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駕到《 顛覆者:周鴻禕自傳》

新書駕到《 顛覆者:周鴻禕自傳》

這是著名創業者、互聯網老兵周鴻禕的首部個人自傳。

他是一個從小就不安分的人,總喜歡跟權威反著來

但他要又是一個很專注的人,無論讀書還是編程,坐下來能十個小時不帶動的

他的智商很高,觸類旁通,一眼能看到事情的本質

但他坦誠自己的情商很低,不會繞彎子,經常一不小心就得罪人

他的導師當年說,碩士學生裡周鴻禕有可能*成功,因為“小周不正常”

“不正常”的小周不斷折騰,不斷創業

從西安到北京

從系統集成到軟件,從軟件到互聯網

一路下來,顛覆行業,顛覆自我

如果周鴻禕可以做到,只要你有信念,只要你有夢想,

你也可以成為一個顛覆者,顛覆觀念,顛覆人生。

★ 歷時三年,周鴻禕親自撰寫、知名傳記作家範海濤執筆,完整記錄其成長曆程。

★ 首次披露周鴻禕幼時經歷,以及少年時不斷折騰的歷程和心路

★ 首次披露與CNNIC、雅虎、百度、騰訊等重磅企業競爭內幕。

★ 超有趣、N多爆料、超流暢的閱讀體驗

★ 全面總結互聯網創業心法、360管理哲學,深入淺出地闡釋了成功互聯網企業的運作方式。

★ 首次披露周鴻禕的個人生活:童年的成長經歷、學生時代的追夢之旅、與妻子胡歡攜手走過二十年的溫馨生活。

顯示全部信息

內容簡介

周鴻禕,一個在中國互聯網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名字。

作為*代互聯網人,中國互聯網行業*好的產品經理、創業者,他每時每刻都以自己的實踐,為互聯網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沒有在公共場合發聲,甚至有粉絲對當前死水一潭的互聯網現狀不滿意,發出了“人民想念周鴻禕”的呼聲。

他被認為是奠定當今中國互聯網格局的人之一。

***

但周鴻禕在小時候,卻是一個踢天弄井,動不動就大鬧天宮的超級熊孩子,一個成年人眼裡的非主流兒童。

小時候周鴻禕在家裡經常因為捅出婁子,惹來父母一頓胖揍。上學之後,更是一個調皮搗蛋的異類分子——上課說話、做小動作、戲弄女同學、畫漫畫醜化懲罰他的老師,甚至因為淘氣被警察找上門來。

歲月會讓人變得成熟穩重,然而上大學之後的周鴻禕,卻也不怎麼安分——剛上大學就跟人打架,差點被開除、大學期間兩進公安局、多次創業失敗……

***

在“熊孩子”背後,周鴻禕還有另外一面:

他從小就熱愛閱讀,時至今日仍然保持著閱讀的好習慣,不斷升級迭代自己的思維體系;

他高中時期就立下了“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的志向,要做一款產品改變世界。

大學期間創業雖然失敗,但沒有擊倒他,反而更堅定了他做好產品,服務好用戶的理想。

***

一個調皮搗蛋四處惹禍的“超級熊孩子”,一個顛覆式的挑戰者,經過二十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奮鬥,憑藉著對計算機的無限熱愛,蛻變為了人盡皆知的“互聯網英雄”。

周鴻禕這個四十年走過的路,一點都沒有枉顧時間給他所有的考驗和歷練。

不甘於平庸的你,讀完周鴻禕的成長故事,也可以得到一些啟迪,從而顛覆觀念,顛覆人生。

顯示部分信息

周鴻禕,360公司創始人兼CEO,知名創業導師,免費安全之父。

2006年,周鴻禕創立360公司,創新性地推出“免費安全”戰略,顛覆了傳統互聯網安全行業,開創了中國互聯網的新格局。2011年3月,周鴻禕率領360公司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將之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互聯網安全企業。

