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独家」玉米还能涨多久?

「玉米独家」玉米还能涨多久?

进入7月以来,玉米市场一改前期起起伏伏,持续震荡的走势,反而走出了一个稳中涨,持续上升的走势,出乎意料。目前湖北已经有早春玉米开始上市,后续各产区的玉米也将陆续上市,市场即将进入个新陈交接调整期,当前玉米涨势还能持续多久?玉米价格还有多少上涨空间?中国粮油信息网分析师周喆认为,市场上还存在一定的上涨空间,但想要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拍卖不停,价格难起飞

纵观7月以来的拍卖走势,可以看出成交均价呈明显上升的走势。市场供应方成本高于前期,市场上的收购方在有需求的情况下,为了满足需求必须涨价刺激上量。需求方上调收购价格将更加刺激参拍贸易商对优质粮源的竞争。供需双方相辅相成,支撑玉米价格上涨。

「玉米独家」玉米还能涨多久?

但从4月12日开始至7月20日,拍卖已经持续了15轮,累积投放1.16亿吨,成交5500余万吨,成交率48%,市场供应环境过于宽松,除非贸易商达成共识都不走货,否则,一旦需求方“忍辱负重”涨价需求得到满足,价格势必下落。

需求缺口不断收窄,无力持久支撑玉米市场

东北背靠粮仓,笑看风起云涌。东北贸易商从18年1月开始就扮演着“人生赢家”的角色,山东杀价,炒作提前拍卖打压市场行情,备受打压的贸易商认栽走的货大多被东北深加工企业笑纳。而目前各企业不断参与拍卖应对不断被放大的东北18年玉米减产以及深加工企业产能增加带来的供需缺口。由于前期积极参拍,目前各工厂大多抱着有底价就拿,没底价拉倒的心态,对面向市场挂牌收购兴趣不大。

港口掣肘较多,需求低迷。截至7月20日,广东港口内贸玉米库存55.5万吨,外贸玉米库存19.9万吨,过高的港存制约了玉米价格上涨的空间,再加上环保检查不断南方沿海港口地区,猪场惨遭“一刀切”,饲料厂市场收紧,对玉米需求低迷。一旦各贸易公司提货报价过高,就要面临市场需求方不提货而堆存费、损耗不断增加的局面。低迷的南方港口玉米市场使得北方港口面向的市场需求不断萎缩,造成北方港口虽然守着东北粮仓却全无兴趣。

山东震荡调整,挑战贸易商走货心态

自从4月12日临储拍卖开始,山东地区的深加工企业都时刻在告诉着市场缘何“涨看山东”。山东玉米深加工企业让贸易商尤其是东北贸易商又爱又恨。爱是它总带动价格上涨,给贸易商带来一定的利润空间,恨是它落起价来毫不含糊,让无数路上货主欲断魂。

之所以7月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原因是运费一直在涨使得工厂到货成本不断抬升,企业涨价仅能维持消耗和收购的平衡,难以有效备货建立预期库存。各企业都有着不等的需求缺口,再加上产品不断上涨,一旦库存耗尽,就等于是把市场让给了对手,这促使用粮企业不断上调收购价格。因此,在需求的支撑之下,玉米价格还是有一定的上涨空间的。但随着传统检修期的到来,以及18年玉米上市期的临近,需求方的需求缺口不大,且很多工厂摸清市场现状近期积极订货,库存缺口填补很容易,玉米市场价格难以持续大幅上涨。

18年玉米已上市,新陈交接前奏开启

湖北孝感地区18年玉米开始零星上市,有贸易商以1700元/吨的价格收购(水15内,容重685以上),对比当地陈粮到站价1860元/吨的价格,虽然数量不多,质量一般,但替代效果明显。湖北饲料厂明确表示,当地18年春玉米能供应市场至8月末,等春玉米上市呈规模后将积极采购并以此为主,对当前玉米市场供应主力临储拍卖陈粮造成一定的冲击。另外,陕西渭南、河南南部等地区的早春玉米将与(于)8月中旬上市,华北夏玉米9月中旬也将上市,东北秋玉米也将于10月上市,留给陈粮主宰市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需求方的库存备货到能维持生产至18年上市时期的水平后,对陈粮的需求将骤减,势必掀起一轮杀价浪潮,届时玉米价格将下落。

综上所述,目前市场供需双方中,虽然供应方成本不断增加支撑了玉米价格趋强,但供应能力后劲十足,且政策上要加快陈粮出库速度,前期积压的供给能力不段释放,这压制了玉米价格,限制了价格上限。而需求方虽然暂时有一定的需求,但随着各厂陆续检修、18年玉米出现上市有工厂将试水18年玉米,需求量不大很快就能填补,无力长期支撑价格上涨。需重点关注后期天气对18年产玉米的影响以及企业到货情况。(中国粮油信息网 周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