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了解的佛教时间和空间概念

你所不了解的佛教时间和空间概念

佛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无穷广袤的时空,我们怎么去理解佛教的时间和空间呢?

在佛教中,“劫”是特有的时间概念,有中劫、大劫小劫的区分。据说世界从形成到毁坏为一大劫,相当于人间的四十三亿两千万年,分为四个中劫,即“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每个中劫又分五小劫,在任何一个劫期都会有不同的灾难出现。

佛教中,空间被称为“界”,这个界以须弥山为中心,须弥山周围环绕着九山、八海、四大洲、太阳和月亮,合称为“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被称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被称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被称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是我们常常听到的词汇,想不到也是来源于佛教吧。因为一个大千世界中含有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以大千世界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

在佛教经典中,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之外,构成整个世界的还有有情世间,这里显示了佛教世界观的一个重要观念:生命和世界是同时存在的,是一体的。构成这个世界的元素就是“四大——地、水、火、风”佛教认为一切物质都是这四大构成的,人的身体也是如此,皮肉筋骨属于地大,精血涎唾属于水大,体温暖气属于火大,呼吸运动属于风大。“四大”不和人就生病,“四大”分离人也就随之死亡。人的身体由四大元素组合而成,亦将因“四大”的分离而消灭,所以,佛教认为,人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本体存在,所以说“四大皆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