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位初中生的詩歌《列寧》的幾點評語

【按】

上週到京,偶遇三里屯語文特級教師畢於陽先生,他是講授魯迅作品課文的專家。目前參與初三至高三一貫制教學試驗。畢老師看重學生語文素養教育,告訴我好些學生的故事,說有學生愛好俄羅斯歷史,並給我發來一位楊姓同學的長詩《列寧》(沒有授權不便說學生的名字),要我指導。於是有了下面的文字。

【1】

這是一個初三學生的習作,卻有著歷經滄桑成人般的想法。雖然視野尚不夠寬闊,但充滿原本這個年紀不應該有的對那段歷史的專注。

例如:辛比爾斯克、伏爾加河、喀山、聖彼得堡、西伯利亞、彼得格勒、頓河、圖拉、高加索,摩爾曼斯克——這些在今天中國青少年中極少有人知道的俄國城市、河流,被寫進了詩中。

還有將馬克思、恩格斯稱為卡爾、弗裡茨(弗里德里希的愛稱),將列寧稱為伊里奇,這都是專注的結果。

對一位初中生的詩歌《列寧》的幾點評語

【2】

如果對這首290行、2200多字的詩歌進行分類的話,大約這是一首用簡體字、普通話語境創作的【政治抒情詩】。

這一類詩顯然政治為主、抒情為輔。那麼,需要明白什麼是政治?什麼是抒情?什麼是政治抒情?

李白在長安寫過一批【政治抒情詩】,如“雲想衣裳花想容”、“一枝紅豔露凝香”等清平調,還有《永王東巡歌》。人們可以從中知道這個唐朝詩人是怎麼把政治與抒情結合在一起的。

共和國也出過賀敬之、郭小川、艾青等善寫【政治抒情詩】的大詩人。他們又是怎麼用白話文、繁簡體字把政治與抒情結合在一起的。

賀敬之寫《三門峽歌》,從“黃河之水天上來”引向“黃河之水‘手中’來”,最終表露出“社會主義——我們來”的政治主題。

艾青寫《我愛這土地》遞進他的政治情感:“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高爾基是俄國革命的當事人。他寫過散文詩《海燕之歌》,革命的主題被恰到好處地時隱時現。

因此,建議楊同學讀一讀這些大家的作品。注意!是【讀】,而非【瀏覽】。讀明白【主題】在這一類詩歌中隱性的重要作用。

【3】

在【政治抒情詩】中,往往“思想”綱舉目張的綱。楊同學不是十月革命的當事人,也沒深入過俄羅斯,所讀有關俄羅斯的歷史書籍顯然非開放性著作,思想自然被禁錮。

比如:日俄戰爭是簡單的“把俄羅斯的孩子/成批成批送進絞肉機”嗎;比如“他踏上來到德國的火車/他來到了德國”,為什麼是德國?不是法國英國?僅僅是從“從德國帶來了/共產主義的種子”嗎?須知共產主義理論的誕生地是在法國英國啊。

從俄羅斯→蘇俄→蘇聯,再回到俄羅斯,絕非簡單的“俄國人民迎來了/蘇維埃政權/給予人民希望”,而是激盪的歷史轉折與人民選擇。作者在已知今天俄羅斯狀況,以及“十月革命”前因後果的前提下,回望一百年前的俄國,其激情應該更加理性,傾訴應該更加準確,議論應該更加恰到好處……

要想理性、準確、恰到好處,恐怕當下的路徑只有一條:讀更多的客觀歷史的書。並且不僅僅讀教科書,而是要擴大書籍範圍。寬闊自己的視野。

对一位初中生的诗歌《列宁》的几点评语

【4】

詩歌的寫作手法也涉及敘述、描寫、議論、說明……尤其是長篇詩歌。《列寧》一詩寫他革命一生,是列寧傳。作者顯然使用了這四種寫作方法,詩中“他誕生了……他繼承了……他成長了”是敘述;“罪惡的子彈/從劊子手的槍裡射出”是描寫;“精神/引領人們前進的精神/信仰/成就他一生的信仰”是議論;“布魯塞爾/在這座城市”是說明。

但當這四種寫作方法出現在同一首詩歌中時,需要作者考慮其中的邏輯關係。比如:作者按列寧一生順序而寫,那麼在他人生哪一個階段該敘述?哪一個階段該描寫?都需要智慧地結構好。在這篇詩歌中顯得隨性,有人物成長邏輯,但缺乏寫作邏輯。

比如:僅僅有“光榮的十月”這樣的句子是不夠的,還應該有阿芙樂爾號的炮聲。因為“炮聲”才是十月革命成功基礎。

也可以想想“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兩句沒有必然邏輯聯繫的句子怎麼就成了名句呢?

