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芬的资源和进入互联网的时间都比罗振宇好,为什么现在却不如罗振宇了?

恩施土孩子


为什么王利芬现在“不如”罗振宇?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而且问到了很多人的痒点,早上上班看到这个话题邀请,简单说几句话。

其实很早之前看《赢在中国》就知道王利芬,而罗辑思维要晚很多年。但他们之间的差距是越来越大,我还差点想不起来这个人了,这就是移动互联网。

你能说王利芬能力不如罗振宇吗,王利芬的知名度和资源不如罗振宇吗?恐怕都未必。那么,为什么罗振宇现在风生水起,而王利芬却江河日下······

王利芬老师甚至为蹭个热点,发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过了10万+就很兴奋,要庆祝一下,可以看出她现在跟罗振宇有多大的差距。

你去看看罗辑思维的公众号,那篇不是10万加的,再看看得到APP,会员已经千万之巨了。

虽然现在她创建了成长社,专注于创业,但还有什么差异化和势能呢?

为什么会这样?

第一,最核心是就是罗振宇有自己的拳头产品。通过付费让自己的每周一次的视频火起来了,还有每天的60秒,变成了很多人早上厕所必听科目。

第二,服务转化为标准化、流程化产品。可以说是把之前的简单服务,做成了完美的产品及组合。每周一次的视频需要大量的劳动,效率很低,直接做了得到APP,每天10分钟,增强粘性和减低受众碎片化知识获取难度,提高频次,总体上很成功。

第三,社群运营一流,真正做好有粘性和裂变功能的社群还真不多,罗辑思维做到了社群的翘楚,非常了不起。

第四,超级IP,知识付费,终生学习,为您读书······真正的做到了分享,价值势能和裂变。这就是超级IP的力量。同时兼具了势能,流量,话题能力和内容能力,让罗辑思维,得到,罗振宇具备了非常高的人格化特征的品牌势能,也能快速的吸引流量,沉淀流量,带来新的增量。

你看看每年的罗振宇《时间的朋友》,做成了一个符号,相当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王利芬已经不在同一个维度竞争了。

观点:深知精准营销创始人CEO 蒋军

互联网营销课程招募年度会员,原价1999元,限时优惠价99元,每周分享,报名请私信。

如何借助场景做产品认知,快速实现销售?下周四晚7点半,社群语音分享!

2018,深知精准营销推出客户战略合作、深度服务计划,我们将在全国甄选5家优质客户(符合基本要求的企业),用一年时间实现1个亿的销售,2年时间对接资本,3年左右实现准IPO,深知负责全程整体策划、互联网商业模式设计,营销运营和资源导入,快速落地和达成业绩目标。


蒋军


从赢在中国知道了王利芬,从逻辑思维知道了罗振宇,一开始看他们的节目还行,现在不是太喜欢心灵鸡汤式的节目了!从个人感觉看,老罗像在做一个产品,这个产品做得很有特点诱惑力!王总像是再做教育式服务,营销模式较为落后,感觉比较正统!


善者如玉


说实话,我是先知道王利芬老师的,大概在2012年读大二的时候,那个时候经常看优米网。知道老罗则是在2015年读研的时候。两人很相似,央视出道、文学博士、媒体创业。不敢说为何王利芬老师比不比得上老罗,仅从自身理解聊聊两人区别:

1,用户:王利芬老师做的项目主要是面向创业者,因此更多的用户也许不知道;老罗主要是知识传播,这就比较广了,有很多用户知道他了解他,利于商业拓展。

2,移动互联网的把握:王利芬老师是从pc端切入的,很多项目是按照pc设计的。但很快整个互联网都到移动互联网了。而老罗是从社群起步的,很适合移动互联网。

3,个人特色:从传播学的角度说,不得不说老罗更具有传播性,用时髦的话叫“个人品牌”无论是跨年演讲、得到、微信公众号的每天60秒,对papi酱的投资。而王利芬老师则要差一些了。

如上,如有偏颇,欢迎指正。


平章大人


王利芬老师在互联网领域扎根多年,互联网圈子的大佬基本都认识。但我们说在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拼效率,赶节奏,重整合的时代。第一,罗胖是一个重个人营销的人,非常注重个人品牌的塑造和包装,进而通过自己的产品,活动去大面积营销,尤其是罗振宇每年的跨年演讲,大品牌做支持,一下子赞助20年,这都是营销的爆点。罗胖非常重视“造势”。第二,罗胖非常善于做资源的整合。逻辑思维线下铁杆粉丝数以万计,罗胖随便到一个地方都会有众多的支持者,而罗胖的支持者是他最好的口碑传播者,通过得到APP,逻辑思维公众号等线上线下的多频次营销最终形成个人品牌。所以说资源不在你拥有多少,不在于你拥有早晚,而在于你如何高频次,多密度整合,多角度利用,把棋盘活,不仅运营佳,还要你自己“活好”。


慧檬李孟


王利芬我不清楚,但我知道罗振宇,是很早了,刚开始他讲的故事能把人带入他的逻辑中,特别是将历史的时候。他是把自己的知识通过互谅网分享给大家,并吸引了大量粉丝。主要是他讲的内容能吸引人们了


三个石头的呵护


1、投入度的问题,王是借力蠃在中国,罗是死磕自己。

2、营销模式:王是互联网,一开始以收费为主,内容不够专注;罗是移动互联网,开始以免费,内容以提升观众。

3、用户群:罗的受众群更广与更多;而王的受众群以创业者为主。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达11亿,而创业者的数字远少于上者,谁赢谁输,显易而见!


Vinson886


有句话叫做"得民心者得天下",两位都是行业大咖,王老师的是高端付费产品,而罗老师的产品更符合大众需求,所以在领域方面更胜一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