平。

這個問題反過來看,優秀學生和普通學生混合編班,在大班教學的現狀下,教師的教學起點非常尷尬,分層次教學無法真正落實,只能按中等難度組織教學、佈置學習作業。對於優秀學生來說,上課等於浪費時間,作業淪為無效作業;對於中差生來說,上課如聽天書,作業難如登天,上學如同上刑。這就是混合編班的尷尬:教師裡外不是人,降低難度吧,學霸吃不飽,提升難度吧,差生叫苦連天。解決辦法之一是教師在班級內實行分層次教學和分層次作業,但由必然帶來教師備課、輔導、批改作業量的激增,自然鮮有教師如此折騰自己;解決辦法之二是小班教學,個性化輔導,但現有的教學資源根本不允許。

學霸吃不飽,怎麼辦?

當然是到課外培優機構提升自己;

差生聽不懂,負責任的家長也會找家教補課。

如此一來,取消重點班的結果就是進一步增加了兩端學生的學習和經濟負擔。

分析:公平不是讓所有學生接受一樣的教育,而是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平等不能理解為均等。飯量大的和飯量小的都吃一樣的標準營養餐,顯然有的營養不良,有的消化不良。問題的癥結是,部分家長硬是拒絕承認自己孩子學習能力不足的現實,幻想著通過“搶跑”“加餐”“補課”就能讓孩子迎頭趕上,逆襲反超,結果反倒是徒增經濟和時間成本。原因很簡單,你在“加餐”,別人也在開小灶;你本來在學校都消化不良,再在校外加餐往往是雪上加霜。反對重點班的家長往往是普通孩子的家長,他們懷著損人利己的初衷,費勁挖個大坑,想讓別人跳進去,結果卻是自己也深陷其中。

其五

降低課程難度能減負嗎?

減負的另一個重要措施是降低課程難度。

自實行新課程方案以來,一個顯著的特徵是:教材的知識比較淺顯,例題和練習難度也不大,但激烈的中考和高考依然存在。結果一:學生上課都能聽懂,教材上的例題都能理解;結果二:僅僅掌握教材的知識根本無法應付升學考試;結果三:重點學校的實際訓練難度遠遠高於教材;結果四:不少學生到課外補習機構提升訓練難度。

結論:降低教材的知識難度,只是製造了學生“聽懂”“學會”的假象,實際加大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也造成了教師依託教材組織教學的難度。

其六

降低考試區分度不但不能減負,還有違公平。

通過減負促進教育公平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降低考試區分度。

近幾年來,高考和中考的區分度有減小的趨勢。尤其是3+3的新高考方案,實行語數外必考和考生任選三門組合選考,美其名曰減輕學生負擔,增加學生選擇權,促進教育公平。實際情況卻漏洞百出,高考選拔學生的信度下降,甚至可能出現逆向淘汰的可能。

例子:上海已推行的新高考方案中,語數外各150分,學生任選三門組合的選修科目按等級賦分為滿分70*3=210分,總分660分。每門選修的最高等級賦分值為70分,最低等級賦分為40分,眾所周知,物理學科是自然科學的核心學科,也是測試學生學習能力的標杆。但選考物理的考生,卷面原始分即便是滿分,也只能按等級賦70分,卷面分為零分的物理選考生,也至少被賦40分。這就導致物理學科在高考中的實際分值僅有30分,物理學科對升學的實際權重是30/660=4.5%,而英語和語文的權重都是150/660=22.5%。即一門語文或外語學科,對升學的貢獻指數是物理學科的5倍。浙江的方案和上海大同小異,選修科目賦分是100*3=300分,選修科目最低分是40分,故選修科目實際分值是60分。滿分是750分,物理的權重是60/750=8%,英語語文的權重是150/750=20%。

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很多擅長數理化的尖子生,常常未必擅長語文學科,這樣的偏才在重點中學比比皆是。新高考方案顯然將這部分學生陷於尷尬的境界:在過去他們還可以憑藉綜合科目的超強實力而笑傲考場,現在由於喪失了自己的比較優勢,很可能會僅僅因為一篇“跑題”的作文的和名校失之交臂。可以推測的是,頂尖學生不得不淡化物理學科的學習力度,在語文和英語上投入更大的精力。在不擅長的學科上被迫投入大量的精力,這無疑加重了學習負擔。(為了矯正新高考的BUG,浙滬不得不增加過三位一體錄取、自主招生等作為新高考方案的“補丁”,這個“補丁”本身又增加了學生、家長、高校的負擔,本來一次考試能搞定的事兒,非得搞多次考試來替代,包括學考、選考、二次選考、高考、自主招生、三位一體考,這不是增加負擔,又是什麼呢?)