2017年,周鴻禕提出“大安全”理念,指出隨著網絡遍佈全球各個角落,互聯網成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設施,網絡攻擊,甚至網絡戰爭,已經成為國家、社會、產業甚至人類生命的重要威脅。

在“大安全”時代,周鴻禕領導360公司向安全企業轉變,為用戶、企業以及政府單位提供從信息、金融、車聯網、物聯網到工業互聯網多層級的安全保障服務。

範海濤,歷任《北京青年報》財經記者,新浪網駐華盛頓記者,《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中國區代表。

2009年,與時任谷歌全球副總裁李開復博士合著出版《世界因你不同·李開復自傳》,迄今銷量超過100萬冊,並以此獲得藍獅子中國最佳本土商業作者獎。

2011年赴美留學,2013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口述歷史碩士學位,這是該專業的最高學位。

2014年創辦“海濤口述歷史·人物傳記工作室”。

2016年,出版暢銷書《就要一場絢麗突圍——30以後去留學》。受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暨南大學邀請,講述非虛構寫作和口述歷史。

2017年1月,當選噹噹網年度影響力作家。

顯示部分信息

目  錄

前言人生就是不斷自我顛覆/1

開篇 360新未來/7

沸騰二十年/8

從未想過的私有化/ 14

一波三折的私有化/ 19

360新未來/ 23

第一章生於70年代/ 27

生於 70年代/ 28

革命氛圍之下的啟蒙教育/ 32

第二章在好孩子與熊孩子之間/ 37

搬到鄭州/ 38

顯示全部信息

前  言

前言

人生就是不斷自我顛覆

這是一則反覆出現的商業故事。

在《創新者的窘境》出版之前,哈佛大學教授克萊頓·克里斯坦森在《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上發表過兩篇文章,其中一篇叫作《顛覆性技術:抓住潮流》,這引起了當時如日中天的英特爾公司的重視。

英特爾 CEO安迪·葛洛夫抓起電話,對電話那頭的文章作者說:“克里斯坦森,你飛到硅谷來吧,給我們講講你的這套研究對英特爾意味著什麼。”克里斯坦森興奮地穿越了東西海岸,如期到達了約定地點。

因為克里斯坦森的直率與堅持,他拒絕了葛洛夫只講 10分鐘的無理要求,而是按照自己的進度講了半個小時。他特別舉了鋼鐵行業的例子,比如小型鋼鐵廠紐柯(Nucor)是如何顛覆鋼筋和螺紋鋼筋市場,逐步向高端延伸,並擊敗傳統的鋼鐵業巨頭的。葛洛夫立即明白了克里斯坦森的意思:“我知道了,你的意思是我必須幹掉 Cyrix和 AMD!”

因為這次對話,英特爾在之後的一年輸送了 18個團隊、2000多人去哈佛聽克里斯坦森的課程。1999年,英特爾推出低版本的賽揚處理器,目的在於把競爭對手排除出去,避免新進者擁有顛覆式創新的機會。這個產品正是和克里斯坦森溝通後推出的低端產品。

葛洛夫的決定鼓舞克萊頓·克里斯坦森創作了《創新者的窘境》一書,書中提到一家公司決定擱置首創產品,這會擾亂正常業務運轉,是任何公司都不願意冒的風險。而葛洛夫在別人試圖破壞英特爾的業務之前,自己先這麼做了,從而捍衛了英特爾在市場上的尊嚴。

這樣充滿歷史感的商業故事,總是讓人感慨良多。

作為一個互聯網的老兵,我是顛覆式創新的信徒,同時也是克里斯坦森的忠實讀者。克里斯坦森所說的顛覆式創新,其實總結起來並不複雜。真正的顛覆式創新有兩種:一種是從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即把昂貴的變得便宜,把收費的變成免費;另一種是從體驗上創新,即把複雜的變得簡單,把笨重的變得便攜。它們實際上都是從低端切入,創造一個新的、原來大企業看不上的市場,然後讓很多低端用戶湧進來,讓很多原來不是用戶的用戶認識這個市場,然後慢慢地往上蠶食。

