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看病最常做的就是血常規檢查

血常規

一般看病最常做的就是3大常規,這也是住院病歷裡面必須的,特別是小孩子發燒感冒時,建議大家去醫院要自己要求驗,看看是不是病毒感染,這樣可以避免醫生濫用抗生素。

一般看病最常做的就是血常規檢查

血常規化驗現在一般取指尖血(過去取耳垂末梢血),內容包括血紅蛋白濃度、白細胞計數和分類及血小板計數,均用英文字首縮寫表示。

血紅蛋白(HGB) 正常值為120-150g/L

白細胞計數(WBC) 正常值為4×109/L-10×109/L

其中中性白細胞(NEUT%) 正常時為0.5-0.7

淋巴細胞(LYM%) 正常時為0.2-0.4

嗜酸細胞(MXD%) 正常時為0-0.02

血小板(PLT ) 正常值為100×109/L-300×109/L

HCT

紅細胞平均體積(MCV) 正常值為82-92fL

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 正常值為340-360g/L

臨床意義:

如果HGB值低於120g/L,就說明有貧血存在,應該進一步檢查是什麼性質的貧血,如果HGB值高於160g/L,可能是因為患有血紅蛋白增高症或者血液被濃縮的緣故,WBC代表的白細胞是人體的防禦系統的重要組成,相當於國家的軍隊,共總數的增高(超過10×109/L)時,多表明有炎症、感染存在,此時病人多有發熱症狀,如果白細胞總數太高在(30-50)×109/L以上,病人是於少年兒童或年輕人,伴有較嚴重的不能解釋的貧血,請不要掉以輕心,應該進一步做骨髓穿刺檢查,排除白血病的可能,白細胞總數低於4×109/L,可由接受放射線,病毒感染藥物及化學物質中毒等引起。中性白細胞比例增高多意味著感染(特別是細菌感染)存在,淋巴細胞增高多見於慢性疾病及長期接受放射線照射,嗜酸性白細胞增高時,往往說明體內有過敏原存在引起的過敏,如寄生蟲(蛔蟲多見),過敏性炎症,過敏反應等。PLT減少時,可能會有出血,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增高時,說明血液呈高凝狀態,易發生血栓。

一般看病最常做的就是血常規檢查

紅細胞計數(RBC)和血紅蛋白(HGB)減低,即可診為貧血。按紅細胞體積大小可分為鉅細胞性貧血,小細胞性貧血和正細胞性貧血。MCV(紅細胞平均體積)和MCHC(平均血紅蛋白濃度)為主要分型依據。

一般看病最常做的就是血常規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