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垃圾圍城」?浙江要向垃圾「宣戰」!

浙江每天需要處理垃圾6.8萬噸 不到200天就可以把一個西湖填滿

省建設廳廳長項永丹: 雙休日,我有時候會蹲在垃圾車邊上時不時會打開垃圾桶,看一看垃圾分類情況

截至去年底,浙江每天需要處理垃圾6.8萬噸。如果用火車專列運輸的話,每天需要有28列專列來運輸垃圾,產生的垃圾不到200天就可以把一個西湖填滿。

浙江城市化發展很快,而隨著城市的發展,垃圾,也越來越成為“一大問題”。

上週六,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項永丹做客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浙江廣電集團經濟生活頻道承辦的全媒體時政節目《有請發言人》,就“向垃圾‘宣戰’ 提升人居環境”做了主題發言,回答了部分網友的提問。

“雙休日,我有時候會蹲在垃圾車邊上,時不時會打開垃圾桶,看一看垃圾分類情況。雖然這些年來我們在倡導垃圾分類工作,但實際情況並不理想。”項永丹說,為更好地建設“兩美浙江”,省建設廳決心向垃圾“宣戰”。

浙江的目標是到2022年,全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基本覆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60%以上、資源化利用率基本達100%。

每天餐廚垃圾超過1000噸

我們現在每天會有多少垃圾?這些垃圾被環衛工人拉走之後去哪了?

項永丹:據我們測算,杭州市區每天餐廚垃圾超過1000噸。

杭州天子嶺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每天可以處理廚餘垃圾200噸,這樣的話我們現在每天能夠循環處理的量只有1/5。

垃圾(治理)是短板,餐廚垃圾治理更是我們生活垃圾治理的短板。現在全省餐廚垃圾處理設施有二十幾座,主要分佈在設區市,很多縣級城市這方面基本是空白。

所以“十三五”期間,我們要把餐廚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作為打好攻堅戰的一場硬仗。

家裡分類分好了

最後運輸是不是又混在一起?

現在,有些人垃圾不分類,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家裡分好類了,到垃圾處理廠還是混裝。

項永丹:這個問題確實客觀存在。

雖然這些年來我們在倡導垃圾分類工作,但實際情況並不理想,老百姓也有顧慮,家裡分類分好了,最後運輸是不是混在一起?

這個情況目前已經得到改善。

綠色車運送餐廚垃圾,把餐廚垃圾拉去進行資源化利用;黃色車裝運家裡的其他垃圾,運到焚燒廠或者填埋場。

小區發的垃圾袋只有一個顏色

我們住的小區發的垃圾袋只有一個顏色,垃圾桶也只有一個。現在浙江省的城市社區,不同顏色的分類垃圾桶是不是小區標配?

項永丹:關於垃圾分類,省裡已經制定了標準:城市垃圾分四類,按照標配的話要提供四個垃圾桶,通過不同的顏色來區分什麼垃圾應該投到什麼桶。

這個問題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我們有些地方管理缺位,也反映了我們投入不夠之處。作為行業主管部門,我們要加強管理監督,不斷改進。

還要建三十幾座垃圾焚燒設施

現在省裡的規劃能夠讓垃圾的處理跑贏垃圾的產生嗎?

項永丹:現在就全省而言,垃圾產生的量和現有的處理設施能力大致匹配。但是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處理方式還不夠科學和環保;地區之間處理的能力還不夠平衡。

所以計劃再過兩到三年,要將垃圾資源化利用基本覆蓋到全省,還要建三十幾座垃圾焚燒設施。

怎麼保證垃圾焚燒

對周圍環境不會產生影響?

垃圾處理方式除了填埋,還有一種是焚燒。兩者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項永丹:垃圾焚燒有這麼幾個好處:

垃圾焚燒後的爐渣、飛灰只有垃圾量的10%-15%,即80%以上的垃圾實現了資源化,就不需要再利用很多的土地資源,垃圾焚燒更加環保。

怎麼保證焚燒對周圍環境不會產生影響?我國現在實行24小時實時監管,隨時瞭解每個焚燒企業,是否按照國家標準來進行生產管理,排放的煙氣是不是符合國家標準。

鼓勵企業參與垃圾資源化利用

資源回收利用是垃圾分類的一個重要環節,以往都是以較低水平的個體戶為主,接下來會不會鼓勵大規模的社會資本參與資源回收利用的舉措?

