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蛤蟆蝌蚪”吗?

在号称“天下面食尽在三晋”的山西,有两种特色风味,一个是“拨鱼”,一个是“猫耳朵”,不仅名字有趣,味道也独特。据说老舍先生生前品尝过这两种小吃,还题诗一首,留下了“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的名句。其实,中原地区也有一种民间面食“蛤蟆蝌蚪”,与这两种面食有异曲同工之妙。

蛤蟆蝌蚪也叫“蛤蟆各斗”,因其开关类似蝌蚪而得名。它是在“细粮少、粗粮多”的年代里老百姓发明的一种花样,也是一种粗粮细做的吃法。

你吃过“蛤蟆蝌蚪”吗?

蛤蟆蝌蚪

蛤蟆蝌蚪蛤蟆蝌蚪的原料多为红薯面、玉米面和高粱面。具体做法是:把面里加水均匀搅拌,放入煮沸的水中,稍这种饭看一眼就会使人胃口大开,白色或褐色的蝌蚪、绿色的葱花、淡黄的姜丝、鲜红的辣椒;一个个蝌蚪在汤中时起时浮、时隐时现,捧起碗来喝一口,香喷喷、辣乎乎、滑滑溜溜、筋筋道道,真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美食。

蛤蟆蝌蚪是夏天里吃的一种饭。盛夏时节,酷暑难耐,当人们干活归来,大汗淋漓,又饿又渴,一大碗蛤蟆蝌蚪下肚,会使人感到全身凉爽、暑气顿消。

因为蛤蟆蝌蚪制作方便、风味独特,所以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它是人们在夏天里消暑解馋时经常做的一种饭食,在中原一带广为流传。

蛤蟆蝌蚪,使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味留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