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迷信有区别吗?

山花224997826


真正的信仰、学佛修行。是让你往自己的内心去探索,对自己的一切负责,时刻“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与一言一行。

你的身体会越来越好,灵魂会更加愉悦。心会变得柔软。更能接纳二元对立的东西,评判会减少,意识状态会扩张,你会感受到更多的美好与善意。你会更加自信,更加相信别人与这个世界。面对无常、“意外变化”时,会更加淡然与顺遂。你会有更多不期待结果的行动,你会减少以前的小聪明、小伎俩,你会更加理解与体谅别人,你会变得更加慈悲与智慧。

而迷信,则会让你越来,越紧缩、恐惧、有更多的束缚。对这个世界充满怀疑,对自己和别人更多的指责与抱怨。


禅思悟语


谈信仰与迷信的区别,是件好玩的事情,既简单又复杂,我们就由简入繁吧。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梁兴扬说:信仰就是有性生殖,迷信就是无性生殖。

宗教是信仰的一种表达形式,信仰不一定非要以宗教的形式表达出来;宗教组织的产生必然是因为对信仰的趋向认同而形成的,任何宗教在产生和传承的过程中必然有迷信的因素。

如果宗教趋向信仰的理性化,必然缺乏狂信徒,不利于宗教的发展;如果宗教趋向于迷信,反而更容易让信徒狂热,利于扩张。

信仰与迷信, 正教与邪教,理性与偏激,进步与固化,在任何一个宗教中都存在,当宗教完全被迷信所趋势的话,离堕入邪教就不远了,当宗教完全被理性控制的时候,宗教组织的延续变成了大问题。

信仰与迷信,就如同地球生物的进化一样,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一直并存,已经存在亿万年, 还将持续存在,理清楚信仰与迷信之间的关系,才能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信仰本身,圆满自我。

信仰有神论、无神论、宗教、组织或者无信仰,本身都是信仰的不同形式,不在于信仰形式的好坏,而在于你是否愿意遵从你的信仰,做一个好人。无论有什么信仰,做个好人总没错,无论信仰再全知全能、永远正确的宗教,不做好人也是枉然。

宗教,无论佛教、道教、基督、天主,只要引人向善,均为正教,当然,在正信的过程中,会有区别,那就是信仰与迷信的不同走向。

我们以佛道为例,如果你以老子、佛陀为自己的导师,学习他们探寻大道、诠释真理的行为,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前行,让自己过的更精彩、更积极、更乐观,那么就是信仰。

如果你以老子、佛陀为模具,只是在重复他们的话,非要跟他们一样生活,对他们深信不疑,甚至因为信仰他们放弃了自己灵魂的自由,试图成为与他们一模一样的人;虽然老子、佛陀本身是伟大的,但是不代表他们的山寨品也是伟大的,那么就是迷信。

老子、佛陀都是引领我们寻找信仰之路的智者,信仰不是全盘复制,而是有选择性的让自己圆满,信仰本身应该丰富自我、圆满自我,而不是用老子、佛陀的思想取代我们自由的灵魂。

我们还是回到生殖方式上来类比,生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有性生殖,一种是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就是对初始母体的完美复制,比如霉菌过一亿年,还是绿绿的样子,可能会有变异,但是绝对变化不大,如同我们发现亿万年前的古细菌,可以称他们是活化石,这里的活化石在生物学上是褒义词,在社会学上,活化石往往意味着顽固不化、不思进取。

有性繁殖就是可选择性比较大,母体和父体的基因遗传,既保证了基因的有序传递,又能有足够的进化空间,人类从非洲一个小部落里走出来短短数万年,就有了不同的肤色、文化、语言、科技、信仰、宗教,演绎人类文明的精彩,用自己的智慧来理解宇宙的存在,这不就是地球上最大的奇迹吗?

信仰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道教信仰不是说让你完美复制老子,复制母体,而是你自己的灵魂是母体或者父体,道教是另外一部分,通过对大道的追寻,让你在保持你自我的同时,有序的进行文化传承。

如同我们自认为炎黄子孙,炎黄二帝是我们共同的信仰之源,但是,炎黄精神不是让我们完美复制炎黄二帝,不是让我们仍旧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甚至在今天看来,炎黄的生活细节我们不可琢磨,只有只言片语或者类似神话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他们的部分,他们的部分行为甚至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当然,哪怕是对待明清时代的中国人,他们的价值观相对于我们来说,很不合时宜。

请放心,相对于两百年后,甚至说二十年后的年轻人,我们都可能是老顽固,00后都要认为你老了。只不过,其中一些东西不会改变,我们铭记炎黄开创华夏文明的功德,继承的炎黄二帝开天辟地、披荆斩棘、创造与改变、无畏、勇猛的精神,老子留下的道德经、孙思邈留下的慈悲济世、关羽留下的忠义、岳飞留下的精忠报国、邱祖留下的无畏不会改变,总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去传承,去薪火相传,这就是一种信仰。

