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有罚的孩子,才会更有边界感

孩子在公众场合撒欢,父母正确的应对方式是怎样?

当我们的孩子没出声的时候,我和很多妈妈一样,都会心里默念,以后我家孩子发脾气时,我一定不会打他,我会和他好好讲道理。

结果,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他做错了事情,我2次警告之后,尺子就派上用场了。我会让孩子站在面前,说一条打他的理由,就打一下手心。不超过5下。虽然在那个场景中的我,让孩子觉得严厉和害怕。但事后,我们还是可以坐在一起亲密无间。因为孩子知道,我不是无缘无故的发火和惩罚他,而是在提醒无效之后,惩罚,是他应当承受的后果,以后再想这么做的时候,想到这个惩罚,以此为戒,就不会再犯。

有奖有罚的孩子,才会更有边界感

有时候,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成长的路上我们希望他自由生长。只是,自由,有时候是建立在规则和边界之下的。我们要给与适当的拨正和引导,他们才会往积极健康的方向生长。

而且,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惩罚,也是变相的使用自己是他的家长这一个身份,所拥有的特权,没有从自身行为上树立很好的榜样,也会让孩子心理上产生抵触,然后更加叛逆。

边界感,在我们的生活里无处不在。有奖有罚,为了奖励会经得起等待,犯了错敢于接受惩罚的人,边界感强,以后会更加自律。

有奖有罚的孩子,才会更有边界感

公共场合就是要一个很好的锻炼场所。

为什么我们在公众场合,会要求孩子不要跑来跑去,不要大声喧哗,因为这么做的话,会影响别人,这就是边界感。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如果在公众场合批评他或惩罚他,也是一种越界,跨过了他的安全心理范围,迫使他去服从和听话,结果,往往都是两败俱伤,无法收场。

有奖有罚的孩子,才会更有边界感

所以,再遇到这样的事时,我们可以这么做:带孩子到就近的卫生间或者安全通道内,让孩子先平静下来,然后再强调公共秩序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和孩子以一些简单好玩,游戏的形式来维护这份和谐与安静。我一般会和孩子玩编故事,词语接龙,找找这里有什么的小游戏,既可以增强孩子的专注力,又能增进亲子关系,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