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暑期,讓我們用這四個辦法徹底治好孩子的「拖延症」!

暑期已經開始一段時間了,很多孩子玩遊戲,看電視的時候,絕對都是動作迅速,一秒都不願意浪費。可一旦開始做暑假作業,哪怕只有薄薄的兩頁,也都恨不得能拖完規定的兩小時時間。對這種情況,很多家長都是無可奈何,也想了不少的方法,可總是收效甚微。

對於孩子做作業時拖延磨蹭的毛病,原因有很多,因此我們首先需要找到孩子做作業磨蹭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切實的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在開始解決問題之前,家長首先要糾正以下兩個錯誤觀念:

在這個暑期,讓我們用這四個辦法徹底治好孩子的“拖延症”!

1、規定每天做作業的時間

很多家長都習慣與給孩子規定每天做作業的時間,例如早上要做2小時,下午要做1小時之類的。事實上,這就是造成孩子拖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當你給孩子規定了一個時間後,對於他們來說,即便提前完成了,也很難從中獲益,更何況如果被家長知道自己提前完成,很有可能還會被加量。因此,與其被鬱悶的加量,還不如拖到之間結束。就這樣,久而久之,自然就養成了拖延磨蹭的壞習慣。

因此,家長們應該以數量,而非時間來為孩子制定每日的學習內容。

2、單方面制定學習內容。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孩子自己是沒有制定學習內容和計劃的能力的,而且還總會擔心,如果讓孩子自己制定學習細化,很有可能會偷工減料。但是家長單方面制定的學習計劃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不被孩子認可的。在這種狀況下,有了抗拒心理的孩子自然就無法提起做作業的積極性,拖延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因此,在制定詳細內容和計劃時,家長最好是要和孩子一起討論確定,這樣才能減少孩子對學習的抗拒心理。

在這個暑期,讓我們用這四個辦法徹底治好孩子的“拖延症”!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孩子做作業拖延磨蹭,都有哪些原因,以及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吧:

1、覺得作業太難,不會做,因此產生畏難情緒和挫折感覺,最終就表現為拖延和磨蹭。

這是做常見的一種情況,不過,其實這並不算是件壞事。因為有題目不會做,就表明孩子在這些方面還有知識上的缺陷。知道了缺陷,才能進行針對的補救和加強。因此家長不用因此太多焦急,而是要通過正確的方法,讓孩子在做作業的過程中逐漸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在這裡提供一個方法供家長們參考:

A、將孩子的作業分拆為多個小組,並將同類型的題目放在一起。

B、孩子每做完一組,就幫助他分析題目的完成狀況,如果全部正確,就繼續做下一組,如果出現錯誤,則教會他如何解答,並在完成其他組的作業後,再找出與做錯的題目類似的試題讓孩子再做幾題。

C、將做錯的題目記入錯題本,供以後分析使用。

2、缺乏自制力,即便有意願,還是無法控制自己。

孩子控制不好自己的行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只靠責罵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在這種情況下,其實最佳的方法就是父母的陪伴,陪在孩子身邊,當他們出現這一不集中的情況時,就及時提醒的糾正。

在這個暑期,讓我們用這四個辦法徹底治好孩子的“拖延症”!

3、作為環境的影響因素過多,無法集中注意力。

這種情況其實責任在父母身上。保持孩子做作業環境的安靜是一個基本的要求,就像我們自己做工作時,也需要有一個安靜的環境一樣。因此家長在孩子做作業時,請不要看電視,大聲的玩手機遊戲或是聊天。請找一本書,安靜的坐在一旁陪著孩子吧!

4、缺乏動力,能少做一點是一點。

學習原本就難以在短時間內獲得樂趣和滿足感的,因此在沒有足夠的目標的驅動力的前提下,孩子沒有學習的動力也是很正常的。

因此家長在遇到這種情況時,首先需要在孩子完成作業後,給予孩子一定的心理滿足感。

其次,適當的設立裡一些按時完成作業的獎勵,例如提前完成並達到一定的正確率後,可以適當獎勵一些遊戲時間等。

最後,在家長有時間的情況下,通過一些方法將作業變得好玩,比如增加競賽,父母和孩子比賽,父母做三題,孩子做一題,讓孩子“驚險的贏得比賽”,或者根據作業內容,設置一些簡單的遊戲進行結合等,讓孩子能體驗到組惡習的樂趣,最終即便減少了物質獎勵,孩子也就可以從學習中獲得樂趣和滿足感。

孩子的每個行為背後都有其動機和原因,如果只看表面,而不去尋找內在的真實原因的話,我們就很容易因為孩子的那些行為引起各種不良情緒反應,並且在不良情緒的影響下產生非理性行為,這樣最終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因此我們需要理解孩子這些行為背後的動機和原因,再根據它們來調整我們的對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