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创始人是谁?

王法友298


先说答案

现在很多道士非要说道教的创始人是伏羲,是黄帝,实际上,伏羲之道和现在的道教是完全不一样的。

道教的创始人是张道陵。

道教的起源

华夏思想文化的核心,是锚定于天地的道易思维。

华夏思想文化的起源,是伏羲。

伏羲之后,华夏渐渐总结出了天地大道的奥秘。

这就是包罗万象的长生之道。

以道理身可以尽享天年,以道理家,可以子孙绵延;

以道理业,可以事业兴旺;

以道理国,可以繁荣昌盛;

以道理天下,可以天下太平。

所谓长治久安,把身体当成天下,把天下当成身体,道理都是一样的。

随后,黄帝垂裳治天下,设立了后世几千年,基本的农业文明形式和社会文化制度。

周公完善并巩固了分封制和宗法制。

到了西周末年,人口太多,土地太少,为了争夺稀缺的土地,诸侯国只有把社会资源都用在军备上。周王室的土地,因为分封宗室,导致越来越少,地少了,收入就会少,王师的军备逐渐落后与诸侯国。

犬戎之乱,和周桓王与郑庄公之战后,周王室的王师精锐尽失,一蹶不振。

失去了中央的武力钳制,也丧失了礼乐这种伦理约束,道与世两相丧,圣人不仅不能平天下,连存身都难。

从春秋争霸战争,一直发展到战国的灭国战争。

文化上,王子朝奔楚,国家官学下移庶民,道裂为百,天下大乱。

天运之善和礼运之善,都被恶人突破,华夏不得不以国家暴力机器为锚的强制性法律制度来约束人们,秦朝以强力摧枯拉朽的荡平了六国,终于实现了天下大一统,商鞅、韩非子、秦始皇设计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制度,奠定了几千年来依然行之有效的治国的基本的框架。

但是,秦朝却短短的十几年,二世而亡。中国的智识阶层开始反思。认为秦国的政治思想,太过于残暴和霸道。法家的思想,没有人性和人情味,也没有仁义。

他们认为,应该是华夏的文化道统出现了问题,于是开始出现了一次文化溯源运动。黄老之学,一度成为了西汉正统。

到了武帝时期,大一统帝国,又必须得配一套王霸思想,这时候董仲舒应运而生,创立了汉儒。

神学化的汉儒,谶纬之学成了国家显学,装神弄鬼的那一套,最终把整个国家的祭祀体系和官学体系,都折磨的千疮百孔。这时候张道陵应运而出创立了天师道,来化解谶纬之害,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道教的起源。

东汉产生的以人为天的天师道的天师,和以天为天的岐伯老子这样的天师,是不一样的。本质上,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道教,它是人之道,非天之道,是人之教,非天之教,它是张天师家学的传承。

以一家之学立教,这是华夏历史上开先河的第一次。

天师道的产生,有几个大背景,一是汉室式微,官学失守。二是张良家族家学渊源。第三是民间私学并起。张良家族的家学有多兴盛呢?张道陵七岁的时候,就可以熟读《道德经》,参透河图洛书。要知道,这些书在汉朝,并非官方教育的必读经典。

今天我们所理解的这个道教的根和源头,是汉儒,而不是老庄,它只是披着黄老庄之道的外衣,行汉儒谶纬之实。

汉儒中,孔子为素王,所以在道教中,也如法炮制,老子就变成了太上老君,都被神格化了。

进一步,结合了民间的一些俗学杂学私学传说,天师道又演绎出来了一套神仙体系。

随后,本出于天师道的魏华存,另立门户,创立了道教上清派。

至于道教什么外丹修炼,内丹术,文始派,少阳北宗全真教,少阳南宗张伯瑞、白玉蟾,内丹中派黄元吉,钟吕派,以及他们之间复杂的关系,和本题无关,就不多说了。


平凡2850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张道陵是根据老子《道德经》思想所创立。

《道德经》和《道教》是两回事。

张道陵 :汉建武十年。

生于吴地天目山正月十五日。

《道德经》:创始人:老子。“道德经”是由老子一生对宇宙万物的了解和感悟所写。《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读:dān),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道德经》核心思想:《天道运行 阴阳消长 福祸相依 善恶并存》。