【5】

詩歌的語言要求相對其它體裁更加凝練和更加有意境,且避免概念化。

現在這首詩語言不夠凝練,列寧哥哥那段像一根魚刺,插在一首原本完整的詩歌之中。還有類似“他回來了/回來了/伊里奇回來了”的句子,以及大量的“的”字和“了”字。試著刪去一些“的、了”,句子也許更加有力量。絕大多數的“凝練”都是作者“提煉”的結果。

詩中類似“資本家/資本主義/呸/毒蛇/猛獸”、“戰鬥/鬥爭/革命”、“一個十足的偉人/一個革命的導師”的概念性句子不少。顯然與作者讀過的充滿概念性的同類文章有關。

臉譜化+沒有底線的頌揚,往往是缺少意境、概念化的根源。除非出於階段性政治目的。否則,“謊言說一千遍”最終是成不了真理的。俄羅斯如今實行的就是“資本主義”,遍地都是“資本家”。

相信楊同學並非出於某種政治目的,僅僅是讀了俄國曆史有感而發。這就更加需要注意自身“價值觀”“世界觀”問題。

對一位初中生的詩歌《列寧》的幾點評語

【6】

詩歌是文學作品,當然允許虛構、誇張、無中生有等。但是,當你面對一個革命領袖,虛構、誇張、無中生有都應該張弛有度。比如:詩中寫列寧去世:“俄國大地上/孩子們/像老人般莊嚴肅穆/老人們/卻像孩子般痛哭”,顯然誇張了,甚至虛構了。但具備文學的真實,有美的意境。

而“他繼承了卡爾的思想/繼承了弗裡茨的品行”、“用你的學識\你的成就/用你的信仰/你的思想/救救俄羅斯吧”就顯得誇張過度。

而在詩歌寫作中,還需要有靈機一動產生靈感的句子。這首詩中缺乏這樣的句子。缺少處於洋溢著青春期的少年才能寫出的句子。

南開大學葉嘉瑩先生在描述什麼是【詩】時指出:“用語言把你的心走過的路說出來,就是詩啊。”請楊同學自問,這290行文字真的是你的心走過的路嗎?

【7】

一箇中國少年寫一個外國領袖,且全然不涉及自己的祖國。這是件很難的事。他所有對外國領袖的認知大約都是從政治書本上得到的,並且對俄羅斯文化了解甚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放棄主觀視角,而從一個少年仰望英雄的客觀角度去寫,也許會寫的更加自如。如果楊還能結合自己的祖國——中國,也許會流露血液裡面的真情。要知道,列寧去世時,在他幫助下成立的中國共產黨已經兩歲多哦。

另外,日俄戰爭主戰場在中國,深受其害的是中國人。而列寧回國發動十月革命的大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在詩中,歷史背景尚有混淆處。

對一位初中生的詩歌《列寧》的幾點評語

綜上,儘管楊同學思想還稚嫩、用詞尚概念、節奏有缺乏、意境亦不夠,少有讓人讀來熱血沸騰、豪放流淚的句子,歷史知識也不十分清晰。但瑕不掩瑜,一箇中學生用抒情方式寫列寧一生,將19世紀與20世紀交匯時的歐洲政治大變局,通過一個具體人物來呈現有多麼不易,想必楊同學已有體會。我以為,只要就此專題深入下去,假以時日很可能綻放絢麗之花。但請切記,人一生實現目標的方式很多,一般講,考上大學是實現目標的捷徑。在這條捷徑上,教科書內容又是獲取分數的最重要部分。只有好好學習,才可能天天向上!

以上文字供楊同學參考,也請畢老師指正。我願意寫下這些文字,是強烈感覺到:少年不可欺!

對一位初中生的詩歌《列寧》的幾點評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