信仰重在本身,是去学习先贤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态度,七分虔诚中,带有三分质疑,允许对原有信仰纠错,传承与发展并重,尊重与自己不同信仰的人,是开放式可纠错系统,正因为存在传承和纠错体系,我们才不断创造辉煌的文明。

迷信本身,就是哪怕如同霉菌一样,完美的复制母体,可能其中有变异,整体却始终局限在霉菌的层面,霉菌在地球上存在了亿万年,还是霉菌而已,人类在地球上存在了不过几万年,就进化出可以理解宇宙存在的智慧。

迷信重在复制,不要求你多么聪明,只要求你一味的听从,宣扬不信我者下地狱,宣扬神是全知全能唯一正确的,不允许质疑,仇视与自己不同信仰的人,是封闭式不可纠错系统,正因为这种不可纠错和洗脑,才让有些宗教发展迅速,不断蚕食人类文明的血肉。

公正的来说,如果问信仰与迷信究竟哪个有利于让宗教存在,无疑是迷信更有利,教化与愚化中,愚化更有利于团结人,有性生殖的人类传承文明几千年,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人与人之间互相伤害、杀戮,无性生殖的细菌却可能已经延续了几亿年,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永恒不变或者永生。

一个狂热的迷信者胜过十个理智的信仰者,你让他自爆他就自爆,你让他放火他就放火,理智的信仰者却会进行思考选择,这种思考,是迷信的天敌,却更有益于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的进步不依赖于迷信,而产生于探索大道的信仰。

那既然迷信更有利于宗教的生存,为什么我们还要追求信仰、排斥迷信呢,为什么我这个道士还要给大家说不迷信呢?

哪怕霉菌可以永生,这样的永生又有什么意义呢?你愿意做一只永生的灯塔水母还是做一个有思想、有灵魂、有自由、有WIFI的人类呢?

因为只有人类才可以创造这样辉煌的文明,细菌再这样存活十亿年,如果仍然这样的进化方式,仍然只是细菌,啊,忘记了,它们已经存在了不止十亿年,进步还没有我们这十年手机的进化速度快。

从天道的角度来说,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方式不一定存在绝对的优劣,甚至无性生殖的细菌,末世浩劫来临,哪怕人类毁灭了,它们仍旧可以生存下来,地球上生物大灭绝好多次了,恐龙、三叶虫都毁灭了,对于细菌来说,不在乎,压根就不在乎。

如果细菌有大脑,它们可能会高傲的说“主不在乎你们人类的毁灭,主让你们食物发霉、给你们带来疾病是对你们的恩赐。”(啊,忘记了,细菌连个脑细胞都没有,根本不可能产生这么复杂的思维。)

从人道的角度来说,你愿意为了所谓的生存放弃自己的智慧、道德、廉耻、文明吗?你愿意选择信仰还是迷信?你愿意做一个细菌还是人?哪怕迷信更有利于宗教的传播,更能维护一些人的利益。

之所以贫道明明知道迷信更有利于传教,更有利于蛊惑人心,更有利于宗教发展,为什么仍然愿意宣扬不迷信的,是因为我觉得道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道教把人当做人看待,而不是当做奴隶、羔羊或者细菌,我也愿意用这样的方式向我们的先贤致敬,愿意用我的方式来诠释我认为的宗教信仰。

坚守信仰,坚定信念,前行,共勉,你我信仰的形式不同,但是我相信信仰背后诠释的大道是不变的。


龙泉祖剑谷


信仰的意思是信靠仰望,人心中以什么为至宝就会信仰什么,比如信仰金钱,权利,各种宗教,科学,古代圣人,古人的遗传经验.......。迷信是迷失正确方向信靠和跟从,(失去公义的心,良善的心,慈爱的心,诚信的心......等一切仁义之心的信靠和追随都是迷信和错误的信仰。


荣神益人69982551919


有区别?信仰,是信仰正法!专一!迷信是啥都信?(神,仙,佛全信,无智慧?)大家吉祥!



慈证


迷信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词而已。真正信仰是一个人对于自己和世界沟通的一道门。信仰是让自己和世界有一个平衡点。信仰大多数表现佛道基督等教堂,人物,迷信不迷。如果你亲身体会过鬼上身见过鬼魂也就不会排斥所谓的迷信。迷信不迷是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之心,总之信仰是人类对于自身,天地,事物探索,迷信不迷是对未知事物的敬畏之心。所以无论信仰还是迷信都是人类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前者是平衡后者是敬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