項永丹:省裡相關部門已經在研究制定相應的政策,鼓勵企業參與,讓企業按照專業化要求、規模化發展,進一步參與垃圾資源化利用。同樣也讓低小散企業通過一定方式整合成為大企業。

到2020年

對生活垃圾進行收費處理

德國在垃圾處理上有些亮點,比如硬件方面,德國每個超市都配有塑料瓶回收機,居民可以將空瓶帶回超市投入到機器中,每投入一個空瓶就會收到0.25歐元的押金;日常集中清理方面,如果某家庭不按規則將指定垃圾扔入特定的桶中,環衛工人會作出拒絕回收他們所有生活垃圾的決定。

項永丹:鼓勵老百姓把垃圾資源化利用,現在在很多農村,垃圾分類實行積分制,到了一定的分數以後,就可以在垃圾分類的小超市裡面兌現所需物品。

前幾天,國家發改委發佈了一條消息:到2020年,國家對生活垃圾進行收費處理。你產生垃圾,企業、政府處理,其實需要收費機制來倒逼,我認為這是非常好的一個方法。

到2020年

垃圾原則上不能再填埋

去年年底全省的生活垃圾處理工作動員會上,袁家軍省長提出了一個要求:對於生活垃圾治理要“一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五年全面決勝”。三年之後就是2020年了,“三年大變樣”要變成什麼樣?

項永丹:到2020年,我們總體要實現“兩個零”的目標。

到2020年,生活垃圾的增量要實現“零增長”。2013-2016年,浙江省生活垃圾每天的增量是6000噸,每天新增的量就要兩個多(火車)專列來(運輸)。2017年經過努力,垃圾的增量、增速得到了抑制。

另一個目標是“零填埋”:到2020年,垃圾原則上不能再填埋。

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創新和完善 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

2020年底前我國將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 分類投放垃圾可實行較低收費標準

7月2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了《關於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

《意見》指出,2020年底前,全國城市及建制鎮全面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鼓勵各地創新垃圾處理收費模式,提高收繳率。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伴學解讀說,積極推進城鎮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方式改革,對配套設施完備、已經具備條件的用戶,推行垃圾計量收費,並實行分類垃圾與混合垃圾差別化收費等政策。具體來說,就是對分類投放垃圾的,可以適當實行低一些的收費標準,對不分類投放垃圾的,實行高一些的收費標準。

此次城鎮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方式主要包括:對非居民用戶推行垃圾計量收費,並實行分類垃圾與混合垃圾差別化收費等政策,提高混合垃圾收費標準;對具備條件的居民用戶,實行計量收費和差別化收費等。

住建部環境衛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徐文龍在接受採訪時說,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計量收費一般採取設置專門垃圾袋的方式,這種收費方式可能會率先在大城市和一些管理較好的小區推行。

杭州小區衛生費標準

每年每戶50元

已經十多年沒變了

一般有物業的小區,垃圾費包括在物業費裡;沒有物業的小區,每戶家庭每年度交50元的衛生費。

這50元的衛生費裡,包括20元的垃圾處理費(含垃圾清運費和垃圾處置費)、20元社區保潔清潔費、10元化糞池清疏費。

50元衛生費,是沿用多年的物價標準,已經10多年沒變了。

之前,杭州也考慮過實施垃圾隨袋徵收制的收繳方式。隨袋徵收,就是把垃圾處理費包含在垃圾袋費用裡,不另外收取垃圾處理費,你在買垃圾袋的時候就已經支付垃圾處理費了,比如臺北收垃圾費採取的就是這種方式。

不過,垃圾費到底應該怎麼收,按照什麼樣的標準收,或許這次隨著國家發改委意見出臺,會有一個調整。

(都市快報 記者 董呂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