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上一篇:

順中殿繼續向東是唱詩班席位。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威斯敏斯特修道院的佈局,那裡的唱詩班席位是位於十字翼中心點西側的,而在這裡卻位於中心點東側。這讓我猜想是不是跟雷恩設計的十字翼太靠近十字長邊的中心有關,因為這樣的話與傳統十字翼相比,其西段偏短而東段偏長,唱詩班席位也就只好安排在東段。一般來講,天主教和新教的教堂,尤其是哥特式和巴洛克式建築都呈拉丁十字,即十字中心點靠近一頭,而東正教的拜占庭式教堂才喜歡用希臘十字,即十字中心點居中。

我們回看一下雷恩的設計過程,他的教堂設計初稿為矩形的巴西利卡式,據說因“不夠宏偉”而被否決。二稿改為希臘十字佈局,因與英國國教聖公會的形象不符而再遭拒絕。三稿在希臘十字佈局的基礎上對中殿稍做延展,同樣招致許多批評的聲音,認為與英國其它教堂太不一樣了。的確,當時英國的教堂多為哥特式,採用的也都是拉丁十字佈局。沒辦法,雷恩在第四稿中將佈局改為拉丁十字,但實際上只是用兩個禮拜堂和古典式門廊將中殿向西延長,十字翼兩翼收窄,中心點的位置仍然比較偏中,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結果,唱詩班席位被安排在現在的位置。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做禮拜唱頌歌的時候是這樣的。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靠近唱詩班席位的西頭是巨大的管風琴,如果按照排管數量,它是全英第三大的管風琴。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唱詩班席位的上方,滿牆壁滿屋頂都是精美的馬賽克圖案,這種拜占庭式的設計不得不讓人想起雷恩對希臘十字式的執念。但其實不然,這裡的馬賽克連同中央拱頂下的馬賽克圖案都是19世紀才加上去的。在此之前,英國的聖公會認為應當避免天主教常用的那種腐化浮華的裝飾,他們甚至一度砸爛了許多天主教堂裡的精美雕塑和彩色花窗。觀念是後來逐漸發生轉變的,在聖保羅大教堂進行馬賽克裝飾的過程中其實一直都伴隨著各種非議,以至於工程拖了很長時間才斷斷續續地被完成。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藝術家們在唱詩班席位和它的南北側廊都裝飾了漂亮的馬賽克圖案。有亞當夏娃,也有摩西十誡。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有亞歷山大大帝,也有眾多天使。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最東頭是主祭壇,原有的祭壇和裝飾屏風在二戰空襲中被毀,現在看到的祭壇和華蓋都是戰後重建的。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拱頂上裝飾著高舉雙手的基督像。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1958年教堂後殿被定為美國紀念禮拜堂,以悼念在二戰中為英國取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而犧牲的兩萬八千多名美國士兵。所有這些烈士的名字都被記錄在祭臺上一本打開的名冊中。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在唱詩班席位的南北側廊裡,各有一組多媒體視覺藝術,它們是美國視覺藝術家Bill Viola(1951-)創作的《瑪利亞》和《殉道者》。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登頂的樓梯在十字翼的西南角,不需要額外的費用。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順著螺旋樓梯爬到頂,通過一道小門,就進入到中央拱頂裡了。這裡就是我之前提到過的耳語廊。對著牆壁的任一處耳語,站在對面的人靠近牆壁可以聽到,原理與北京天壇裡的迴音壁相同。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從另一個門出去再往上爬,可以一直到達金廊,中間的那個石廊並不對遊客開放。有意思的是在走上金廊之前,四方形柱廊內的地面上有個圓洞,正對著教堂十字翼的中心點,當然圓洞上是蓋著玻璃的。好心的工作人員示意我們這裡可以拍照了。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然後,跨出這個門洞,就可以俯瞰整個東倫敦城了。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我們從教堂西南方向順時針看,泰晤士河上挨在一起的這兩座橋一座是黑衣修士橋,一座是通往黑衣修士火車站的鐵路橋。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極目遠眺,還可以看到倫敦眼。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向西俯瞰教堂,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西塔下的兩個禮拜堂比教堂中殿和側廊加起來的寬度還要寬出不少,而沒寬出去的中殿西段實際上與唱詩班席位所在的東段長度是相同的。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西北方向是我們來時經過的主禱文廣場。不知什麼時候廣場上竟擺了兩張乒乓球檯和一排排躺椅,英國人真是找個地方就想曬太陽啊。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正北近處這幢玻璃屋頂的矮樓是英國電信的總部。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正東近處是個購物中心,遠處那些林立的大廈是倫敦金融城裡銀行和保險公司最集中的地方。靠近中間的那個直角三角形大樓被戲稱為“奶酪刨摩天樓”,是金融城裡最高的建築,放眼整個倫敦也是僅次於碎片大廈的第二高樓。最右邊的就是我們熟悉的“Walkie Talkie”。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東南方向可以看到泰晤士河上最雄偉的大橋:倫敦塔橋,以及倫敦的最高建築:碎片大廈。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向南正對著泰晤士河上最輕盈的大橋:千禧橋,河對岸的大煙囪房子是泰特現代藝術館。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從金廊上下來,我們順著教堂十字翼東南角的樓梯來到地下墓穴。作為英國國教倫敦教區的主教座堂,這裡埋葬了眾多英國名人。在最顯要的位置上是領導英國皇家海軍取得特拉法加戰役勝利的納爾遜將軍之墓。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東邊不遠是另一位偉大的將軍,領導英軍在滑鐵盧戰役中擊敗拿破崙的威靈頓公爵之墓。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除此以外,還可以找到近代護理事業的創始人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1820-1910)、大畫家特納、幫助阿拉伯人抵抗土耳其侵略的“阿拉伯的勞倫斯”(T.E.Lawrence,1888-1935)等。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這塊石碑上刻有許多倫敦大火前曾葬在這裡的名人名字,他們曾經的華麗棺墓如今只能濃縮為碑上的一行小字了。其中包括第一代蘭開斯特公爵岡特的約翰(John of Gaunt,1340-1399),他是愛德華三世的兒子、亨利四世的父親;伊麗莎白一世的首席秘書弗朗西斯·沃爾辛厄姆(Francis Walsingham,1532-1590),看過電影《伊麗莎白》的一定不會忘記那個佈下龐大間諜網保護女王的老傢伙;還有佛蘭德巴洛克畫家,後來成為英國宮廷畫師的凡·戴克。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在地下墓穴的東南角,我們總算找到了這座教堂的設計師雷恩的墓。牆上的長方形石板上刻著拉丁文:“這裡躺著這座教堂和這個城市的建築師克里斯多佛·雷恩,在他九十多年的生命中,不曾為自己謀利,而是專注公共事業。讀者,如果你要尋找他的紀念碑,就看看你的周圍吧。”

沒錯,整個聖保羅大教堂都是雷恩的不朽豐碑。

上天頂俯瞰倫敦城,下地穴仰望偉人墓:聖保羅大教堂-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