其七

治理校外補習機構能否“減負”?

當下“減負”導致的一個重要症狀是:“學習負擔”和“經濟負擔”從公立校向民辦補習機構轉移,從課內學習向課外補課轉移,從工作日學習日向節假日轉移

在部分大中城市,家長和學生在節假日、寒暑假奔波於各類民辦補習機構,全年無休,為此付出的經濟、時間、精力成本甚至已超出學校的學習成本。

為此,今年上半年以來,教育部牽頭,七部委聯手重拳出擊,掀起治理民辦補習機構的熱潮,似乎要狠剎補習機構氾濫的現狀。措施包括:提高補習機構准入門檻;公佈補習機構“白名單”“黑名單”;禁止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嚴禁公辦學校教師在補習機構兼職;禁止組織補習機構組織學科競賽等。

大半年過去了,效果如何呢?

在應試出口不變的前提下,家長們為“校外補習”的買單,是教育市場的“剛需”。

提高補習機構准入門檻,公佈部分“黑名單”。其主要效果是減少了補習市場的資源供給,帶來的結果是補習市場優質資源的收費提高,部分大型機構(白名單機構)夢裡都能笑醒,徒增家長的經濟成本。

超綱教學、提前教學是補習機構的核心賣點。

如果把這個給禁止了,那家長們還會去補習機構嗎?補習機構不可能自廢武功。頂多是準備兩套教學大綱和教學資料,送檢的一套,日常教學又是另一套。要監管補習機構的教學內容,其監管成本太高,此項措施缺乏可操作性。

嚴禁公辦學校教師在補習機構兼職。首先會提升補習機構的人力成本,此成本會轉嫁為學費提升,最終還是加重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其次會導致部分公辦學校骨幹老師辭職加盟補習機構,反而會加劇公辦學校辦學質量下滑,公辦學校質量下滑會進一步擴大了民辦補習機構的市場。

試圖通過治理校外補習機構達到讓學生和家長“減負”的目的,其效果短期內恐難顯現。


“減負”聲音越響,學生“負擔”越重,如何才能真正“減負”?


其八

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是否能減負?

幾乎所有談及“減負”的文章都認為:中國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源於評價體系過於單一,優質教育資源供給不足。

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同時,也是個偽命題。

近幾十年以來,高等教育資源擴張了不少,高考錄取率逐漸攀升,就是一本錄取率也大幅度提升。但學生的應試激烈程度並未顯著下降,反而呈現愈演愈烈之勢。

很簡單,資源增加了,人們追求更優質的資源。大學錄取增加了,人們追求一本院校;一本錄取增加了,人們追求211院校;大學都成211了,人們追捧985院校;全國大學都成了985大學,人們還會追求清北復交。教育閾值越來越高,增加資源供給治標不治本。

同理,就是把全國所有中學都辦成人大附中分校,也不能減輕任何“負擔”。反而因為大家應試水平的普遍提高,應試競爭更加慘烈。

所謂“優質教育資源”既是一個動態的演化過程,更是永無盡頭的空想。

增加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只會讓應試競爭向更高端轉移。

與其試圖“擴大優質資源”,不如引導學生合理分流(辦好職業高中,提高藍領待遇,給不同國民以同等的社會保障。),給不同的學生以不同的教育出口。與其拓寬獨木橋,不如增加其他的渡河思路。

綜述:

一刀切、線性化、看似公平優先的減負對策不能真正減負,只會使學生、家長之間的比拼從課內轉移到課外、從公校轉移到民校、從清晰統一轉移到各自混戰、從一次性決鬥發展為多輪次廝殺、從學生之間的智力遊戲升級為家庭間的全方位軍備競賽。

在競賽中擁有經濟和認知優勢的家長佔據先發優勢。多輪次的“減負”,一邊在弔詭地製造著新的負擔,一邊在擴大和固化階層的鴻溝。同時,所有參與遊戲的學生、家長、教師在惡性循環中身心疲倦,瀕臨崩潰的邊緣。

很多“負擔”,恰恰是一刀切的“減負”製造出來的。

“減負”聲音越響,學生“負擔”越重,如何才能真正“減負”?