“道德经”包罗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以及立身处世,治国安邦等诸多智慧,哲学家可从中洞悉天道,军事家可从中参透兵机,政治家可从中安邦定国,大志者可从中建功垂名,淡泊者可从中养生延年。

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天之道 利而于害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有无相生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王道正道


许多中国人都认为道教起于张道陵,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道教所信奉的思绪为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在汉朝之前被成为黄老之学,既黄帝和老子的学说。

所以道教有三祖之说,据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大真人的著作《崆峒问答》中就明确说了道教的始祖是轩辕黄帝,道祖是老子,教祖是张天师。

对于普通人来说,对道教人轩辕黄帝为教祖都很不解,觉得黄帝不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吗?怎么你们道教也说他是始祖,你们道教不是从张道陵开始的吗?

以前中国人知道的却是这样,《云笈七羲·轩辕黄帝》:“轩辕黄帝姓公孙,有熊国少典之次子也。”称西王母遣女传《阴符经》三百言及兵符、图策等而战胜蚩尤,“黄帝以天下既理,物用俱备,乃寻真访隐,冀获长生久视。”传说《阴符经》为轩辕黄帝所传,故称《黄帝阴符经》。

道教经典《黄帝内经》也是黄帝所传,而《黄帝内经》不仅仅是道教经典,还是中医必读的一本经典。

汉朝以黄老治天下,老子和黄帝在古代是被人们看做是继承的关系,他们的学说是一样的。

追究其原因,贫道想来,是老子曾任周王室的图书馆馆长。在那个时候周王室虽然已经衰落,但是在藏书上的底蕴却是其他国家所不能及的。

老子看了很多上古典籍,其中多为黄帝所做,渐渐的得出大道。故我们道教认为黄帝是道教的始祖。

鲁迅说:“中华文明的根底皆在道教。”道门之中多有人拿鲁迅这句骂道教,骂中华文明的话来自耀。但鲁迅当时活在中华文明最黑暗的时候,就是鲁迅自己也一直都有着道教文化的影子。

但是著名学者曹聚仁认为鲁迅的文章,从《庄子》《楚辞》中来,但他是消化了诸子百家的文辞。”

鲁迅其实也还是继承了先秦的道家思想。

道教先有思想有想修行成仙的人,后来才有了教团组织,道教承载了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而我们的文化起于轩辕黄帝,道教始祖正是我们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全真道士梁兴扬


道教的创始人是祖天师张道陵。

道教本自道家,道家上承官学,官学可朔之于上古。

本是巫祝宗史医卜之学。到了汉末纷争不断,朝堂礼不周全,四野巫鬼横行,百姓民不聊生,于是祖天师张道陵求礼于野,设立天师道,教化百姓,禳制百鬼。

祖天师张道陵是张良八世孙,家中历代在朝为官,皆为礼官。之后道教接管了民间针对百姓的祭祀、斋醮等社会功能,所以道士的职责之一便是祭祀掌礼。

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因礼设立于野,当以传承华夏文明为责任的一部分,而不是单单所谓的长生——自私者不可得道。


博山庐


道教创始人是谁?作为道教前身是道家学说,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末年的老子,被公认为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西游至函谷关,著书五千字《道德经》言道德之意。作为道家思想的奠基人,老子最早提出,宇宙间的天地万物,都来源于一个神秘玄妙的母体一一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与道相对应的德是道的核心内含。老子是道家学派的第一位大学者,伟大的哲学家,他的思想浑成浑厚,后来的学者根据各自对老子之道的不同理解和发挥,形成了道家及道教内部的许多不同派别。但是,老子作为道家创史人的地位不容抹杀和置疑的。


慈音1


道法自然,其初始就是大自然。自人类出现就与天争,与地斗,先人们效法自然中的道理艰难生存,慢慢的人类在天地里站稳了脚跟!