而對於一個已經有些用戶的大型企業來說,顛覆式創新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公司對顛覆性技術有所預見,將資源配置給未來。但有時候這會造成企業自己和自己的現有業務相互衝突的情況,就像左右手互搏一樣,而這是考驗企業家是否果敢的時刻。這不僅僅要求你琢磨出一個穩定又創新的商業模式,還可能意味著企業要做出痛苦的收入犧牲,因為企業家要對現有的、已經盈利的業務做出大刀闊斧的削減,以便讓位於新的戰略。

這彷彿是對過去的自我否定。然而,如果不這樣做,企業相當於把危險預留給了未來。

作為 360的創始人,我親身體驗過那種“揮刀自宮”的艱難。2008年,我和投資人沈南鵬在北京奧運會賽場觀看跳水比賽。雖然身處賽場,但我還是無時無刻不在想著當時公司的戰略改變。我已經思考了一段時間,希望把當時傳統的計算機殺毒軟件的收費商業模式變成免費的,這無異於對整個殺毒市場宣戰。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我的直覺是互聯網安全一定會變成每一個人都要面臨的問題,如果安全成為一種基礎服務,它就應該免費。還記得那天的跳水比賽很精彩,但我卻一點也沒有看進去,我第一次和沈南鵬交流著自己徹底把殺毒免費的想法,內心也逐漸走向堅定。再後來,眾所周知,我終於將這個想法付諸實施。

當然我的代價是空前的。首先是在公司內部,我直接犧牲掉了每年 2億元的代理銷售收入,要說服整個董事會並不容易。再者,我們不出意外地遭遇了殺毒廠商的圍剿,也經歷了各種口誅筆伐。最終,360對整個安全行業進行了顛覆,也成為中國第一大互聯網安全品牌,今天,我們也擁有了好幾億用戶。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憑藉著源源不斷湧入的用戶,360最終研究出了新的模式,也讓公司和廣大用戶都成了受益者。

在技術變革的時代,這樣的故事其實已經層出不窮。微信顛覆了短信,喬布斯拿 iPod為開端,最終顛覆了老牌手機巨頭。後來者不斷地超越上一代的傳奇故事,過去不斷髮生,未來也將更加可期。而移動互聯網和即將到來的人工智能時代,正在給新的顛覆式創新提供著更大的平臺,這給整個商業社會帶來了勃勃生機,也給創業勇士們鋪陳著技術改變世界的道路。

我獨愛顛覆者,也青睞有顛覆精神的年輕人。因此,我將我的自傳命名為《顛覆者》,以向那些擁有顛覆精神的人致敬。

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國互聯網環境裡,敢於顛覆尤為可貴。眾所周知,互聯網企業開始向巨頭聚攏,而巨頭的體量也越來越大。這尤其需要篤定而且無畏的創新者。最近,人們清晰地看到“創業階層固化”現象的出現,以至於一個行業內人士直接喊話,寫出了《人民想念周鴻.》這篇文章,他說:“只是覺得中國互聯網過去兩年越來越無趣了,挺好的創業者,最後都被環境塑造成風口上的騙子。沒人說真話,沒人敢說真話,不懷念你還能懷念誰。”而我知道,人們不是懷念我,只是懷念敢於說真話的挑戰者,懷念真正具有顛覆精神的人。而沒有炮火聲的互聯網,無疑是無聊的。

對於創業者的困惑,我想說,互聯網創業者作為其中一個“馬拉松選手”,不應該看到現在這幾場比賽就覺得格局已定,階層固化已成定局。總有一天,舊的格局會被打破,會有新入者打破原有的平衡。正如凱文·凱利所說:“巨頭體量越來越大,在短時間內這是自然而有利的,但長期來看,還是會有一些邊緣化的公司顛覆產業。”“顛覆性技術永遠在發生,而且是從邊緣性的地方出現。??這些顛覆性技術具有這些特點:質量低,高風險,利潤低,市場小,未被證實的。沒有人願意進入。”