教育公平的真正含義是提供公平的教育選擇權,而不是給所有孩子一樣的教育,讓家庭、智商、性格都千差萬別的孩子們上一樣的學校,念一樣的書,寫一樣的題,這不叫教育公平,恰恰是真正的教育不平等。

公平是做適合的事,而不是要同等的結果。

世界千姿百態,人們千差萬別,這既是教育的自然起點,也應該是教育的必然歸宿。

“減負”的打開方式


筆者贊成“減負”,但不贊成簡單粗暴的“禁止類”“一刀切”“運動式”減負。因為,那些措施反而太容易“增負”。

從系統的角度安排“減負”,把“減負”和教育改革、社會改革、經濟改革結合起來,使“減負”伴隨系統改革而實現。

個人淺見:

1、“減負”的焦點未必一定是縮短在校時間長度、減少作業數量和取消考試。在學校幹什麼比在學校呆多長時間更關鍵;除低年級外,不必過分糾結作業數量,但要制定“作業標準”,像“課程標準”一樣成為國家標準;合理的考試(包括部分競賽)未必會增加學生負擔,不必一味降低考試的難度和區分度,但要限制考試的頻次,每一次考試前後都是學生負擔猛增的時刻。

2、變革學校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可能是比“減負”更重要的事情。學習成為“負擔”,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教育評價和課程內容過分強調“知識”,缺乏實踐性創新性內容;學校的學習方式過分強調“解題訓練”,欠缺主動選擇的自主性學習。如果“學習”簡化為“做題”“考試”,必然催生機械重複的過度“偽學習”。多樣化的課程內容和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可能是“減負”的重要途徑。

3、進一步推進普通高中招生的“分配生”制度,按人口比例將普通高中招生指標的60-80%分解到各個初中,遏制各個初中之間的激烈競爭,引導優秀小學生到普通初中就讀,推進各個初中辦學的均衡。

4、辦好公立學校,才能遏制校外機構和民辦校。辦好公立學校的一個重要途徑是縮小學校規模和班級規模,另一個途徑是創造條件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投入公立學校。

5、教育均衡化是減負的重要途徑,均衡化不等於同質化,不能以消滅優秀學校和犧牲優秀學生為代價,“減負”也需要“不均衡減負”的思路,不能為了公平犧牲效率。

6、下大力氣辦好職業高中,讓職業高中畢業生真正有職業上升通道,給學生家長以更靠譜的教育選擇。

7、進一步調整生育政策,全面放開生育,緩解家長的成才焦慮。

8、從長遠來看,縮小收入差距,提升藍領階層收入和社會地位;突破體制分割,將公務員、事業單位、企業人員、農民在社會保障方面統籌管理,改變社會保障的“等級鴻溝”。給所有的國民以“國民待遇”,減少某些群體的“超國民待遇”,從生存保障的角度遏制就業焦慮,才能從根本上遏制應試教育,根本上遏制文憑崇拜,也是根本的“減負”策略。

很顯然,讓人們焦慮的根源不是教育不公,而是機會不平等和權利不平等。

“減負”,與其是個教育工程,不如說是個社會工程。

“減負”,僅有教育部門在戰鬥是遠遠不夠的。

清華大學楊振寧教授和錢穎一教授曾指出,中國當前基礎教育的最大問題是:過度的機械訓練,對於頂尖學生而言,浪費了他們的高智商,使他們錯過了發展愛好的最佳“窗口期”;對於中下等學生來說,背上了沉重的學習負擔,錯過了培養職業技能的“黃金期”;對於大部分學生而言,忽視了團隊精神、創新意識、想象力、道德品質、心理素質的培養,同時也透支了學習熱情,使大量普通學生在告別學校之時,就是告別學習之日。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兒;

學習,是負擔也是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