有强者从中而出,法天地大道,修真成仙,不知是谁荣登仙籍,开始护佑弱小的人类。

我中华文明始祖黄帝,统领人类族群发展壮大。知闻有仙人与世长存,开始寻仙访道,得仙人传授,御龙飞升。

大周时期有李冉于图书馆出世,后世称其为“老子”。不知得决何处,或是得理于书库,后西出函谷关,被守关人尹子拦住,写下道德五千言流传于世。

到大汉时期开国元勋张良功成身退入山修道。其九世孙张道陵横空出世,得黄帝,老子道统,创教修真,建立道教正一盟,扫灭巫妖邪教,正本清源!

其后仙人传说愈加浓烈,老子传人,八仙出世,游戏红尘,传道于人间。

宋元时期,有王重阳得八仙传承,携弟子七人,建立全真教,广度有缘,普化世间。

从此以后中华大地,道门两教,北全真,南正一!


赤诚子


道教和道家是两个不同的体系。道教是吸收道家的思想,并吸收神仙方术而组织的一个教派。

道家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伏羲,神农的时代,以黄帝、伊尹、太公、辛甲、鬻子、老子、文子、列子、庄子、管子、鹖冠子等等为主要代表,而老子是其集大成者。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

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它是春秋诸子百家的一个重要学说。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文化。它是以黄老之术为指导思想,并根据神仙方术组织而来的。在东汉末年有大量的道教组织如五斗米教,太平道,茅山道派等。祖师张道陵正式创立道教组织,以老子为教祖。

道家和道教都是以“道”为万物的本源。道教把道神话,道家却是思想文化上面的。



怀冰先生


道家是道家,道教是道教。

道教的创始人,是张陵!汉代。

傅勤家所著的《中国道教史》,是公认的最权威著作之一。

他将道教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开教期:后汉张陵开立天师道时代(142年之后);期间葛洪的《抱朴子》,还有《神仙传》奠定了道教理论基础;

第二,教会组织时期:南宋后期(420年之后),代表学术人物——陶弘景;

第三,教理研究时代:隋唐时期。尤其是李唐将老子封为先祖,立其为道教最大的神;

第四,教权确立时期:宋代。宋朝创立“玉皇大帝”为最高神;元朝丘处机为道教人物巅峰;

第五,继承退化时期:明清之后。

道教,源于道家,及方士,神仙学说,最开始认为老子是最高神,但是后来因为各种宗教的相互争斗,于是动不动造出更高的神来完善其体系!


新风堂堂主


谢邀,根据《道教史》和《道教常识》上说东汉的张陵(张道陵)传五斗米道始创道教,其儿子张衡、孙子张鲁继续传道,俗称“三张”,道内称做“三师”。到了东晋时,豪门士族的知识分子加入道教为道教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巨大贡献。早期道教的主要来源于古代宗教和民间巫术;战国至秦汉的神仙传说与方士方术;老庄哲学和秦汉道家学说;其他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及体育、卫生、文化知识等。而老子,庄子,列子等被道教尊为始祖。老子“道”是本原。“道”是天地万物的本体和来源的思想也被道教完全继承了下来。

以现有的史料来看,在汉初才有道家的称呼,史记里也只有儒、墨等记载。而记录老子的只有黄老之术;《庄子传》称为“老子之术”;《韩非传》称以“黄老”,老庄之术等。“道家”名称不很流行,但“道”的思想战国末年确比较流行。“老子”的来源在司马迁时代记录就不清晰(有多种记录如:老莱子,周太史儋,李耳等),老子是谁已有争议。《道德经》的来源也是经过后人加工过的痕迹明显。现代出土的汉代的道德经就于现行流行版本不同。而汉朝道教的起源对于老庄的神化起到了关键作用。老子也被尊为道教之祖。


迷糊米糊123


道家创始人是老子和庄子,庄子就是地仙之祖镇元大仙转世。 老子(道德天尊)的果位是金仙佛果后后期之圣八地,庄子(镇元大仙)的果位是金仙佛果后后期之圣五地。 道教的创始人有五位,东派祖师 陆西星 ;南派祖师 紫阳真人 ;西派祖师 李涵虚 ;北派祖师 王重阳,;中派祖师 李清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