我相信,未來屬於那些肯在沒人注意的角落默默耕耘的創新者。

最後,我最想說的其實是,個人選擇可以用顛覆性創新的理論,這裡指的是個人對自我的超越和個人對階層固化的突破。現在社會上有一種說法是出身決定論,社會的階層已經固化,一個人的出身已經決定了他的未來。人們甚至用大數據的方式來預測一個人的基本情況:從一個人的出身預測他所受教育的大致水平,從一個人的教育水平判斷他未來喜歡什麼,從一個人的教育水平預測他未來的收入。多數人都不知不覺地被劃分進了統計模型,在沒有意外的情況下,和其他人一起過著大數據預測好的生活。

然而,我認為新的科技時代的來臨,給年輕人創造了更多的突破階層固化的機會。在互聯網時代,這樣的故事版本其實早就在連續不斷地上演。在相對公平的技術平臺裡,年輕人不講自己的家庭背景,無須爭論自己的出身是好是壞,人們憑藉誰的點子更好來爭得用戶,在意誰的產品更能贏得人心。在新技術平臺之上,你無須擁有得天獨厚的壟斷資源就可以白手起家,憑藉自己的真才實學對世界做出改善。

對於這一點,我的故事也許就有些代表性。和很多出身普通的孩子一樣,我的父母都是國家事業單位最普通的職員,他們帶著我在鄭州市的一個大院裡長大,我上的也是一所最普通的小學,可以說,我的起點毫無特別之處。但是,我的成長幸運地伴隨著中國互聯網的出生和成長,作為一個一心熱愛計算機語言的年輕人,我的夢想很簡單,就是做出一款好的軟件和產品,造福使用計算機的人們。而互聯網公平和開放的精神,最終成全成就了像我們這樣一群擁有平淡無奇背景的普通人。這就是一種對自我設定的顛覆。

而實現自我顛覆的人都有一點共性。通過我的觀察,最終能夠實現這種顛覆的人,都有著強烈的“內在驅動力”和“使命感”,如同萬維鋼在《智識分子》這本書裡寫的那樣:“內在動力才真正體現了一個人的自由意志,我之所以這麼幹不是因為誰刺激我,而純粹是因為我就想這麼幹。對於這些人來說,工作已經不是簡單上下班的事了,而是一項事業。他們做這件事情不需要外界的監督和激勵,是自己要求自己非把這件事情做成不可。所以真正了不起的事業應該由使命感驅動。”

和我一起工作的員工都很年輕,他們有些很有衝勁,但是有些也為高不可攀的房價憂心忡忡,還有些為找不到自己的目標而感到迷茫。而面對後兩類人時,我總是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怨天尤人沒有用,如果每天以應付的心態去工作就是在浪費生命。在這個行業,成功的人很多都是平頭百姓。他們能夠成功,說明只要你努力也有機會。哪怕你現在是在打工,也要考慮為自己學習一些東西,這客觀上是為公司創造價值,也是為你自己積蓄巨大的潛能,因為學習到的本領是別人剝奪不走的。你可以一邊學習,一邊等待使命的召喚。

我鼓勵今天的年輕人擁抱新的技術時代,也不斷地進行自我超越,因為未來的平臺無疑會更加開放和開源。雖然用大數據來看,你的性格和命運都已經註定,但是總有一些人可以從設定的劇本中跳脫出來獲得自由。我一直欣賞的這位作者萬維鋼,曾經是美國大學物理系的一位研究員,在他的著作《智識分子》裡,他總結列舉了很多戰勝家庭侷限的人。他說——

所謂英雄,就是超越了階層出身、超越了周邊環境、超越了性格侷限,拒絕按照任何設定好的程序行事,不能被大數據預測,能給世界帶來驚喜、最不像機器人的人。

英雄,不是那些被大數據預測的俗人,他們,讓這個世界變得有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